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永潔
(鹿邑縣水利局,河南 鹿邑 477200)
某管道工程為LNG輸氣管道,管徑DN610,設計壓力6.30 MPa,全長75.30 km,設置1座分輸站(顧縣分輸站)和3座監控閥室。某天然氣管道工程主要氣源為西氣東輸二線,輸氣規模1.08×109m3/a,即3.09×106m3/d。由管道工程、閥室站場工程、穿越工程和通信工程4部分組成。
某天然氣管道工程占地面積共計61.76 hm2(臨時占地面積為61.13 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積為0.63 hm2。按占地類型分,耕地34.08 hm2,園地21.79 hm2,林地0.58 hm2,工礦倉儲用地0.53 hm2,交通運輸用地4.07 hm2,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0.72 hm2;按行政區劃統計,伊川縣境內占地12.89 hm2,伊濱區境內占地3.53 hm2,偃師市境內占地36.20 hm2,孟津縣境內占地9.14 hm2;按地形地貌統計,平原微丘區占地42.56 hm2,低山丘陵區占地19.20 hm2。工程土石方挖填總量64.99萬m3,其中挖方量32.52萬m3(包括表土剝離16.93萬m3),填方32.46萬m3(包括表土剝離16.93萬m3),利用方32.15萬m3(包括表土剝離16.93萬m3),調運利用方 0.32萬m3,挖填平衡后,無借方,余方0.06萬m3,余方主要為大開挖穿越道路時的建筑垃圾,項目內部無法利用,因此需棄方 0.06萬m3,運至周邊的城鎮建筑垃圾收納點,無須設置棄渣場。
某天然氣管道工程按北方土石山區水土流失一級標準進行防治,根據項目特點進行修正。確定設計水平年的6項防治目標分別為: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5%,土壤流失控制比1,渣土防護率98%,表土保護率95%,林草植被恢復率97%,林草覆蓋率10%。
在預測年限內,通過預測某天然氣管道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總量為4 154.72 t,其中,施工期土壤流失總量2 259.91 t,自然恢復期土壤流失總量1 894.81 t;新增土壤流失總量為2 702.21 t,其中施工期新增土壤流失量1 771.94 t,自然恢復期新增土壤流失量930.27 t。
按地形地貌分:平原微丘區施工期土壤流失總量2 259.91 t,新增土壤流失量1 771.94 t;自然恢復期土壤流失總量1 262.67 t,新增土壤流失量725.91 t,低山丘陵區施工期土壤流失總量713.23 t,新增土壤流失量504.25 t;自然恢復期土壤流失總量632.14 t,新增土壤流失量204.36 t。
從水土流失發生的區域上看,項目各區中管道工程區是水土流失發生的重點區域,亦是水土保持監測的重點區域。從水土流失發生時段上看,施工期水土流失總量為2 259.91 t,占水土流失總量的54.40%,是水土流失發生的重點時段,也是水土保持監測的重點時段。
在某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期間,由于擾動、開挖原地表,使原地表土壤遭到破壞,增加裸露面積,土層的抗蝕能力減弱,加劇了區域內的水土流失。臨時堆土的堆積,易產生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道路泥濘以及附近溝渠淤積,使其行洪排澇能力降低,影響工程施工。施工中土方開挖、填筑、碾壓、堆土等活動,造成原地表水土保持設施損壞,而植被的損壞使其截流降水、涵蓄水分、滯緩徑流、固土攔泥的作用降低,造成水土保持功能下降,加劇水土流失。
針對某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引發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程度,結合同類項目的水土保持經驗,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臨時措施有機結合起來,按防治分區因地制宜、全面、科學系統的布設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善的綜合防治措施體系。
3.1.1 管道工程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表土回覆。植物措施:施工結束后,對占林地的,栽植毛白楊。臨時措施:剝離的表土臨時堆放到管溝開挖深層土的外側,并將部分表土裝袋進行攔擋,在編織袋外側設置臨時排水溝,臨時堆土表面采用防塵網臨時覆蓋,雨季施工作業帶及開挖管溝采用防塵網進行臨時覆蓋。
3.1.2 閥室站場工程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顧縣分輸站內修建磚砌排水溝,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表土回覆。植物措施:顧縣分輸站內綠化美化措施。臨時措施:站場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并用編織袋裝土攔擋,堆土表面防塵網臨時覆蓋,地基填土前四周修建臨時排水溝,雨季防塵網進行臨時覆蓋。
