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郡怡 武軍(上海市瑞金康復醫院放射科) 編輯/一帆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阿爾茨海默病”,所以有不少老年人看到報告上提示“腦萎縮”“老年腦”,就認為自己是得了“老年癡呆”。今天筆者為大家科普一下相關知識。
醫學上指的“腦萎縮”“老年腦”,其實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體積的縮小,腦內細胞數目的減少,腦內實質的減少,腦重量的減輕,腦組織的軟化及大腦溝回的增深,腦室和腦池的擴大,有的還伴有小血管的梗塞灶,稱為老年腦萎縮,嚴重者會出現大腦白質的變性,這些常出現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舉個例子,剛摘下來的蘋果,本身是光滑飽滿的,存放時間長了就會缺少水分,起皺縮小了。老年腦也是如此,年輕時是飽滿的,等年紀大了,就慢慢起皺縮小了。
當老人看到CT影像報告中“老年腦”“腦萎縮”的字眼就感覺異常緊張,其實是大可不必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所有人的大腦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萎縮現象,就像年紀大了人會長白頭發、會長皺紋一樣,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是人體自然衰老造成的。
有的老年人就會出現比如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能力減退等現象,這些都是機體生理性老化出現的正常現象,不必過分擔心。
因為老年腦的病因相對比較復雜,一些常見的病因引起的腦萎縮要特別注意。比如,腦梗塞、腦出血、腦內神經元性病變等。而腦梗塞的出現,我們則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尤其在飲食上需要注意,應以低脂低鈉飲食為主,另外要加強身體鍛煉。
而病理性腦萎縮引起的老年癡呆病的臨床表現為健忘、迷路、不認識家人、不能簡單計算等,這就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確診后進行治療。
所以說,老年人的CT報告中,如出現“腦萎縮”“老年腦”的字眼,并不意味著一定是得了腦癡呆。腦癡呆必伴有腦萎縮,而腦萎縮不一定是腦癡呆,也可能是正常生理現象。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積極預防阿爾茲海默癥呢?
1.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
2.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
3.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要規律。
4.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
5.高齡者需行動謹慎,避免摔倒。
6.對生活充滿熱情、興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7.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
在面對疾病時,我們不能草木皆兵,當然也不能聽之任之,正確對待、客觀治療、良好的心態乃是對抗疾病的唯一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