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靜 編輯/蘇二

每逢冬季時節,我們常常會提到“冬令調補”,那么為什么需要在冬天“調補”呢?中醫學一直提倡“天人相應”,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天人相應”即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因此人的養生之道也要順應四時季節的變化。《黃帝內經》中提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冬天的特點是“藏”,類似于“儲備”的意思,這時候順應自然,進行適當的調補,可以強身固本,增強身體的儲備,為新的一年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冬令調補”蘊藏著“治未病”的思想,就是在疾病發生發展之前,提前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疾病復發或減緩疾病進展。
我們為什么強調“冬令調補”,而不是“冬令進補”呢?因為膏方是藥物,藥物是用來治病的。對于“補”而言,就是補其不足,陽虛的人溫陽,陰虛的人滋陰,氣虛的人益氣,血虛的人養血,這些都是“補”。但很多疾病還有病邪的存在,例如結節性的疾病,中醫認為還有實邪的存在,單純靠“補”是不解決問題的。所以除了“補”以外,還要同時考慮原有疾病的診治,這樣才能起到強身祛疾的作用。所以在這里我們強調冬令“調補”,而不僅僅是“進補”。
哪些人適合膏方調補呢?年老體弱的人適合膏方調補;大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包括慢性疾病緩解期的患者適合進行膏方調補;那些在氣候變化的時候容易感冒、原有疾病容易發生反復的人,也適合膏方調補;還有些人處于亞健康,但又查不出器質性疾病,而中醫發現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這些人也可以進行膏方調補,糾正疾病狀況或者防止進一步產生疾病。
冬令膏方一般從冬至開始,服用至春節前后,共七七四十九天左右。開膏方前,醫生通過望聞問切,病因病機分析、辨證,再確定治則治法,遣方用藥。通常一料膏方有20—50味藥,是每日湯藥的10—15倍。它的優點是藥物有效成分被充分利用,且經過濃縮和矯味,服用也較方便。服用膏方的同時切忌暴飲暴食、飲酒過度、過食生冷油膩;如遇到感冒發燒、腹瀉腹痛或疾病急性發作,需要暫時停服,待治愈后再服用;月經來潮時也應暫停數日。

最后再總結和強調一下冬令調補需要注意的地方。
1.冬季調補僅靠藥物是不夠的,還要調整生活方式,注意規律作息、合理飲食。
2.如果原本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調補同時一定要重視原有疾病的治療。調補的方法有時只能起到一些輔助治療的作用,尤其不能光“補”不“治”。
3.冬令調補切忌盲目,不要輕信所謂的“養生專家”“養生宣傳”“養生廣告”,應去正規的醫院和診所咨詢,尤其是服用膏方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冬令調補不一定都需要名貴藥材,如冬蟲夏草、燕窩等。名貴藥材大多數是因為產量稀少而名貴,這些藥材首先是“藥”,是“藥”就有它適用的病癥和人群,沒有一種藥物能包治百病。所以我們強調“辨證論補”,而不是依靠一兩味名貴藥材通治百病。冬令調補追求的是最合適,不是最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