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涵月(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9)
長期以來,石油都是我國的主要戰略資源,在國家安全利益中石油生產以及運輸等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石油存儲安全,是石油安全管理的關鍵。目前,隨著科技迅速發展,油庫公共安全管理為了可以更加安全,必須要積極引進不同的技術,而物聯網技術就是其中一種,通過合理應用該技術,可以為保證油庫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石油資源有著重要的地位,所以這就直接決定歐美國家注重油庫自動化管理建設,還有對應的技術發展投入。現如今,許多國家都在積極開展油庫管理數字化建設,比如美國、日本等國家,這就表示其他國家都在不斷加快油庫數字化管理建設進程。就油庫管理數字化建設來講,其主要是指在多個方面真正實現自動化以及智能化,比如:油品收發,還有運輸跟蹤等,而且利用網絡技術在不同部門之間實現搜集的數據共享。而因為我國油庫管理建設較遲,在油庫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沒有總體規劃,而且缺乏先進的信息整合分析技術,這樣就容易導致系統結構數據存在不統一的情況[1]。現階段,從某個程度來講,我國油庫數字化控制系統水平與企業的油庫智能控制管理要求不相符,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缺乏網絡安全制度及其帶來的高風險。第二,低控制自動化設備及其造成的誤動作。
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油路管理自動化以及數字化,必須要合理應用物聯網技術。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油庫公共安全管理系統是由多個層次的管控來實現,比如操作控制層,還有業務管理等。
2.1.1 操作控制層
此層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構成油庫管理系統的最底層,借助傳感器以及二維碼等來嚴格控制與檢測油庫各級設備的實際狀況,而且采用出現在物理世界的事件的過程和數據信息,為做好安防監控智能化以及計量自動化等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利用組網以及協同信息處理技術來傳輸收集的信息,而且利用傳感器和自組織網絡來分析處理數據協同信息。此層利用網絡層來集中與共享搜集的生產數據資源,確保油庫正常運行和嚴格管理。并且此層不僅可以搜集與處理油庫設備數據,而且是業務管理層和領導的有力數據保障。
2.1.2 業務管理層
此層將物聯網技術和油庫安全管理需求進行有機結合,是組織油庫安全管理系統數據處理的重中之重。就業務管理層來講,借助統一平臺加工處理基礎性數據進行管理和安全監控油庫平時實際工作情況,達到油庫管理每個重要環節信息的內部真正共享。并且全面分析油庫中的安全隱患和迅速處理將安全隱患充分消除,以確保在最大限度上減少由于安全隱患而造成的損失。
2.1.3 管理決策層
此層整理分析加工的基礎數據都是由操作控制層提供,形成完整的統計圖表,這樣可以為管理層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依據。在油庫管理的所有環節都應用物聯網技術,促進油庫智能化管理。應用物聯網技術改變傳統的油庫管理模式,讓人們可以安全科學管理油庫。結合感知層獲得的安全穩定的灌輸區以及油罐區等信息,對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做出智能評價和診斷,以迅速將隱藏的安全隱患預警且全面排除,這樣除了可以為完善油庫公共安全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可以真正滿足油庫建設和發展的實際需求。下面詳細介紹在油庫管理中物聯網技術的具體應用。
2.2.1 在油罐與灌輸區應用物聯網技術
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油罐區和灌輸區監測管理過程中感知層通常將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安裝在油罐或者主要設備上,借助數據采集裝置時時刻刻搜集各方面信息,比如:油罐和管道中液位高度,還有罐體和管道液體壓力等,利用互聯網時時刻刻向數據處理中心傳輸搜集的數據[2]。當前,油罐和管道設備檢測過程中已經實現很多檢測,主要包括油氣濃度監測以及液體壓力監測等,對各種類型傳感器的綜合信息進行客觀全面的評估分析,進而獲取精準的檢測結果。
油罐區和灌輸區監管系統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系統不具有較強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第二,設備不具有較強的安全性。第三,缺乏完善的保護性措施。要想使油庫監管系統更加嚴格的監管油罐和管道設備,必須要重點研究檢測手段多種多樣以及提高狀態檢測水平等,在這樣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油庫監管系統,提高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并且需要深入探究感知層在智能采集設備等中應用,使設備更加安全。將物聯網作為重要前提條件的油罐區和灌輸區檢測應用層,通常是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油罐和灌輸區在線監測平臺,二是輔助系統,其中,就油罐和管輸區在線監測系統而言,其很多軟件都是建設生產廠家提供,也有很多大品牌油庫服屬的公司自主研究和開發有關的軟件系統。
