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銳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81)
該路段涵蓋了城鄉區域,該地區居民使用頻率較高的通道之一。近年來,包括私家車、城鄉巴士、公交車、摩托車等各種交通工具,在該路段都有較大的通行量。
該路段的交通標志標線不夠完善,缺乏符合實際交通情況的標志標線,現有的標志標線也出現部分缺失或不清的情況。
該路段有多個與村道鄉道相連的交叉路口,缺乏有效的交通管制,交通狀況較為混亂。同時該路段存在長直線接小半徑曲平線路段、長下坡路段以及急轉彎路段,交通事故高發。
在公路特殊路段,我們嚴格依據點線面相結合原則,來科學合理的設置各類標志標線。“點”,就是標識標志設置在道路的重要節點,比如交叉口、事故高發段等;“線”,就是要充分了解道路中起點、終點等常用線路,科學分析各路段交通路線、交通流的特性,結合具體情況,設置貫穿全線;“面”就是交通標志標線的設置,必須要統籌規劃,一體設計,確保各種標志標線標準、意義、風格的全面統一。
該公路屬于省道標準,因此根據相關規定,在與省道平交的交叉口,設置道路信息預告、告知、確認標志,包括道路名稱、道路編號以及地點距離;預告與告知標志之間的間距為400 m,告知標志與交叉口的間距為80 m,道路編號、地點距離標識設置于交叉路口后方,距離分別為50 m和350 m。與縣道和鄉道平交的叉路口,分別設置告知標志、路徑指引標志。另外,針對有無交通指示燈的路口,交通標志標線有不同的設計。無交通指示燈的路口,通過控制支路停車的方式來控制道路形成,在支路位置,設置停車讓行線,位置設置于支路入口位置;有交通指示燈的路口,用交通指示燈來控制路權,同時在右轉匝道出口位置設置減速讓行標志。此外,在村村之間的交叉路口,主道路必須有行人標志、交叉路口標志,村道全幅畫出明顯的停車讓行線與標志,此外,主道路應畫出顯著的人行橫道線,并在道路前方設置人行橫道預告線。
在該路段上,通常來說要保證駕駛員的注意力集中和行車安全,需要車行道邊緣必須設置振動標線,寬度一般為20 cm,其作用是當車輛有可能駛出公路時,車輪與震動標線接觸后向駕駛員發出警示,提醒駕駛員注意行車方向。另外,振動邊緣線對于駕駛員的提醒作用還反應在雨天與夜晚的反光性上,通過明顯的光線提醒駕駛員自己的行車位置。另外,該路段上每1 km、2 km位置,鋪設彩色標線,增加路面粗糙度;同時以色彩刺激駕駛員的視覺,緩解駕駛員的視覺單調和視覺疲勞。同時在轉彎起點,設置急彎標志與線性誘導標志提醒駕駛員前方路線,進而引導駕駛員提前采取措施。
就本路段的實際狀況來看,事故高發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具有典型特征的路段上,一是與村道、鄉道交叉路口,二是長下坡路段,三是急彎路段。針對此類事故高發段,主要措施如下:首先,在高發段提前500 m設置高發段警示牌,同時配合“限速”標志;視具體情況可增加震動標線,以加大提醒力度。其次,針對急彎、長下坡等嚴重影響駕駛員視線的路段, 特別增設警告標志, 并設置防滑標線,另外增加寬度為20 cm的雨夜標線;通過雨夜標線中的“陶瓷微小顆粒”能夠在雨夜反光的性能,強化標線的引導作用,進而起到提醒駕駛員保持注意力,謹慎駕駛的作用。
交通標志標線,對于公路交通來說,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就我國交通標志標線的實際應用狀況來看,在特殊路段的應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因為特殊路段對于標志標線有特殊的需求,如果嚴格按照現行規范中對于各種標志標線的嚴格規定,事實上難以滿足這類需求。所以,針對特殊路段,必須靈活掌握其應用原則,使其發揮更顯著的作用。另外,針對特殊路段交通標志標線的應用,我國應當盡快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設計規范,從而使交通標志標線的應用更符合交通實際需求,為我國的交通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