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臺縣國慶小學 陳玉琴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基礎的語用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發(fā)展。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將對話教學放在重要位置。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實際學情科學設置對話情境,合理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對話中,并從中有所收獲與成長。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話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百M時多,效率低”是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常態(tài)。下面結合實際,就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小學英語課堂開展對話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讓學生能運用學到的英語知識與他人交流以及完成一些事情。在具體的對話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由于對對話教學的目標、意義把握不準,因此不能很好地把握英語對話的內容與形式,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對英語對話教學逐漸喪失興趣。在對話教學中,教師選擇的對話內容、材料有時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對話內容難度過大,學生無法準確理解,對話時云里霧里,學習英語的信心也急速下降。
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認知水平較低,對話教學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從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對話興趣。但在實際的對話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讓英語對話教學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脫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增加。如在英語對話課堂上,部分教師將對話教學定義為翻譯句子,認為學生只要理解了句子的含義就達到了對話教學的目的,但是對學生的思維、語音語調、發(fā)音等完全忽視,這樣的教學過程與最初的教學目的不符。英語是一種語言,任何一種語言都離不開具體的文化環(huán)境與語言情境,我們所說的話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產(chǎn)生的。因此對話教學不能脫離具體情境,脫離了具體情境的對話缺少內涵、缺少目的,也不具備教育價值,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要能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與實際學情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取多種多樣的、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讓英語對話教學變得豐富、有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英語對話中,在對話過程中不斷強化思維、鍛煉能力、豐富技能。但實際上,當前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對話教學方式是比較單一的,很多教師局限于我問你答、你問我答這樣的對話方式,在教學方式上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改變,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對英語對話教學失去興趣。除了英語對話方式單一,教師對學生的對話評價也比較單一。很多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高度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但是忽略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以及各類思想精神的發(fā)展情況等,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各項能力素質的發(fā)展。
部分學生甚至很少參與到對話活動中,也是當前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在課堂上,與教師積極展開對話、探討的似乎一直是那幾個“優(yōu)等生”,而大部分學生則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應處在中心地位,都應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學生的學習需求方能得到滿足。但我們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小學英語對話課堂中,大部分學生的參與度較低,這也就導致班級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應用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當積極改變對話教學方法,并密切關注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通過科學有效的引導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自身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在新課程標準以及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做到以生為本。英語教師要準確把握對話教學的目標、目的,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與態(tài)度,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開展對話教學,讓對話教學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具體而言,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對話教學不應以提高學生英語成績、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為目的,應以發(fā)展學生語用能力、思維能力、學科素養(yǎng)為目的,以推動學生長遠發(fā)展為目的進行教學。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掌握情況,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思維等的培養(yǎng),要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發(fā)展。在對話教學中對學生一視同仁,高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參與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等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方式促進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英語對話教學中,有效滿足班級學生學習需求。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英語基礎以及興趣愛好等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對話形式,基于游戲、唱歌、自由對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對話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關注。
語言蘊含在文化環(huán)境中,對話產(chǎn)生于具體的情境中。開展英語對話教學時,教師不能將對話從具體情境中割裂出來,而是要結合具體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時,教師既可以利用有具體形象的實物,也可運用故事、傳說等比較虛的事物。運用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各類事物、現(xiàn)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想象,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對話中,從而獲得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英語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課文為中心,根據(jù)某一單元的主題模擬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利用情境給學生更大的思維、更廣的視角,讓學生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從課本走向生活,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就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形象思維正在發(fā)展,抽象思維尚未萌芽,因此教師創(chuàng)設的對話情境要盡量形象、直觀,要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且情境在英語對話教學中主要起到激發(fā)、啟迪、感染、引導等作用,因而教師創(chuàng)設的對話情境要盡可能體現(xiàn)出真實性、層次性。如情境中用到的案例要真實,最好是發(fā)生在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而內容以及整體的發(fā)展走向要做到循序漸進、層層遞進,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要想讓英語對話教學更有趣、有效地開展,教師就要不斷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對話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對話學習中。具體如,小學英語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靈活運用游戲法、故事法、表演法、演示法、提問法等進行教學,一掃以往英語課堂上的沉悶與枯燥,讓對話教學更加有趣、精彩,更具吸引力。在選用英語對話教學方式時教師應注意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在培養(yǎng)興趣的過程中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學生的性格特征與能力特點,這樣才能更科學地選擇對話內容與教學方式,對話教學才能更加科學有效。
素質教育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也應結合具體教學要求與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進行合作、對話、思考與探究,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發(fā)展。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組織班級學生兩三人為一組圍繞具體的主題進行對話練習;或是開展小組競賽活動,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以搶答的形式與教師進行對話,利用所學句型回答教師的問題等。通過這樣的小組對話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與對話有關的游戲活動。如,講解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How much…?”這個句型時,教師可讓學生兩三人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兩人當顧客,一人當售貨員,“顧客”詢問貨物價格,“顧客”用英語流利回答。通過這樣的對話教學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
綜上所述,對話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語用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對話教學,并結合具體教學要求與學情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提升英語對話教學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