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軒 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一)原地推鉛球項目是全國大部分省份體育專業考試的必考項目,也是體考項目中一個非常重要并且難度較大的項目,每年因此項拿分不高或者失誤而造成體考分數上不去的學生占了不小的比例,從近年的考試中發現,原地推鉛球對大部分學生影響很大,女生平均成績在7.0 左右(滿分9.5m)而男生的平均成績則在9.5 米左右(滿分為12.30 米)在四項素質訓練項目(100m、800m、立定跳遠、鉛球)中平均得分居后,且差距較大,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學生主觀上不重視,平時訓練不夠,教練員訓練方法不到位,訓練手段過于單一,在此,筆者對高考原地推鉛球的訓練提出以下看法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
(二)理論意義
現入籍對于江西體育高考“原地推鉛球”所進行的理論研究仍有所欠缺。本研究選擇對江西省省體育高考“原地推鉛球”的考生現狀進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可以對江西省體育高考考生“原地推鉛球”訓練進行理論指導,另一方面也可為江西地區中學鉛球項目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論參考,為其他省市的鉛球項目教學訓練活動提供理論材料和思路借鑒,具有一定的理論作用。
(三)實踐意義
本研究的進行可以為江西省體育高考考生的訓練、考試提出科學的實踐指導建議,協助廣東地區的學校體育高考訓練隊解決“原地推鉛球”訓練、考試中面臨的問題,提高江西省省體育高考考生鉛球項目的整體水平,為江西體育高考選拔的體育后備人員奠定厚實的投擲項目素質基礎,幫助改進江西省投擲教育事業的具體工作,具有實踐意義。
(一)我國各地體育高考長期較普遍采用“原地推鉛球”作為基礎身體素質的考項,有關體育高考鉛球項目考試的相關研究情況如下
劉連山利用運動解剖學、生物力學以及教育學等方面的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就廣東體育高考投擲類考項在“原地雙手前擲實心球”與“原地推鉛球”兩者之間的選取問題發表看法,認為“原地推鉛球”在技術發展成熟度、發力作用方式與人體結構適應性以及實際教學應用價值等方面更勝一籌,將“原地推鉛球”選作廣東省體育高考的投擲類考項是更科學、合理的做法[1]。
臧連明、馬翼文等人對廣東省體育高考進行研究,提出身體素質項目的分值在體育高考總分值中通常占有較高的權重,因此在體育高考的身體素質考試中應盡可能保證考試條件的一致性,減少人為因素或環境因素對身體素質項目考試評分的干預,才能保證體育高考身體素質項目考試對體育高考生身體素質的科學有效考核[2]。
張文普等人在研究中提到,國外對學生的基礎身體素質十分重視,日常會采用引體向上(美國、日本、捷克、法國)、曲臂懸垂(美國、加拿大)、擲壘球(法國)、俯臥撐(德國)等方式對體育專業的學生進行力量素質考核,但高校對于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專業招生通常會采用獨立、成套的考試方案進行區別考核,一般不會采用統一的體育專業考試進行招生。
綜上所述,目前在體育高考身體素質項目考試中采用“原地推鉛球”具有定的合理性,但由于鉛球項目對身體素質嚴苛的要求造成該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得分難度,在具體規定與分值設置上應根據各考試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國外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別,鮮有與我國體育高考相似的統一性體育專業招生考試,此國外目前在統一體育專業招生考試基礎身體素質項目方面的研究較少,可用于我國體育高考鉛球項目考試借鑒的研究材料存在空缺[3]。
(二)體育高考原地推鉛球訓練研究
于躍澤指出原地推鉛球屬于較大重量的對抗性持械運動項目,由于考生個體之間承受重量的能力以及身體爆發力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鉛球的訓練難度相較其他跑跳項目更大,趙強提出,目前體育高考中普遍存在應試現象,考前數月或數周對體育高考項目進行突擊訓練的情況尤為常見,而較短的訓練周期通常缺乏系統性,不利于考生對“原地推鉛球”技術動作的學習、家握,容易造成考生在錯誤技術下成績水平無法突破的情況[4]。
