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聯恩
(海豐農業有限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0)
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現如今如何高效利用水資源已經是一個社會上面對的突出問題,越是資源緊缺的階段,就越要加深探討。通過一系列的現象可以得知,我國國內水資源的分布存在極大差異,太多的水資源就這么被白白浪費掉,并沒有被充分的利用好,反而有些地區因為水資源緊缺的問題而發生極大的生產困難還有生活壓力。而農田水利工程對防洪排澇旱災等自然災害面前,會發揮極大的作用,這也直接關系到對農業的產量、農業經濟包括對整個農村社會的發展。所以,必須要對農田水利設施施工建設重視起來。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對質量的把控,質量的管理是其他管理工作展開的大前提,如果關于質量的問題管理不恰當或者不合格,那么農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將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優先管理質量問題,注意質量方面的把控。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國家政府出錢建設,這一塊就會占據政府很大的資金比例。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中,必須要重視成本方面的管理工作,向其中加入造價管理。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科學的、恰當的成本管理,盡量避免其他不必要的支出和開銷,極大程度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目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工人的安全問題才是施工當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工程會影響到工人的人身安全,那么一定會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造成不小的影響,工人們擔驚受怕就無法得以順利實施,效率會極大程度的降低。所以,必須要把安全管理設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的重要內容當中,實行科學日常的管理工作,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對于我國政府來說,流域內水資源的調控能力根本取決與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工期,這與該區域的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關乎到民生的問題自然不是小事。大家的一致呼聲是,希望盡早竣工,盡可能加快投入使用。
農田水利工程是基礎設施,它的設計應該與流域的水資源相吻合,能夠滿足水資源調配的具體要求。但實際上,部分水利工程設計過程中,對于流域實際情況的掌控不夠精確,并沒有考慮到流域的實際情況,或者也有少許考量,但不細致,導致整個工程可行性偏低,給其發揮增加了巨大難度,這樣就起不到指導的作用,會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引發一系列的問題,造成極大阻礙。
一直以來,農田灌溉都以大水漫灌的方式為主,這種灌溉雖然能夠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但卻存在耗水、耗時、占地等弊端。近年來,隨著節能降耗理念的不斷推廣,節水新技術應運而生,噴灌、滴灌、低壓管灌等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大水漫灌,有效解決了農田灌溉的水資源浪費問題。但實際上,新型節水技術并未得到大范圍普及,并且很多技術設備由于擱置時間較長出現了損壞情況,無法保證應用效果。
制度改革遲緩是掣肘我國農田水利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是造成農業灌溉監控疏漏的主要原因。從農民角度來講,由于社會背景、文化差異、生活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在節水意識方面不夠健全,且存在“用水不花錢”這樣的錯誤認識,造成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而造成這一情況發生的原因除農民自身因素外,還有制度方面的欠缺,正是由于缺少科學有效、與時俱進的水利制度,才導致農民逐漸形成了這種錯誤的用水思維。
工期長、 投資金額大、 工序復雜等等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幾大的特點,如此就會對高素質的人才需求量難以想象,符合要求的人員并不是很多。但在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當中,由于這個行業本身的限制,工作環境,薪資等等愿意,導致那些具備了這些素質的人才反而不愿意投入到這個行業當中去,人才匱乏也是影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部分的青壯年都在外務工,留守的農民多為老弱病殘,這樣一來,興辦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就會大幅度下滑,極大程度上阻礙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當代農業發展要求農村必須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注重糧食生產,通常以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為主要作物。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之后,農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戶開始種植水果、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但是這些植物對農業生產和設備要求更高,但是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種植要求,這就要求加快水利工程建設,滿足生產需要。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著一部分的管理約束不應該只是控制在初步施工的階段。再詳細點說,一種是側重于論證方面的工作,應該辨證的從技術從經濟等視角進行分析,確保其施工時的可行性和價值性,從而再進一步確定不是不可以立項。第二種是科學規劃,因為規劃設計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這一塊的大前提。那么第三個就是側重于施工時的管制,從各個方面,全方位的角度出發,進行嚴密的管理。
農田水利工程主要是通過招標來創建隊伍,所以對于整個隊伍管理是否規范就決定了這個施工隊伍的優劣勢。第一要嚴苛的審查流程,審查投保的資質水平,確保對方可以滿足施工的需求。然后,優化標準,實施評標的技術能力和價格并重。最后加強施工管理,要拒絕資質偽造或者轉包等行為的發生。
管理機制的大致方向,從三個點展開。第一點是組織建設方面,應該積極完善組織內部的框架,明確相關職責。第二點是制度上的建設,在國家和行業要求的標準之上,可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適當的優化,目的是為了增強制度執行力。第三點就是人力資源管理,構建合理的薪酬體系,能力強的就實行獎金制度,多方位激勵員工,并且能夠滿足員工們多元化的要求,所有這些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留住優秀的人才,盡可能的發揮人才的價值。
在農田水利工程開工之前,應該進行一個擴大宣傳,做到能夠家喻戶曉,人盡皆知。與此同時要盡可能的爭取到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利用好標語和宣傳車進行大肆宣傳,讓百姓們注意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這樣就加快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速度。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建設新農村是其中的重要戰略,農田水利建設不僅節約了水資源,更有利于促進傳統水利全新轉型,并且利于新農村建設戰略施行。農田水利建設作為農業現代化基礎,如果沒有農田水利設施作為保證,就很難做好農村經濟增長以及可持續發展。由此,以建設新農村為目標,以科學理念指導農田水利建設,支持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發展。
因為政府資源與財力有限,就必須要保證群眾力量,構建政府投資為主的多元化投資。首先需要擴大政府對水利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的投資,加大政府預算投入的百分比。在另一方面,在投資中,需要引入市場準入機制,從而制定一個合理的獎懲機制,以投資來刺激農民的自主性,引導農民將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保證投資全部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中,保證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首先,需要明確水利工程建設主體是水利站,水利站主要功能是合理管控水資源、負責工程負責鄉鎮的水利安排與規劃,做好旱澇防治措施。
為了調整我國農業結構和農業生產發展,就必須要發展節水灌溉技術,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水資源浪費、節約用水,還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所以,必須要重視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這一措施,完善節水灌溉體系,加強節水設備的安裝,并且在干旱或缺水地區可以使用滴灌或噴灌技術,此外,還需要根據當地實際特點,選擇充分符合當地生產方式的農田水利建設方式,從而促進農業發展,節約水資源。
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生產這一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管理者應該多多引起重視,建議管理者可以以建設管理內容出發,仔細分析管理的問題還有不足,時時刻刻做好準備,積極的進行學習和探索,重視農田水利建設,并且加強政府投入,將現代技術融入水利工程建設中,嚴格把握水利工程建設,力求尋找到最好的改進策略,發揮出實際上對水資源的調控作用,造福流域的人民群眾,幫助該區域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