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毅(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隴東天然氣項目部,甘肅 慶陽 710000)
當前生產安全事故的防控理念不斷優化,防控工作的關口更為嚴格,因此風險防控、事故應對和隱患治理成為了當前事故預防的關鍵防線問題。在研究中發現,當前很多天然氣公司仍然存在事故頻發的問題,而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員的危害識別能力有限,沒能有效落實相關風險控制措施。基于此,為保證生產安全風險分級防控工作的全面優化和推進,更需要對生產過程中明確相關責任,從而在直線責任落實和生產項目推進過程中,確保高風險作業得到有效管理。本文對生產安全風險分級防控問題展開詳細論述,希望對天然氣行業整體發展和進步提供必要幫助和指導。
對生產安全的風險進行管控和預防一直以來都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無論是崗位責任制度還是操作流程、崗位培訓都需要圍繞安全基礎進行。但是在風險等級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爭議,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其一,大部分風險都需要在崗位上進行管理和控制,不需要進行特殊分級和操控。比如在交通安全風險中,安全問題往往和駕駛員自身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存在聯系,因為車在行駛過程中直接交付在駕駛員手中。但是車輛的選擇、保養和檢驗等工作都需要管理層在工作中加以規范,因為風險防控工作是一項綜合管理項目,不僅是崗位操作獨立存在的問題。其二,如果在公司層面推進重大風險管控,那么下屬單位和基層很可能認為工作中的風險和自己不相關。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因為公司層面應對的風險管控屬于重大風險,主要是對工作制度、技術方案和關鍵節點進行掌握,但是在內容實際操作過程中離不開基層工作人員和崗位人員。之所以開展分級主要是為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工作責任和措施的明確,確保各級工作人員都能各行其是,避免出現責任相互推諉的情況發生。在此基礎上,分級防控在生產安全風險中的融合尤為必要。
在對風險定義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其主要是在某種特殊因素影響下發生的事故問題,并且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后果。這種綜合結論可以進行不同等級劃分,甚至利用評分形式進行特殊量化處理,換言之,每種風險評價方法都需要對風險進行等級劃分。基于風險存在不同等級特點,所以對應的管控措施和手段也要進行調解,這也是當前開展風險分級防控的重要基礎。
風險防控手段和措施通常具有綜合性特點,不僅包含了制度、投入、考核和培訓等管理對策,還包含了連鎖、程序等技術手段。這些手段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崗位能夠完成的工作。所以就更需要加強對風險防控責任和制度的分級梳理。此種方式的推進,可以確保工作責任和權限得到最優化,也是事后進行追責的重要條件。
在生產安全風險分級防控工作推進之前,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工作目標和適用范圍的明確,換言之,就是按照風險分級防控的范圍和目標進行調增,而不是用分級防控實現對所有問題的解決。
從表面上看,分級防控工作的主要對象是生產安全風險,但是在具體研究中認識到,風險是危害因素發生后可能出現的后果。根據中國傷亡事故分類標準,事故的種類包括高空墜落、火災、爆炸、物體打擊等20余種,那么對于范圍廣泛的應對對象,究竟應該怎樣進行分級防控?這就要求企業在發展中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控對象聚焦。總之,風險分級防控的主要對象是組織活動,換言之,就是可能引發重大事故的高風險作業活動,比如長時間在有毒或是有害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在易燃易爆環境下進行焊接等等。只有劃分到具體工作項目,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按照風險等級劃分工作責任,最終為防控工作的著力點優化提供有效幫助。
從廣義角度上講,風險分級防控并不是全新理念,各行業在具體工作中為實現工作質量和項目提升,往往都會制定不同標準。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更需要加強對企業相關作業活動的探索,針對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標準,并且將這些作業活動按照具體標準進行等級劃分,分別進行不同程度管控,而不是按照統一的作業流程開展工作。只有保證危險因素辨識度不斷得到提升,才能為后續等級劃分提供科學指導和幫助。
在高風險活動的研究過程中,為保證工作安全性,要在實際工作中形成健全的分級管理制度,但是這一制度應該嚴格落實到企業的每個階段,并要求基層單位和二層單位管理者充分掌握。在對工作中相關風險防控對策的研究和分析中,當前工作的主要內容在于要積極加強對作業流程、施工方案的完善。不僅能借助分級制度對管理層工作的風險防控責任進行調整,還能切實推進基層崗位員工作業內容的完善。
高風險作業主要指非常規的作業項目,比如高空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等等,這種工作方式具備風險分級防控的必要。對于常規作業項目而言,基層崗位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對風險進行控制,因此不需要特殊處理,甚至上升到分級管控領域[7]。所以,當前工作中最關鍵的工作任務就是對高風險作業活動進行明確,在具體工作中對以下兩方面內容進行分析,第一是施工作業的具體流程,也就是在搬遷到完成整個作業環節中,每個節點的具體流程;第二是對各環節工作活動中可能引發事故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也就是對工作風險值進行分析,在評估風險可能帶來的嚴重性和可能性基礎上,實現對風險等級的計算和分析。
在完成高風險作業的梳理和評估后,工作人員還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分類和劃分,按照工作風險等級,將管控責任分解到不同等級的管理層中。比如某天然氣企業屬于處級單位,管理層級分為公司、項目部門和施工部門。按照鉆井施工隊的特點,可以將其高風險活動劃分為:鉆井井控作業、有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和交通運輸作業等不同類型。對于不同類型的工作項目,還要進行具體作業活動分析,從而按照不同風險活動的等級和要求,進行不同管理層級的分解。
在完成高風險作業活動分層責任管控明確后,企業管理人員還需要對控制風險的具體方法進行選擇。當前在工作中最常見的方法有作業許可、開工驗收、安全檢查等等[8]。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借助這些具體方法才能實現對高風險作業審批權限的明確,最終根據天然氣公司發展要求制定妥善的控制對策。在這一環節中,每一項工作內容的開展都應該和國家、行業之間制定的標準進行融合,以國家具體要求和基礎作為標準,不能以脫離國家標準為方案基礎。
在現場實踐工作中,重大風險項目通過對分級防控、分層管理理念的推進,不僅能保證責任具體劃分到每個階層,同時還能幫助管理人員和工作者更全面地掌握作業發展進程,在提升施工作業動態管理有效性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現場防控對策。此種方式可以切實提升企業風險管控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控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但是部分工作者對此內容的認知存在不完善的情況,因此為避免工作出現差異問題,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都需要強化在現場實踐中對分級防控理念的推進,在科學的培訓和指導下,實現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發展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群眾對社會資源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天然氣企業在生產和發展中除了要盡可能滿足群眾需求之外,還要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風險分級防控工作推進過程中,盡可能實現全員風險意識的優化,在幫助工作人員進行風險識別和控制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工作內容調整,最終實現工作安全性的提升。總而言之,任何一項風險管理體系都有具體適用范圍,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強措施的針對性,在針對性分析和管理過程中,進行工作問題和內容的綜合施治,這也是對生產安全風險防控工作進行推進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