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校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一所大學的精神圖騰,仔細分析大學校徽,會發現除了動物、篆字、字母等元素外,建筑也是中國高校校徽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大學校徽都將校園地標性建筑和其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含義豐富的文化視覺符號。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中,大門是極具象征意義的,它往往是一個單位的形象及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
中國農業大學的校徽中心位置是“農科大學”校門和數字“1905”。中國農大起始于1905年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借此體現學校的歷史淵源。
湘潭大學的校徽主體是學校大門的再現:三道相互連接卻又上不封頂的拱形門組成的校門建筑形象,寓意著上下通達,學習、求索永無止境;每個拱門看起來又像漢字“人”,三個“人”組合在一起象征著“三人成眾”“眾志成城” 。湘潭大學將校門簡化融入校徽,彰顯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和“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
湖南大學的校徽主體是創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書院大門,同時以郁蔥翠流的岳麓山為背景,象征著湖南大學這所“千年學府”千余年來始終興學不斷,弦歌相續。
西南民族大學的校徽圖案由新校區南大校門示意圖案加雙環線內中英文“西南民族大學”和建校日期構成。新校區南大校門示意圖案造型為蓄勢待發的弓箭,圖中心的五彩色寓意著多民族的多元文化。
集美大學校徽中間的圖案為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的牌樓,這也是集美大學成立掛牌的校門,是這座擁有悠久辦學歷史的學校的標志。、
教學樓是師生上課的主要場所,當今大學的教室內部設計越來越高級,但若要推舉代表一所大學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的教學樓,往往還是歷史悠久的老教學樓更能擔此重任。這些教學樓在時光流逝中悠然挺立,滄桑而美麗的身姿在歲月流轉中譜寫著一曲曲歷史之歌。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徽由“展開的書、英文字母、數字、美麗的建筑和環繞的齒輪”組成。其中,美麗的建筑是哈工大的主樓,其造型獨特、氣勢恢宏、中心對稱、細部收斂,象征著哈工大嚴謹、求實的作風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徽以藍色為主基調,由三種不同色階的藍色圍成一個整體的圓,緊扣學校“三海一核”的辦學特色,體現出學校為我國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和核能應用等領域服務的辦學特色。其中的建筑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標志性建筑“31號大樓”,以背光形成光環效果,象征哈工程繼承“哈軍工”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新疆大學校徽總體圖案是兩個同心圓,寓意各民族師生團結和諧。校徽中心圖案為新疆大學最早的教學樓——紅樓。“天山”圖案表示新疆大學的地理特征——在天山腳下。六朵花瓣象征新疆大學學子滿天下,桃李花盛開。
合肥工業大學校徽主體為學校教學主樓正面視圖,莊重典雅。它是20世紀50年代的蘇式建筑,見證了學校的發展變化。

在中國的大學校園里,有著許許多多瑰麗壯觀的圖書館。
素有“ 中國最美大學” 之稱的武漢大學,其校徽由武大標志性建筑物——老圖書館線條造型、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創辦時間、武漢大學中英文校名等元素組合而成。武漢大學老圖書館建于1933年,位于獅子山最高處,輪廓清晰、脊檐飛翹、氣勢恢宏,是武大早期中西合璧建筑群的點睛之作。此圖書館線條造型為校徽核心元素,寓意著學術立校、中西合璧的辦學理念,彰顯了弦歌不輟、堂皇典雅的學府氣象。校徽整體色調采用武大早期建筑所用琉璃瓦的藍綠色,既展示了武大建筑的獨特韻致,又寓意著生機、活力和希望。
蘭州大學校徽標志主體為蘭大圖書館正面視圖,恰似一個展翅欲飛的鯤鵬,寓意著蘭州大學面向21世紀的騰飛。
臨沂大學校徽確立于2011年,其主體也是臨沂大學綜合圖書館,其造型以沂蒙山區特有的地貌“崮”為參照。
除了學校大門、教學樓、圖書館外,在中國大學的校徽設計中,還有著禮堂、鐘樓、牌坊等極為豐富多樣的建筑樣式。這些視覺元素既承載著校園厚重的歷史文化,又體現出學校鮮明的特色。
東南大學校徽主體部分為倒三角圖形,倒三角內部為東南大學的標志性建筑四牌樓校區大禮堂。細線為大禮堂輪廓線,中間黑色實線為大禮堂正立面愛奧尼亞柱式和山花構圖。校徽的顏色選取黃色和綠色,外環和大禮堂為黃色,三角形內大禮堂背景為綠色。黃色表明學校校址曾經是六朝皇宮內苑和國子監所在地。綠色象征青年學子風華正茂,代表六朝松歷經千年仍然生機勃勃的旺盛生命力,同時也表明學校位于長江之濱、玄武湖畔。
中山大學校徽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圖案以其前身國立廣東大學的標志性建筑“大鐘樓”為設計主體,運用中國園林的意境和現代設計手法,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和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洞穿內兩邊的樹由大到小形成一個深遠的空間,增強了層次感和立體感。中間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條木棉花,寓意著中山大學扎根于嶺南地區。
云南大學校徽主體是云大標志性建筑會澤院和九十五級臺階圖案。九十五級臺階寓意深遠,“九”為陽數中最高數,“五”為陽數中最中數,既高又中,詮釋了云大高遠、務實的品格。《易傳》中認為陽數“剛健有為”,而剛健有為、積極進取也是云大精神的要義。九十五級臺階莊嚴、凝重,學子們從這里邁向知識的殿堂,從這里走向廣闊的世界。
//摘自《大學生》2020年第12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