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守文(中海油氣(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石油企業生產調度涉及多個層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原油儲存、加工、配比、調和、運輸等不同的環節,都是生產系統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因此,要制定科學的調度方案,需要對每一個調度環節進行流程、需求以及計劃等不同細節的分析與考慮,以提高調度的整體效果,還需要在資源配置方面加以重視,建立科學的配置與優化措施。
石油煉制生產過程中,其煉制的主要目標就是將原料通過加工逐步轉化為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符合我國工業生產標準的高價值產品。為了確保煉油企業能夠在整個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達到作業成本最小化,需要不斷地優化生產調度方案,以此提高石油煉制的整體效率。在煉油企業中,生產調度一直以來都是生產中的指揮中心,其不僅關系到了煉油企業的經濟效益,也與煉油企業的上級規劃、下級車間操縱裝置操作等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煉油的過程既關乎到全廠的生產,也要求其對計劃部門進行負責,完成所有規定的計劃任務。
通過優化操作生產能夠做到既滿足生產力的需求,也可以確保每一個組織的生產裝置都是合理的,減少在裝置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切換頻率較高、工藝參數波動較大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在當前不斷優化升級石油煉制生產調度方案,確保其生產方案更加復雜、符合實際要求,進而達到優化生產、形成最小生產成本的目標。
目前煉油企業在生產調度過程中,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第一,根據已定的生產狀況以及原油品質制定最佳的加工工藝路線,應明確該路線的選擇直接影響到煉油企業后續的中間產品質量以及物料平衡的狀態;第二,需要根據油品調和方案,進行成品油的調和安排、流程制定;第三,要求生產車間內明確所有的裝置如何進行操作、設定以及調整,其中包括生產參數的調整,在整個作業流程中所有物料的平衡狀態、裝置間的相互供給,在遇到緊急事故時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分析處理等;第四,要求整個煉油企業本身處于整體平衡工作狀態中,無論是水、電、氣、風等不同的系統,都需要確保煉油生產過程中的平衡性、穩定性、連續性,明確裝置與裝置之間存在著緊密銜接的特點。
煉油生產包括離散生產過程及間歇生產過程。要根據不同的生產過程實施生產調度進行優化。在石油煉制離散過程中,其生產主要是按照每一個產品或是每一個部件進行加工的,即在多數情況下,生產調度是基于產品和部件本身所構成的數據,結合對當前市場的了解,按照市場的需求對所有的產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明確加工的路徑以及加工的順序,確定外購的原材料含量以及零部件的需求等。排隊論、圖論等都是解決煉油生產離散過程中調度的主要方法[1]。
在間歇生產過程中,其生產的方式與離散過程生產存在著一定區別。間接生產過程更多是按照產品的批次進行批量生產,在整個生產過程需要根據任務進度對生產設備進行描述。由于間歇生產調度中所有的批次數目都是已經確定的,甚至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其任務的時間以及批次量等都是已知的。為此,在整個間歇生產過程中,只需要確保所有的生產調度能夠按照批次的任務排列形成最優排序即可。在煉油過程中要求生產具有連續性,既所有的加工設備可以等待,但是在煉油過程中的是生產裝置則需要連續的運行,盡可能的減少由于裝置操作問題而導致的啟停切換不斷發生。在煉油生產間歇過程中,其對于生產的連續性以及平穩性的要求非常高。
人才一直以來都是第一生產力,更是眾多生產力要素中作為重要的環節。一直以來,勞動資源都直接決定了一個企業或是一個行業的生產速度和生產質量,進行所有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要讓人力資源的配置達到最優化,首先要做的就是確保人力資源的結構質量得到改善,優化隊伍建設的質量,確保人盡其才。與此同時,也需要改變當前石油企業內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相對不合理的人力管理制度,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管理機制,無論是通過績效考核評價或者是激勵機制等,都可以做到將獎勵與約束并存,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時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需要始終堅定以人為本。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夠在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對問題進行解決,并且加以改善。與員工進行溝通,也能夠了解到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實際需要,提高領導者與員工的溝通質量,改變以往進行績效考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2]。
目前煉油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定問題,由于管理機制不合理,管理方法也相對不到位,需要利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對企業項目進度以及成本進行管理。如果管理的制度與管理要求不一致,則會出現項目工程部分資金被占用或被浪費的情況,其直接影響到一個工程的進度,需要煉油企業根據該問題進一步的檢查和分析,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效果。當前應該倡導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分配好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倡導部門與部門之間團結協作,明確團結協作意識建設的重要性,并且建立起積極的、良好的競爭意識。除此之外,要求各個部門之間樹立內部競爭意識,了解其在煉油企業生產調度過程以及資源配置過程中的重要性,提高這兩項工作的整體質量,并要重視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細節。同時,根據市場對不同型號的石油需求和石油加工流程,以及每一個階段的生產計劃等制定最科學的調度應用方案,達到營銷需求。與此同時,還需要對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確保資源配置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應建立起科學的、有效的信息資源配置體系,優化信息管理方式,有利于提升企業資源的應用價值,為企業煉油生產創造最為有利的經濟條件,達到煉油企業順利向前發展的需求[3]。
2.3.1 信息的收集
在大數據時代下,任何一個企業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保障機制,及時地利用大數據了解外部市場,與外部環境進行溝通和交流,根據市場需求逐步調整當前石油煉制生產調度以及資源配置的優化工作方向。首先要對所有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整理,整合信息的收集與分析,確保企業內部所獲得信息的規范性、準確性,并建立起各個不同部門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中心。應明確各部門在使用信息時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將各項信息作為重要的資產、資源進行有效的分析與管理。
2.3.2 加強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整體研發
當前有部分企業建設的網絡信息系統使用質量較差或者無法實現企業內部的共同應用,對此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研發和利用,提高網絡平臺的搭建水平,實現對信息的有效管理和管理質量的提升。不僅如此,也需要加強與相關科研單位交流與合作,及時獲取更多相關信息,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石油化工企業更需要做好科技信息的跟蹤與研究,既要關注內部的技術運用,也需要關注行業的整體發展動向,根據市場環境的發展需求做好生產調度工作,進一步優化信息資源的配置質量[4]。
目前,雖然我國油煉制企業生產調度以及資源配置得到了優化,但是仍舊缺乏十分有效的技術方法,需要針對其內容進一步的探討,利用不同的調度模型提高工作質量,實現調度系統以及資源優化的最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