3.1.3 穿越工程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表土回覆和復耕。臨時措施:剝離的表土、臨時堆土集中堆放并用表土裝入編織袋攔擋,表面采用防塵網覆蓋,定向鉆穿越區,設置臨時泥漿沉淀池,雨季施工場地及作業坑防塵網臨時覆蓋。
3.1.4 施工道路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復耕。臨時措施:施工期間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到路基一側,將部分表土裝入編織袋進行攔擋,臨時堆土表面采取防塵網覆蓋;雨季路基防塵網覆蓋;臨時灑水措施。
3.1.5 施工生產生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2.1 管道工程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表土回覆;管道橫坡穿越段,管溝開挖前先在管溝上邊坡設置截水溝,山坳處設置排水溝,排水溝與橫坡段截水溝相連,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將上游來水有組織的排向自然溝渠。植物措施:施工結束后,對占林地的,栽植毛白楊。臨時措施:剝離的表土臨時堆放到管溝開挖深層土的外側,并將部分表土裝袋進行攔擋;在編織袋外側設置臨時排水溝,臨時堆土表面采用防塵網臨時覆蓋;雨季施工作業帶及開挖管溝采用防塵網進行臨時覆蓋。
防治措施工程量:表土剝離7.44 hm2,剝離量2.23萬m3;表土回覆2.23萬m3,植被恢復土地整治面積0.32 hm2,復耕地土地整治面積7.12 hm2。植物措施:植被恢復面積0.32 hm2,栽植毛白楊800株。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5.86×105m2;臨時排水溝長10 600 m,土方開挖954 m3,土方回填954 m3;臨時攔擋長10 600 m,編織袋裝土2 650 m3,編織袋拆除2 650 m3。
3.2.2 閥室站場工程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表土回覆。臨時措施:閥室地基填土前四周修建臨時排水溝,雨季防塵網進行臨時覆蓋。
防治措施工程量:表土剝離325 m2,剝離量97.50 m3;表土回覆97.50 m3。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310 m2;臨時排水溝長 70 m,土方開挖6.30 m3,土方回填6.30 m3。臨時攔擋長24 m,編織袋裝土 6 m3,編織袋拆除6 m3。
3.2.3 穿越工程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在施工材料以及材料的加工方面,其中需要注意的:①提前做好相關的深化設計,并第一時間報送監理審批。②要切實保障材料的規格尺寸、材料質量等方面符合審批圖紙以及工程施工的要求。③要有效的降低廠家材料的損耗率。④要切實的降低現場的材料損耗。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表土回覆和復耕。臨時措施:剝離的表土、臨時堆土集中堆放并用表土裝入編織袋攔擋,表面采用防塵網覆蓋,定向鉆穿越區,設置臨時泥漿沉淀池,雨季施工場地及作業坑防塵網臨時覆蓋。
防治措施工程量:表土剝離0.92 hm2,剝離量0.27萬m3;表土回覆0.27萬m3,土地整治面積1.14 h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10 670 m2,臨時排水溝長1 580 m,土方開挖142.20 m3,土方回填142.20 m3,臨時攔擋長1 139 m,編織袋裝土284.75 m3,編織袋拆除284.75 m3,泥漿沉淀池5座。
3.2.4 施工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復耕。臨時措施:施工期間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到路基一側,并將部分表土裝入編織袋進行攔擋,臨時堆土表面采取防塵網覆蓋;雨季路基防塵網覆蓋;臨時灑水措施。
防治措施工程量:表土剝離7.62 hm2,剝離量2.29萬m3;表土回覆2.29萬m3,復耕地土地整治面積7.62 h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7.75×104m2,臨時排水溝長17 530 m,土方開挖1 577.70 m3,土方回填1 577.70 m3,臨時攔擋長7 600 m,編織袋裝土1 900 m3,編織袋拆除1 900 m3。
3.2.5 施工生產生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施工前的表土剝離,施工結束后土地整治、復耕。臨時措施:施工期間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在施工生產生活區一角,并將部分表土裝入編織袋進行攔擋,臨時堆土表面采取防塵網覆蓋,雨季施工生產生活區防塵網覆蓋,臨時灑水措施。
