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玉 曹力文
山水玉雕主要以表現中國文人山水人物題材為主,創作中賦予故事內容和詩情畫意,最符合中國人從古至今的審美觀念和傳統意趣,給人以儒雅、古樸之感。人們對于內心精神的寄托,也可以完美地體現在山水玉雕當中。然而,當代社會山水玉雕的發展卻面臨著許多問題,像工業化的沖擊、現代消費者觀念的改變……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做好創新與改變,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尋找山水玉雕的發展之路。
玉石文化自中華民族新石器時代便綿延不絕,在時代的流轉中逐漸形成了我國獨特且極具魅力的一種傳統文化。其深厚的玉文化,再加上悠久的玉石雕刻歷史,舉世聞名?!度纸洝防锾岬竭^“玉不琢,不成器”;在玉石行業里也有句很出名的話“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這都說明了玉雕對我們中國人的重要性。中國是“玉石之國”,六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開發利用玉石,千百年來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玉雕中的每一種圖案,都是有其內涵與文化底蘊的。它不是隨意的雕刻,而是一種“匠心”的存在,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理念的追求和向往。一些吉祥圖案在玉石上的運用更為廣泛,這是好運與美好的象征,常常直接作為祈福珠寶而存在,這也是玉雕的重要功能之一。手工藝人在優美的玉石上施以獨具匠心的雕刻技藝,不斷地打造著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手工藝品。
玉石文化因為擁有其獨特性,加上中國的玉石文化源遠流長,玉石雕刻作為中國傳統藝術,更是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時至今日,隨著現代先進的精密設備與工藝技術為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玉石雕刻藝術創新之路究竟通往何方,也成為玉雕匠人值得深思與探討的一個深刻的時代命題。然而,當代的玉石雕刻文化卻在工業化的趨勢下不斷萎縮,這也是因為過度適應現代文化所萌生出的問題。在現代工業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手工業存在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一件好的玉石雕刻作品耗時長、難度大,賣力不一定討好,相比現代機械化的生產體系是很難去傳承的。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改變,普通消費者對玉器的認識大多停留在膚淺的層面。市面上很多都是一些帶有諧音祝福的機械工廠玉,真正能承載精神符號和文化氣息的卻已經很少見了。而我們作為年輕一輩,傳承古代手工藝文化勢在必行,將玉石雕刻的文化精神帶入校園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從而達到傳承中國玉石文化,繼而帶動玉石文化發展的目的。這是在當代環境下玉石雕刻的“事業”,也是我們對玉石雕刻文化內涵的追求。
將山水畫元素融入玉石雕刻中,題材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樹石、云水、花鳥蟲草、構圖、點睛之筆、留白等這些山水畫中的代表元素,在玉石雕刻中應該怎樣去合理地運用它們呢?怎樣的題材運用會比較有新意呢?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重新考慮的問題。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面臨著種種困難與險阻,要怎樣去傳承與發展山水玉雕呢?答案用兩個字便可以概括———創新。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和希望同在。玉石雕刻面臨愈多的挑戰,也代表著它的機會愈多?!皠撔隆痹谟袷窨讨惺种匾}材的創新、新元素的加入都是要著重注意的點,而且在造型方面也要有所改良與創新。根據玉石材料的不同,我們要有不同的構思,巧妙地根據玉石顏色、質地、形態的不一而設計,避開裂痕化腐朽為神奇,為玉石注入人文靈魂與想象空間,這是一件優秀作品的關鍵,也是“因材施藝”十分重要的原因。
傳統手藝經過幾千年的實踐,除了題材與造型的創新外,玉雕手工藝人應十分珍視玉石材料的自然品質。拿到一塊玉石,最先關注的便是玉料本身的紋理與顏色等要素,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構思創作,在創作中賦予故事內容和詩情畫意,創作出符合現代社會審美觀念和意趣的作品,這也是對玉石作品文化底蘊的提升。古代玉雕藝人進行構思與創作時主張“相物賦形”與“量料取材”,到現代便通稱“因材施藝”。古代優秀玉雕藝人這種卓越的匠心思維在幾千年中代代傳承至今,一直都是作為玉石雕刻藝術創作中的指導思想而存在的。在當代,我們應將其優秀文化加以傳承創新,并不斷摸索,相信會有更好的創作理念。
山水畫作的靈魂是生動而多變的,我們或濃墨重彩、或清淺縹緲,色彩的漸變和畫面的層次感便可娓娓道來,“渲染”這個詞,用在山水畫上顯得格外高級。精致又有趣味的中國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備受矚目,是中國文化一顆耀眼的明珠。蘊含著山水元素的玉雕保留了傳統山水畫的精髓,歷代的玉雕師更是利用各種玉石材質將山水畫元素的題材發揮到極致。山水畫中的元素多為大自然之景,充滿著生命力與無限生機。所以,我們在刻畫山水玉雕上切忌古板、死氣沉沉,更應刻畫出山水、樹石生機盎然之意。要想雕刻出一件稱心如意的玉雕作品,需要的不僅是熟能生巧的雕刻技藝,更為重要的是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自然生命的感悟,這種對自然的感悟以及想象力,應投到自然中真情實景慢慢感受才可意會。
將山水畫元素融入玉石雕刻中,可謂“錦上添花”。山水畫元素中的氣韻與意境同玉石中的溫潤、細膩相結合,可以將二者的美完整集中呈現在一件玉器中,將人們內心的精神寄托很好地表現出來。而想要表現出這樣的美,最重要的便是匠心。玉石雕刻者的匠心屬于手工藝人智慧的表達,是在傳統藝術文化背景下對時代藝術的完美展現,甚至可以說一件好的玉器中蘊含的是其一個時代文化的縮影。簡單來講,優秀的玉雕作品相當于把作者內心所理解的一句古詩詞、一個歷史故事中的片段或一座走過的山川提煉出來,運用玉雕藝術完整地呈現給觀賞者,動靜結合,彼此連貫,凸顯真實卻又十分有意趣的美感,讓人久久凝望,而久久不忘,這便是匠心在山水玉雕中的作用。
山水畫與玉石雕刻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兩大不可或缺的載體,其中的密切聯系不言而喻。在先秦時期的《詩經·小雅》中就已經顯出了人們對于山水意象的認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贝颂幍摹案呱健北扔鞯木褪蔷拥母呱械滦?,這與玉石的君子特質不謀而合。它們二者都在中國傳統藝術的熏陶下不斷成長,成為中國傳統藝術的象征者,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產物,更是傳統美德乃至信仰的載體。我國玉石雕刻文化歷史之所以十分悠久,歷經千年而不衰,其不變的根本核心是玉雕文化的不斷創新。無論時代怎么變遷、歷史如何發展,玉器都在不斷發展著。匠人之心,玉雕山水,以詩入畫,意境悠遠,栩栩如生,以玉為紙,描繪出我們心中所想。將山水玉雕文化傳播到大眾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欣賞山水玉雕的美便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時代發展下玉雕文化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