國內高校圖書館主要依托本館自身館藏資源、緊扣本校優勢學科特色,聯合學校各部門展開文化展覽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如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校慶之際,均會推出館藏珍品展覽,展出館藏的古籍以及甲骨文、青銅器等文物;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開展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針對“海洋節”“航運物流節”開展了“海洋航權史圖片展”;同濟大學圖書館推出同濟人著作展、繽紛華夏等文化展示活動,同時還設立專門的同濟博物館,開展了敦煌壁畫藝術展等一系列高質量的專業化展覽;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針對近現代文學豐富館藏開展“俄羅斯文學在中國”“英國文學在中國”及“意大利文學在中國”等系列活動。
周宏龍提出鉛球的項目特點和技術特征要求考生對鉛球的學習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力量素質基礎上,且必須緊密圍繞鉛球的發力過程與特點全面發展全身多個大小肌群的力量,才能保證鉛球技術的學習效率與發揮質量[5]。
吳明飛認為,部分學校老師、教練偏愛強調“原地推鉛球”技術中的某一個或多個環節而忽視了其他動作環節,導致考生缺乏鉛球用力技術的整體觀,在訓練中形成有缺漏的動力定型,是鉛球項目考生成績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7]。
王成針對鉛球訓練的要點問題提出,翻轉式教學雖然在短期的訓練教學中無法造成鉛球訓練成績水平的顯著性變化,但對參訓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具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引導訓練活動向翻轉式教學方式轉變,在長期的鉛球訓練中能夠對學生訓練產生良性效應,進而對學生鉛球知識技能的認知學習具有長遠意義[8]。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運動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體育高考鉛球項目的訓練在時間安排、內容設計、勞逸調度等方面已經暴露出較多的不足,過去傳統的鉛球項目訓練方案和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體育高考鉛球項目考試以及考生訓練日益變化的要求。因此,在廣東省重新替換“原地推鉛球”作為本省體育高考基礎身體素質考試項目的今天,如果廣東的體育高考鉛球項目考生仍單純參照過去的傳統訓練方案與模式進行訓練,不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新元素的添加,那么廣東省的體育高考鉛球項目訓練活動將普遍呈現出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的滯后狀況。
(一)在初始階段建立技術動作的表現
一定要向學生講述清楚握球、持球、站位,以及為手勢的動作要求,并且通過示范或視頻,圖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些技術動作有個清晰的認識。分析每一個技術動作的關鍵點和難點,比如,握球動作要求掌心空出,不要有手法抓球,而是把球置于手指上,讓掌心空出。對于持球置鎖的動作,一定要提醒學生球要貼緊脖子,時關節要拙平或略低于肩。在站住的講解中要強調先店好,再置球于鎖骨而對于“站好”的要求是:①兩腳分開比肩稍寬,左肩對準投擲方向。②右腳腳尖對準時針1 點方向,左腳前腳掌著地支撐。③預擺:這是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容易犯規的一個技術動作,預擺的動作要領是:左臂先往左后擺出身體稍向左轉,之后左臂擺至右前方置于體前上體隨之右轉,身體轉置背對投擲方向,右膝彎成120張左右,重心落在腳上面,成準備出球姿勢。
(二)常見犯規動作分析
(一)了解學生的身體與上肢力量情況
一個高考訓練隊,少側有十幾二十個學生,多側有近百名學生,教練員點訓練前或制訂訓練計劃步必須對這些學生的身體素質上時力量等方面的情況有大致的了解。并且根據上時力量的情況進行分組,對今后的力量訓練更有針對性。
(二)了解學生在之前是否接觸過和從事過鉛球的訓練
