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溫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業已發布,其中有兩點精神值得關注:一是把對“一把手”的監督作為重中之重,這是共識;二是對“一把手”的監督仍是薄弱環節,這是現實。有鑒于此,我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不好好品味一下“一把手”的內涵,尤其是將“一把手”的“一”參深悟透呢?因為只有弄清了“一”的正確含義,實施監督才會理直氣壯,接受監督才會心悅誠服。
“一把手”這個稱謂,可以說響當當,硬邦邦,光閃閃。為什么響當當,因為位高權重;為什么硬邦邦,因為說話算數;為什么光閃閃,因為含金量高。其實,這都源于那個“一”字。倘若是“二把手” “三把手”,就相形見絀、黯然失色了;至于前面沒有數字標號的班子成員,就更是差一大截子了。由此看來,“一把手”的那個“一”,該是“第一”之謂吧。但是,且慢!所謂第一,往深里想想,究竟何指呢?是資歷第一嗎?是才干第一嗎?是政績第一嗎?是廉政第一嗎?是威信第一嗎?恐怕未必。那么,這個第一,只能是指權力第一、位置第一了。而權力和位置的第一,又該作何解呢?
在真正的共產黨人的辭典里,權力意味著責任,位置意味著表率。這是兩塊奠基石。權力第一,意味著“一把手”肩負重任,必須正確決策,而不是胡搞亂來;必須科學決策,而不是隨心所欲;必須果斷決策,而不是優柔寡斷;必須及時決策,而不是坐失良機;必須慎重決策,而不是輕舉妄動。這是多大的責任,何等的考驗!切記權力第一就是責任第一。所以,不光要看到“一把手”響當當的一面,還要看到“一把手”沉甸甸的一面。位置第一,則意味著“一把手”是站在前面的,當班長,當排頭兵,當領頭雁,當火車頭。無論是干工作、干事業,還是正黨風、正家風,敢喊“看我的”“跟我來”,率先垂范,為人師表。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排在前面帶頭沖鋒陷陣,出了問題第一個被問責,不允許上推下卸,這才是權力第一、位置第一的本來含義。如果把權力第一理解為權力絕對、權力無限,把位置第一理解為出人頭地、風光無限,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因為正如阿克頓勛爵所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追求絕對的不受任何約束的權力,其實就是追求腐敗,追求垮臺,追求身敗名裂。這樣的前車之鑒,難道還少嗎?
“一把手”的“一”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第一”而非“唯一”。按照集體領導原則,一個班子里除“一把手”之外,還有二把手、三把手等副職和班子成員。也就是說,“一把手”只是班子一分子,并非唯一的當家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班子成員都是平等的,表決重大問題,“一把手”只是其中一票。因此,“一把手”頭腦務必要清醒,尊重其他“手”和班子成員的職責分工,注意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應有作用。否則,唯我獨尊,飛揚跋扈,嗜權如命,一手遮天,搞一言堂,家長制,“一把手”弄成了“一霸手”,則遲早是要“別姬”的。
因監督缺失,時下官場上流行兩個病癥:一個是自高自大,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聽不得不同意見的 “‘一把手’自戀癥”;另一個是瞻前顧后,謹小慎微,哪怕在職責范圍內也不敢擔當作為,單等“一把手”表態發話的“‘一把手’依賴癥”。預防和診治這兩種病癥,不妨從深化對“一把手”的“一”的認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