防治措施工程量:表土剝離0.75 hm2,剝離量0.23萬m3,表土回覆0.23萬m3,復耕地土地整治面積0.75 h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7 330 m2,臨時排水溝長1 800 m,土方開挖162 m3,土方回填162 m3,臨時攔擋長495 m,編織袋裝土123.75 m3,編織袋拆除123.75 m3。
3.3.1 管道工程防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表土剝離34.33 hm2,剝離量10.30萬m3,表土回覆10.30萬m3,植被恢復土地整治面積0.26 hm2,復耕地土地整治面積34.07 hm2。植物措施:植被恢復面積0.26 hm2,栽植毛白楊650株。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2.86×105m2,臨時排水溝長44 400 m,土方開挖3 996 m3,土方回填3 966 m3,臨時攔擋長44 400 m,編織袋裝土1.11×104m3,編織袋拆除1.11×104m3。
3.3.2 閥室站場工程防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表土剝離0.07 hm2,剝離量0.02萬m3,表土回覆0.02萬m3,土地整治面積0.14 hm2,矩形排水溝長507 m。植物措施:植被綠化面積0.14 hm2,栽植石楠球200株、金葉女貞180株,大葉黃楊180株,撒播細葉黑麥草1 100 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100 m2,臨時排水溝長520 m,土方開挖46.80 m3,土方回填46.80 m3,臨時攔擋長24 m,編織袋裝土6 m3,編織袋拆除6 m3。
3.3.3 穿越工程防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表土剝離0.95 hm2,剝離量0.28萬m3,表土回覆0.28萬m3,土地整治面積0.95 h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1.05×104m2,臨時排水溝長615 m,土方開挖55.35 m3,土方回填55.35 m3,臨時攔擋長726 m,編織袋裝土181.50 m3,編織袋拆除181.50 m3,泥漿沉淀池23座。
3.3.4 施工道路防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表土剝離2.60 hm2,剝離量0.78萬m3,表土回覆2.60萬m3,復耕地土地整治面積2.60 h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2.99×104m2,臨時排水溝長7 300 m,土方開挖657 m3,土方回填657 m3,臨時攔擋長2 600 m,編織袋裝土650 m3,編織袋拆除650 m3。
3.3.5 施工生產生活防治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表土剝離1.75 hm2,剝離量0.53萬m3,表土回覆0.53萬m3,復耕地土地整治面積1.75 hm2。臨時措施:防塵網覆蓋1.70×104m2,臨時排水溝長4 200 m,土方開挖378 m3,土方回填378 m3,臨時攔擋長1 155 m,編織袋裝土288.75 m3,編織袋拆除288.75 m3。
通過主體工程設計的水保措施和方案補充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某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到設計水平年,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96.13%,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1,渣土防護率達到98.17%,表土保護率達到96.20%,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7.18%,林草覆蓋率12.18%,均達到目標值。某天然氣管道工程方案實施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5.67 hm2,林草植被建設面積0.72 hm2,減少水土流失量2 000 t。
通過對某天然氣管道工程總體布局、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進行水土保持分析,工程建設不存在制約因素。對工程占地、土石方、施工組織設計等方面進行合理性評價,工程建設是可行的。通過落實水保方案設計的水土流失防治綜合措施,能夠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