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妖怪,還我師父!”熟悉《西游記》的朋友一看到這句話就知道孫悟空又在和妖怪叫陣了——當聽到“妖怪,吃俺老孫一棒”的時候,大圣已經揚起金箍棒要打妖怪了。
唐僧師徒四人西行求經可謂歷經艱辛,有名有姓的妖怪他們就遇上了30次左右。
《西游記》中妖怪的下場無非就這么幾種:第一種,以黃袍怪、金(銀)角大王、獨角兕大王(青牛精)為代表的來自天上的神仙或寵物類妖怪,基本都被帶回天上,意思意思懲罰一下;第二種,是以黑熊精、紅孩兒為代表的野生妖怪,最后被招安,從此“高妖一等”;第三種,是以白骨精、蜘蛛精、蟒蛇精為代表的自生自滅類妖怪,沒什么后臺,神仙也看不上他們,結局基本就是被打死。
第一種和第二種妖怪沒啥可冤的。能和“冤”字搭上邊兒的大概只有第三種妖怪中的一部分,畢竟被打死的妖怪也的確有罪有應得的,比如,白骨夫人三番五次想抓唐僧吃唐僧肉,孫悟空把她打死算自我防衛。
車遲國的三位“大仙”有點冤?;⒘?、鹿力和羊力三妖的原形分別是黃毛虎、白毛角鹿和羚羊,他們修的是道士,供奉三清,修行小成后出現在車遲國,呼風喚雨解救了車遲國的旱災危局,將和尚比了下去,大得民心,成為車遲國的國師。車遲國的統治者也因此“敬道滅僧”,認為和尚無用,降低他們的社會地位,迫害他們,把他們派給道士做苦力。
虎力、鹿力和羊力除了憑本事求到雨救了一國百姓之外,沒做什么殺人越貨的事??商粕畮熗矫黠@不這么認為。孫悟空帶著師弟們溜進道士的三清殿,推了三清像進茅坑,自己化成三清穩坐高臺吃吃喝喝,三個道士面對這種欺負上門的行為氣瘋了,向國王告狀。恰逢需再次求雨,三妖便只能在國王的要求下與悟空比求雨,無論是法術、人脈還是心眼兒,三妖都比不上孫悟空。
若以功過評說,三妖護佑車遲國二十年,落得個慘死的結局,多少有些冤枉!也不知沒了三位國師庇護,唐僧一行人也離開后,車遲國的民眾再要祈雨求神該怎么辦。
荊棘嶺的樹精們也冤。草木往往為萬物底層,成精不易。這群妖怪包括十八公(松樹精)、孤直公(柏樹精)、凌空子(檜樹精)、拂云叟(竹子精)、赤身鬼(楓樹精)、杏仙(杏樹精)和兩女童(丹桂精、蠟梅精)。他們在荊棘嶺修行千百年,文化素養挺高,從把唐僧帶走品茶吟詩論禪,到給唐僧相親——不愿意也沒有強求,整個過程下來,都沒有傷害唐僧的意思,教訓一頓其實已經足夠,但孫悟空一句“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淺也”,讓所有樹妖喪命于豬八戒的釘耙之下,荊棘嶺樹妖慘遭滅門,造成了“過度砍伐”的局面,八戒釘耙之下的冤魂又添了幾條。
還有黃獅精這一窩妖精,擺宴用的豬羊都要跟百姓花錢買,但因為老大偷了孫悟空三人陳列在玉華州城的神兵,被孫悟空找上門來趕盡殺絕。這山里的巡山小妖準備豬羊肉時會用銀子和小販交換,洞內其他小妖見到外來的人類(沙僧假扮的商販)、聽到“差了銀兩帶人回家取錢”的說法都沒什么太大的反應,像是司空見慣,對人類也無明顯惡意,可見他們和人類是有不少往來的。再者,小妖們不隨便殺人吃人,平時也沒做過什么過頭事,最后卻被連坐,全洞妖怪跟著大王一起死得干干凈凈,連洞里的細軟都被掏得一點不剩,結局實在慘不忍睹。
《西游記》中妖怪的結局并非全是罪有應得,他們在《西游記》中像是“妖性難馴”的代表,雖沒干什么傷天害理的壞事,但又有點犯事的苗頭。想來菩薩也并沒有那么多的緊箍咒可以去規范每一個妖怪。這些妖怪的死,放在后人和旁觀者看來,就能嘆句“冤枉”了。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