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寧(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加油站以石油資源供給場所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儲備大量的石油資源,是典型的儲油場所。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烴類有機物質,具有較低的水溶解性特征,且主要物質有總石油烴類、甲基叔丁基醚、多環芳烴、括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這些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石油具有污染性、致癌性、易擴散、有毒和易揮發特征[1]。在儲存過程中難免出現石油泄漏,一旦泄漏就會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難溶解的石油則以純液相的形態呈現,直到滲透到土壤中,甚至滲透到更深層的地下水中,而一些易揮發的石油成分,則滲透到空氣中。雖然石油中含有部分芳香烴類物質,且占比較小,但是卻有較強的致癌性。而苯系物的泄漏,尤其是大規模泄漏,則會引起人體的不適,長期暴露還能致癌。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土壤與地下水,還是空氣,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尤其是導致土壤與地下水污染。
石油油品污水隨意排放、石油油品泄漏是加油站對土壤與地下水環境污染的主要途徑。雖然油品具有易揮發性的特征,但是在與空氣相互作用的情況下,最終還是會沉降到土壤中,并污染到土壤與地下水環境,從污染程度來看,油品揮發污染程度較低。加油站是典型的石油儲備場所,主要儲藏在地下的儲油罐和輸油管線中,由于長期掩埋地下,輸油管線、儲油罐與土壤、地表水接觸,加上濕度、土壤成分、環境溫度相互作用的情況下,產生化學腐蝕反應,最終導致儲油罐壁變薄,由于是掩埋于地下,很難發現腐蝕程度,一旦出現嚴重的腐蝕,則會出現石油滲漏現象[2]。如果加油站地區的地下水位較高,且會加重腐蝕程度,易容易出現嚴重的石油滲漏。加油站主要以經營石油油品為主,在長期經營過程中,難免會油品泄漏,尤其是在清洗油罐、加油、卸載油品過程中,以“跑、冒、滴、漏”的途徑污染土壤與地下水。隨著時間的推移,加油站地面上積累一定的油品,對地面進行沖洗,污水未經過正確的處理,直接流入排水溝、河流和池塘中,并造成嚴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尤其是流到河流中,會導致水質變黑發臭,間接性影響到農田灌溉和居民生活飲用水質量。
自工業革命后,石油開采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且石油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在使用消耗過程中,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土壤與地下水。到20世紀末期,西方發達國家意識到加油站對土壤與地下水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為了進行有效的環境管理,成立專門的機構,設立專項基金,一是為了對加油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二是針對已經造成污染的地區進行整治。并發布相關修復標準,逐漸在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環境管理中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和整治技術。美國是第一個以法案的形式對加油站地下儲油罐進行有效環境管理的國家,特別是在1984年《危險和固體廢物修正案》的發布,標志著加油站的環境管理提上日程,并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加強加油站的環境管理,一旦發生泄漏或者是存在泄漏威脅,都需要承擔對應的法律責任。同時為了避免石油罐出現腐蝕狀況,推行玻璃纖維油罐,以及使用各種防腐蝕裝置,最大化控制石油泄漏。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導致管理落后,加油站與交通運輸線同步發展,因此在加油站環境管理上,無論是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還是在管理經驗上都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在加油站環境管理中,我國在2002年出臺相關規范,且主要是針對加油站地下儲油罐防滲漏的問題。隨后幾年對《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進行修改和完善,直到2015年,針對加油站石油防滲問題提出具體明確的措施,要求石油相關企業必須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石油防滲管理,并將所有的石油罐增加防滲池設置或者是更換雙層罐,同時將加油站污染情況作為當地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要考核指標。為了進一步有效控制加油站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國家環保部印發《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為各個加油站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指導。隨后,針對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環境污染問題以法律的形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明確要求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石油滲漏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監測,為各個地區的加油站環境管理和整治提供法律保障。
根據國家相關環境整治和保護相關規定,以及當下正在開展的油氣回收和污染源普查工作,針對全國各個地區所有的加油站開展全面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從而了解到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狀況,為今后的防治和整治提供具體的科學的參考意見。同時,對各個地區的加油站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培訓工作,提升加油站對土壤與地下水環境保護的意識,明確自身的責任,并不斷完善加油站的環境保護相關制度,尤其是油罐等設施的維護保養、自檢和操作,自覺從各個工藝環節進行檢查,確認哪些工藝能夠導致土壤與地下水污染。
在加油站數量逐年遞增的趨勢下,加油站環境管理監測力度將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新增加油站規劃項目審批中,嚴格進行審核和審批,比如加油站的選址是否合理,是否能夠承載加油站所帶來的污染,只要不滿足相關標準和要求,全部采取否決標準,針對目前現有的加油站,只要不滿足標準全部對其進行強制性關閉處理。另外,要求加油站制定環境監測計劃,制定一套完整的環境監測方案,并定期開展監測工作,并及時如實上報環境監測結果。
雖然我國在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環境管理中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尤其是相關管理技術和管理法則,但是雙層儲油罐的推廣和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儲油罐的防腐和防滲透性能,從而實現對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環境的有效保護,降低滲漏發生。在防腐和防滲透方面也可以充分借鑒國外一些先進技術,彌補國內技術不足的問題,或者是大力推廣非金屬輸油管道和玻璃鋼儲油罐,因為這些設施的主要成分是聚偏氟乙烯和熱固性樹脂,且具有使用壽命長、抗震和防腐等優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加油站泄漏的問題,并為加油站環境保護提供有效思路。另外,在完善加油站防腐和防滲透設施中,必須要使用嚴格的標準進行監管,針對一些不合理、不按照要求進行改造和完善的加油站給予嚴厲的懲罰。
針對一些已經發生嚴重的環境污染或者是已經關閉的加油站,納入污染地區再開發利用環境管理中,并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及時開展環境調查、修復、效果評估工作。根據環境調查結果進行環境污染風險評估,建立環境風險管理和修復方案。然后根據方案的內容和要求進行及時的修復,并將修復工作有效落實,最終針對環境修復效果進行評估,確認整個環境修復計劃是否有效,并為后期的環境整治制定更有效的整治規劃和方案。
總之,加油站對土壤與地下水環境污染存在廣泛性和潛在性特征,且泄漏途徑難以有效管控,所以當下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環境的管理,比如:全面開展加油站環境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加強加油站環境的監測力度、完善加油站防腐和防滲透設施、加強風險管理和修復工作等,或者是從源頭進行避免,這樣才能有效實現對加油站土壤與地下水環境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