2.2.2 車輛和其工作人員管理
油庫安全管理系統建設,除了涉及到建立油罐區和灌輸區安全管理體系,在油庫安全管理系統建設過程中建立公路和鐵路工作區以及其他區域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在罐區車輛以及工作人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物聯網技術是有力的技術保障,在油庫車輛和有關工作人員管理過程中既要與油庫車輛以及人員管理的要求相符,又要遵循油庫管理以及人員管理的基本原則。同時,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的車輛和人員管理體系,其感知層利用不同的設備,包括攝像頭以及M2M終端等,及時采集重要數據,比如:進入油庫車輛實際運行情況以及油壓變化等。網絡層結合搜集的數據對各方面情況作出安全評估,比如:附近環境條件以及車輛實際運行情況等[3]。
對于物聯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而言,其通常是由多個部分構成,比如:觸發件,還有報警裝置等。以物聯網為依托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利用探測與收集感煙探測器等對比附近環境的燃燒和熱解形成的煙霧以及熱量數據和火災安全閾值,如果分析的數值大于閾值,就會立刻將火災報警裝置觸發,也會在同一時間啟動多個系統,主要包括自動噴水系統以及聯動控制系統等,而且將防排煙系統開啟。以物聯網為依托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用物聯網技術具有顯著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可以迅速準確找到火情,而且就算出現火災預警,也可以迅速撲滅早期火災。第二,只要觸發聯動系統就能夠將火災對各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控制在最小化,比如:人員生命安全以及財產經濟損失等。
以物聯網為依托的管道泄漏檢測評估系統,利用將不同類型傳感器安裝在油氣管道內和管道外,比如:油氣泄漏傳感器,還有壓力傳感器等等,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精確的自動化收集管道內、管道外環境信息以及油品信息。使用專門軟件分析搜集的數據后迅速對于管道安全相關的不同風險要素做出準確識別,進而及時對管道運行情況作出客觀合理的風險評估以及安全評價。通過合理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對管道內、管道外的實際工作情況以及工作環境進行監測,使用專門軟件全面分析搜集的數據通過不同的形式充分表現管道內壁腐蝕的實際情況,比如:圖形以及數據表格等方法,以減少管道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故障出現幾率,提高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就管道地質災害監測評估系統來講,其融合多項技術,比如:物聯網技術以及地質災害監測技術等,在地質災害經常出現的一些管道鋪設區域埋設各種傳感器,主要包括空隙水壓計以及土壓計等,借助傳感器可以24 h監測管道設備的各種應力和各種應變狀況,而且自動將數據以及參數詳細記錄下來,通過3G網絡向管理控制中心傳輸地質變化實際情況和管道變形數據信息,在該檢測與傳輸中無需安排專門的人進行值守。如果監測數值與設定的安全閾值大,就會立刻將自動報警裝置出發,以確保管理者即使在很遠的距離,也可以對現場管道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的監控,進而確保管道正常運行。
總而言之,在油庫管理系統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具有諸多特點,比如:在早期檢測階段使用多種設備,常見的有攝像頭以及傳感器等,讓檢測系統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應用無線通信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讓油庫普通作業真正實現智能化以及數字化,利用物聯網技術整合分析油庫不同層面的信息,讓管理部門可以充分掌握和控制油庫每個層面的實際運行狀況。在油庫公共安全管理系統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迅速找到油庫存在的不足,而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出現油庫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