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名博大精深,出行在外,難免遇到不認識或讀錯的,認真閱讀此文,有用的知識又會增加幾分。
河南澠池的“澠”:看起來像蒼蠅的“蠅”,曾有主播在新聞報道中就把它讀作了yng,其實,它應該讀作min,作古水名時,讀shng,如澠水。
河南武陟的“陟”:讀zh,不讀sh,陟有登高、晉升的意思。
河北蔚縣的“蔚”:多音字,讀y,不讀wi。
河北蠡縣的“蠡”:讀l,不讀l,春秋時有位政治家叫范蠡(l)。
山東茌平的“茌”:讀ch,不讀sh。
山東曲阜:讀qf,意思是彎曲的大土山。
山西洪洞的“洞”:讀tng,不讀dng。京劇《蘇三起解》有一句有名的唱段:蘇三離了洪洞縣。
安徽亳州的“亳”:讀b,不讀ho。
讀錯的人,應該是看成了毫毛的“毫”。
安徽樅陽的“樅”:多音字,讀zng,不讀cng,樅(cng)指的是冷杉。
陜西華州的“華”:讀hu,因州境內有華山。
遼寧阜新的“阜”:應讀f,易誤讀為b或f。
江蘇盱眙:不能根據字讀半邊的原則來讀,它不讀yti,要讀成xy。不少人是因為十三香龍蝦,才知道了盱眙。
湖北黃陂:陂有三個讀音——bi、p、b,黃陂的“陂”應讀p。
猇亭的“猇”:讀xio,不讀h。猇亭,得名于西漢,虎嘯為“猇”,十里為一亭,故稱“猇亭”,三國著名戰役“夷陵之戰”即發生于此。
廣東石碁鎮的“碁”:讀q,不讀j,因村頭有一處石質的碁盤及石質的碁子而得名。
浙江樂清的“樂”:讀yu,不讀l。
重慶涪陵的“涪”:讀f,易誤讀為pi和f。涪陵榨菜讓涪陵出了名。
重慶北碚的“碚”:讀bi,不讀pi,地名專用字音。
海南儋州的“儋”:讀dn,不讀zhn或shn。蘇軾有詩句曰:“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h3>雷語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后,鄉愁變成了一紙核酸檢測報告。
▲我都不敢請假,就怕一請假,同學發現身邊有我沒我都一樣。
▲原來數學的全稱是這樣的:math=mentalabusetohumans(對人類的精神虐待)。
▲小時候大人老是囑咐:網友都不靠譜,要小心;現在網上吃瓜,靠譜的都是網友。
▲我每次都是懷著逆襲的期望去剪頭發的,剪完吹好造型后各種得意,回來洗個頭才發現,又恢復出廠設置了。
▲我閉上眼睛就是天黑,摘掉美瞳全是眼白。
▲真幸運呀,總算在物價上漲前吃胖了。
▲生活的真相就是,無論你坐在桌子哪一邊,火鍋里冒出來的煙都往你臉上飄。
▲米飯是中餐的留白,汗水是脂肪的眼淚。
▲生活就是一地雞毛,但是撿起雞毛還能做個雞毛撣子。
▲年輕的時候就要多吃點苦,這樣老了吃苦才會習慣。
▲很喜歡剛剛坐我旁邊的那位女生身上的香味,是我喜歡的——螺螄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