劉 燁
(山西誠達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究其根本,修建公路的目的主要是促進人員往來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因此,服務于人類社會也就成了山區公路的基本特點。而前期的勘察設計也應強調這樣的工作理念,不管是重視公路的運行穩定,還是保障其結構的安全,根本看來都是以人的切實需要為主導,因此具體的設計務必要保障公路功能與人類社會的協調和貼合。對于山區公路來說,其的社會服務性以及以人為本的特點更應特別注意,以使其具體設計的科學高效。
工程施工最為重要的要素無疑是安全,因此這方面的工作落實應嚴謹認真。所謂營運安全,主要是從公路勘察設計方面考慮,以確保高速公路運輸效益能夠得到切實的保障。具體來看營運安全的理念主要是針對車輛的駕駛員,通過這樣的設計以為其運行提供精細的指導,以提升其交通出行的效率。要想高效地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山區高速公路的路線線形以及技術標準和道路輪廓等都應做出全面分析,只有這樣才能為駕駛員提供便捷高效的行車指導,以確保其整個營運過程的穩定安全。
對于公路的勘察設計,應綜合分析公路營運視點在快速移動狀態下的審美特點。通過將山區高速公路視為大型雕塑等的方式,進而借助于道路選型以及構造物等的設計個布局,以構建流動的景觀和視域,從而使公路的營運過程變得更為充實且具自然之美,給人一種徜徉于公路奇妙旋律以及自然奇異風光交織當中的獨特感受。故而,將該理念應用到實際中,取得的效果非常好。
工程的施工通常都會帶來一定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今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環保分建設理念受到了重點關注,并為現代化的公路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方針。對于山區來說,本身的生態環境狀況就比較脆弱,一旦進行大規模的公路建設,必定會對其區域內的自然生態造成不良影響。例如,水土流失個生態失衡等,這點在具體工程開展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不管是公路的建設時期,還是后續的運營階段,區域內的生態都應盡最大程度的保護,以促進公路建設能夠與生態文明保持協調。只有這樣,才能使其長效穩定地運行下去。
選擇高速公路路線時,務必要對其中涉及到的影響因素全面綜合地分析,例如工程施工區域的地質狀況以及水文特點和氣候溫度等,只有全面精細地予以分析和研究,才能確保最終選擇出方案最為適宜。不同于其他類型的高速公路,高原山區等特殊地區的高速公路,在選擇路線方案時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調整和完善的過程。由于工程的實施會隨著工作的逐步推進出現一定得變化,研究的范圍在不斷擴大,且考慮的精細度也在不斷提升。而其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細節都不可馬虎大意或是疏忽遺漏,只有在上一步不斷鞏固增強的基礎上,才能為各方面的科學化推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本某工程全長50 km,該工程南北80 km范圍內擬定的四條可通走廊也應重點關注,以下是結合有關資料所做的探討:就路網結構以及建設施工的特點來看,由于路網結構不合理且整個施工難度較大,且不符合經濟實用性施工的特點,因此不予實施;就區域地質結構以及串連經濟帶等方面來看,南線走廊經過的地貌比較復雜,因此很大概率會對斷裂帶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一些小角度交叉路段,因輻射面不廣且服務人群有限,因此也不予實施;從經濟因素方面分析,由于北線投入資金較之中線多出20 378.56萬元,且前者的里程較長,同時斷層分布比較復雜,因此最終選用中線走廊,以切實地保障具體操作的科學高效。
公路安全對于其的穩定運行意義重大,同樣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首要問題。由以往的一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設計以及養護工作應重點關注,以使其在公路交通的穩定運行中發揮出最佳價值。鑒于以上的分析,選擇高速公路路線時務必要對其區域內的地質狀況以及地形條件有充分的檢查和評測,以確保公路運行的穩定安全。同時,在進行安全選線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路線的長度與直線問題,若需要經過山谷或是河流時,采用直線的設計原則進行,從而保證路線的選擇具備安全性。
對于存在不良地質的路段,可采取適當的方式對其避讓或繞行,當然還應加強治理。具體來看,不良地質的勘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確保能夠對潛在的不良地質做出及早應對。拿山區公路橫斷面的實施來說,前期的調查工作應全面精細地實施,同時還要逐段落實路段沿線衍生出的不良情況,進而在保障地質與生態統一的基礎上,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其做出處理,鑒于以上的分析,針對橫斷面的布置以及局部路段寬度的確定等工作,務必要與區域內的氣候條件等保持協調。如果是較為平坦的路段,采用整體類型的斷面比較適宜;若是自然橫坡不平緩的路段,采用分離式斷面應屬最佳。以下是就該類路段設計的幾種形式:其一,一半橋一半路的設計形式;其二,一半是隧道一半是橋的設計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種設計形式,其目的都是以保障生態平衡為主,同時還應將提升路容多樣性放在突出位置。
由于高填深挖方式極易對區域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針對填挖難度較大的地段,務必要綜合分析區域的地質狀況和水文特點,以最大程度地保護區域生態,從而促進線形設計與區域環境等的統一和協調,這也是現代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準則。同時,在進行路線選擇的時候,還需要將地質選線和生態選線的內涵理解,然后在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定奪,以保證公路路線選擇具備科學性、可行性。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通過對高速公路科學的勘察設計,確實能夠為區域的經濟建設帶去積極有利的條件,同時也有助于消除和減輕部分對區域經濟建設起消極作用的影響,以突顯新形勢下公路工程所帶來的強大推動力。而今的公路工程設計更為關注生態保護,同時以人為本更是成了統一理念,以在維護區域生態均衡以及保障人類社會高效發展的基礎上,從而為我國交通事業的科學化推進提供基礎保障。相信在當下更為全面精細的設計理念之下,我國的公路工程建設必將更為人性化和環保化,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