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蘇運海
“無車承運”源于美國,后引入中國。運輸部自2016年開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經兩年探索,階段任務已完成。2019年4月1日發布《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無車承運人”更名“網絡貨運經營者”,無車承運試點迎來全面放開的惠普時代。
綜合快運方案決定了貨物運輸中采用的運輸方式,及其對應運輸工具運輸的起訖點、運行時間、運行路徑、編組內容。貨物在運輸全過程中可以依次被多個運輸服務運載,并在樞紐完成中轉。貨物的中轉作業可以分為2種:
1.貨物在不同運輸方式間直接換載,例如馱背運輸中掛車在鐵路列車和公路貨車間的換載,鐵水聯運中集裝箱在鐵路列車和水運船舶間的非落地換裝。
2.貨物需要在樞紐內卸載落地,然后換裝到其他運輸工具中。為了表達這2種中轉作業,明確如下概念。裝載工具:指的是鐵路貨車、公路整車、水運船只、航空飛機等載運工具,以及掛車、集裝箱等可以裝運貨物并可作為中轉單元的設備的統稱。編組單元:指的是1組路徑相同的裝載工具,如道路運輸中以2節以上車輛構成的車組,公路運輸中的1組掛車或若干車輛組成的車隊。
在運輸過程中貨物可處于3種狀態:貨流狀態,指去向相同、且發送時間相近的貨物集結成為貨流;編組單元狀態,指始發或中轉的裝載工具集結形成編組單元;運輸服務狀態,指在途運輸以及運輸服務間的接續。3種狀態可以相互轉化,貨流狀態與編組單元狀態的相互轉化表示貨物裝入裝載工具或從裝載工具卸載;編組單元狀態與運輸服務狀態的相互轉化表示編組單元搭載某種運輸服務運輸或從某個運輸服務上卸載。

1.無法開具進項稅票是無車承運的痛點,行業發展受阻于此。期待國家繼續完善相關稅務專項政策,有效降低稅務風險,保護相關方利益。
2.網絡貨運經營交易會產生時間差,形成資金沉淀。如何做好財務管理,使資金流動帶來收益,是企業要思考的。若想解決以上問題,需要企業和有關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朝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努力。
目前,大部分網絡貨運經營者仍處于投入階段,還沒有大規模的穩定盈利,尤其是在2014年至2016年間,經過資本的洗禮,很多車貨匹配平臺資金鏈斷裂而退出市場,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網絡貨運經營者處于虧損狀態。盈利是一個企業生存以及發展的關鍵,如何盈利?網絡貨運經營者的盈利方式是利用強大的信息系統整合運力和貨主,通過運費差價和增值服務盈利。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網絡貨運經營企業都在提供或者創新增值服務以期構建多元化的盈利能力,例如,向客戶群體提供ETC、油卡、車輛維修、車輛采購、供應鏈業務、保險理賠、融資租賃、網上商城等增值服務。
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大部分網絡貨運平臺功能相對單薄,僅能實現簡單的競價功能、列表展示功能,很難做到整個運輸過程的透明化,大大增加了整個運輸過程的風險,影響了企業的效益。
運輸過程透明化就是使整個貨運過程對實際承運人和客戶透明,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司機難管、信息不暢失真、安全事故多發、服務差等運輸過程中的頑疾,從而提高運輸效率增強客戶對承運人的信任。運輸透明化應該包括三個層面:司機管理透明(讓司機獲得更多的指導和幫助)、運輸管理透明(實時監控運輸過程、靈活調度運輸資源)、貨物運輸透明(由貨主掌握整個運輸過程運作)。因此,網絡貨運經營者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必須構建完善的運輸過程透明化平臺系統。
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業要想繼續持續與健康的發展,就必須跟緊時代的腳步,從傳統道路貨物運輸向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
現代物流可以通過電子平臺等先進科技來完成運輸過程,通過信息系統的整合來管理運輸業各方,使得運輸業提高資源利用水平,抵消之前市場經濟帶來的不合理競爭。將產品正確并快速的送到顧客手里。那么傳統道路運輸需要改變需要怎樣的措施呢?
第一要加強現代運輸技術學習。通過應用計算機技術,將各行各業串聯一起,結合現實情況條件,認真學習現代運輸技術與知識,才能使得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向現代化健康發展。
第二則需重視加快貨運。貨運是道路交通運輸的重要基礎。發展貨運也離不開現代物流的幫助。重視快件貨運,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還為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注入新的血液。
第三努力提高運輸車輛的水平。在傳統運輸中車輛管理的不規范一直是個大問題,因此要想道路運輸業持續、健康發展。車輛的管理就需更加嚴格。提高車輛的裝備水平,調整車型結構與使用分類,才能更好的取得經濟效益。
第四建立完善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管理中的各個部門與企業都需重視信息系統的建設,與貨運網絡結合,實施對資源、產品與物流等環節的及時跟蹤,有效的控制與管理,提高操作與服務水平。
第五開展創新組織管理技術。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業要想靠近現代物流,必須采取有效先進的組織管理技術。面對不同的路況與運輸距離,可以對應采用不同的貨物運輸方法。并且通過延伸服務,使得運輸與工商順利合作,提高運輸效率,促進運輸發展與物流開發。
目前,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建議國家在以下幾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是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財稅政策的引導作用。可考慮制定專項財稅支持政策,對于國內企業在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的重點設施連通項目投資與經營的初期虧損予以財稅政策支持或低息貸款進行扶持,幫助企業度過初期難關、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充分利用亞投行、絲路基金以及其他國內外金融機構和平臺,為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相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協調各類金融平臺,通過貸款、授信、金融租賃等方式,為我國企業在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設施聯通領域的投資提供金融服務和資金支持,對于運營類的設施聯通類項目要重點扶持,鼓勵和扶持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企業投資和運營該類項目。
綜述,無車承運試點全面放開,為道路貨運行業迎來重大利好新階段,基于此,未來行業將向著集成化方向發展,并出現幾個獨具規模的大平臺,催生相關巨頭標桿企業,引領推動物流產業升級轉型。“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孕育在物聯網引爆之年,應該把握好實際與時機,積極響應中央號召,使利好大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