這點很重要,有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從未接觸過鉛球這個項目,而也有的同學在初中曾經練過鉛球,對于這兩種學生在訓練初應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方法的訓練,對于初中階段從未接觸過鉛球項目的同學來講,就是一張白紙可以畫出無數鮮美的畫,這種學生我們教練是應在技術上做到講精、講細、對動作要領分析到位,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訓練,而在安裝中練過鉛球的那些同學,要去幫他們改進技術,重點是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因為初中練了鉛球肯定會做滑步或墊步,對這些風水寶地重點在解決“原地”改掉那些滑步或墊步的動作,同時對他們的握球、投球、出球等技術進行修正。
(三)技術要領以及評判標準
動作要領應該大部分體育專業畢業的老師應該都比較清楚,而在高考中被判犯規的有些動作有很多教練員就不一定很清楚,其實這點尤為重要,因為你連犯規動作你都不清楚,那在今后的訓練教學中,必然會傳授一些犯規的動作技術,等訓練一段時間學生動作定型了,再業改正就很難了。原地推鉛球的犯規動作在前面已作詳細的分析,在此就不作分析了。
(四)技術動作的解剖原理
原理推鉛球是鉛球項目中一個最基本的技術,沒有背向滑步,旋轉推鉛球技術復雜,這項技術盡管似簡單,但每個教練員對原地鉛球技術的解剖結構必須要有個清楚的認識,要知道原地推鉛球,上肢是靠哪幾塊肌肉發力,下肢靠哪些肌肉發力,而動作的銜接點在哪里,有了這些認識我們在進行力量訓練時,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運用就會更合理,力量體育也更顯效果,同時對核心肌肉的訓練認識才會更到位。
(五)訓練方法和手段
網絡上對原地推鉛球的訓練手段和方法五花八門,教練員切不可照搬照抄,全盤用來,或無選擇的借鑒別人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法,每個教練員都必須對每一種訓練方法和手段有個清除的認識,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掌握如訓練初期、訓練中期以及臨近考試期這三個不同階段的訓練方法。以及每個周期訓練量的安排,在訓練方法上要掌握兩個方面一個是技術層面的訓練這個方面重點在訓練初期,學生剛接觸鉛球教練點必須緊扣技術這個環節,要運用多種手段對改進和完善學生的技術,此階段的訓練手段大致有:(1)原地正面徒手推鉛球技術,在解決站位和蹬轉動作。(2)原地正面推實心球(可以先對墻推)(3)側向原地推實心球(4)原地推實心球過標志桿(解決出手低的問題)(5)跪姿對墻推實心球(解決出球左側、左背的拉的問題)(6)往下推鉛球或實心球(解決發力拔球的問題)(7)往上推舉鉛球(解決蹬地發力的問題)(9)利用橡皮筋體會原地推站球的技術動作等等。另外方面是力量方面的訓練,在力量方面的訓練時,教練員切忌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毛病,要認識到地推鉛球是一個靠全身協調發力的一項技術。不可天天只抓住上肢力量訓練來進行,所以我們在進行力量訓練時,除了練上腳力量(即快速挺舉杠鈴、杠鈴高翻,坐推杠鈴、臥推杠鈴等)外還要進行腰股力量、大力量等等。同時切不可忘記還有手指手腕力量的訓練。同時還要穿插進行絕對力量和爆發性力量的訓練,通過跳來發展下肢爆發力的訓練等等。
(六)易患的錯誤的解決方法
下面簡單列舉一些:學生在進行原地推鉛球易患的錯誤及解決方法。(1)過早些出手:產生的原因是單依靠上肢發力,沒有利用下肢和腰上力量去協調用力。(2)身體扭轉姿勢過早打開,解決方法是輕推鉛球或實心球或單膝跪姿推實心球,掌握好推球的時機。(3)“推”鉛球變為“投”鉛球,產生的原因是沒有保持肘與肩齊平或略低于肩動作,致使肘關節下墜。解決方法是反復拉皮筋做推球動作練習。(4)鉛球的落地點偏離投擲區,產生的原因是:左腳支撐不到位、過早出手、倒肩、左肩往左后方過度后撤。解決辦法是:“木棍”輔助練習、進行拉皮筋做完整技術練習、跪姿推實心球。(5)推球時只用手臂力量下腳和腰背肌不能充分發力。產生原因是沒有形成下肢發力的感覺沒有形成良好的發力順序。解決方法有正向微蹲推鉛球、推重壺鈴。(6)蹬地轉寬不充分產生原因是腳踝扭轉不到位、兩腳分立太遠、腰部扭轉的動作不連貫。解決辦有提杠鈴鍛煉的轉、拉皮筋做蹬地轉骨寬。
原地推鉛球屬于技術加速度力量的體能項目,它既要求學生要有絕對的力量又同時具有良好的爆發力和協調性,教練員在訓練中必須抓住這些相關的技術環節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同時原地推鉛球這個項目也考學生的心理素質,在考試中有些學生因為心理緊張而出現不必要的犯規,成績分數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時必要在心理素質的考驗方面也得進行訓練,只有讓身體、心理兩項素質強大起來,才能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