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鵬(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6)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發展和社會生產對油氣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油氣開采企業獲得良好的發展商機。但近些年來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不斷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尤其是關于油氣開采過程中引發的嚴重人身事故頻發,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根據國家部門統計19年油氣開采中共計發生安全事故98起,平均每月發生8起,造成132人死亡、576人受傷,其中重傷了253人,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為此,石油企業要清醒地意識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和發展的勢頭。
1.1.1 員工自身因素造成的風險
(1)工作人員存在血壓過高并有多種突發性疾病的風險隱患;(2)工作人員處于情緒低迷、精神不振或脾氣暴躁、情緒亢奮的狀態,存在人身傷害風險隱患;(3)工作人員有宿醉現象并且在上崗時還未清醒,存在人身傷害、交通事故等風險隱患;
1.1.2 盜油分子帶來的風險
(1)工作人員在油氣開采的過程中,遇到正在進行的盜油犯罪活動,存在工作人員受傷和暴力對抗等風險隱患;(2)工作人員追捕現場不法分子時,因情緒亢奮而存在突發疾病等風險隱患;(3)維護原油泄漏現場存在失控造成哄搶,造成人身傷害等風險隱患;
1.1.3 油氣開采時與周圍居民出現的矛盾
(1)工作人員未注意當地村規、習慣、習俗引發矛盾發生爭執,存在人員傷害、暴力對抗等風險隱患;(2)在少數民族聚集村莊或區域,存在因言語、行為涉及其宗教信仰導致發生群體性事件等風險隱患。
據統計,在油氣開采中每年因為自身原因而死亡的人數達18人,因盜油分子而導致的死亡人數為7人,因暴力沖突而導致的死亡人數為2人。綜上所述,人員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這不僅需要相關單位在制度上努力,更需要工作人員自身警覺起來,將人身安全的工作落實到細節上、落實到日常開采過程當中。
井場和機械傷害是油氣開采中造成人員死亡最多的原因,平均每年會有75人因井場或機械所造成的傷害而死亡。當油區開采中井場和機械的安全隱患爆發時往往會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當發現井場與機械設備出現安全隱患時員工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或規避風險。
1.2.1 施工裝備方面存在的風險
(1)當現場的照明設備出現性能異常,會極易造成工作人員失足落入危險境地,所以說應當及時進行更換,防止因為視線問題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2)防護裝備出現老化、防護性能降低等情況可能會導致工作人員大量吸收有害氣體而出現昏迷現象,應當及時申請維修或更新。
1.2.2 井場存在的安全隱患
(1)油氣開采中出現泄漏、燃爆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員中毒傷亡等風險隱患;(2)油氣開采現場中設備眾多,電子線路雜亂,工作人員在油氣開采現場對中可能存在觸電等風險隱患[1]。
綜上所示,開采現場是油區員工日常工作的主要場地,機械設備是員工開展工作的必備用具,所以說對井場和機械設備實施進行完善全面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避免因對井場和機械設備的管理不到位而致使工作人員落入危險的境地。
油氣開采工作具有重復性強、工作方式較為單一、危險性強的特點,工作人員在每日的相同的開采流程中十分容易形成工作簡單、方式單一的思維定勢,進而產生麻痹大意的思想,這就極易導致其會忽視工作中的危險因素并造成各類問題事故的發生,進而對工作人員自身與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說一定要為油氣開采員工樹立牢固的安全觀念,在工作中時刻緊繃思想上安全的弦,要做到能迅速判斷風險類別并針對風險及時采取防護措施,這不僅能夠保證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重要的是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基于此,油區開采的相關管理人員要落實員工方面的安全管理與控制,比方說告誡員工在油氣開采工作中首先就是要保證自身的狀態,在上崗前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進行休整或向負責人員請假,避免因為拖延而導致自身疾病惡化,并且開采人員要在工作過程中要對周邊的風險及時的發現并予以解決。同時,油氣開采的管理人員應當對工作人員開展安全知識宣講,為其樹立安全意識,將安全工作落實到日常開采工作當中。
由于現階段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部分油氣企業過于注重生產效益,對于油氣開采過程中安全管理與控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資金投入較少,導致很多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能夠落實到位,進而造成企業在油氣開采中具有很多安全上的漏洞。
企業要在油氣開采的安全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并發揮出其作用,離不開管理人員的努力。所以說,企業應當鼓勵管理人員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管理才能,積極地學習先進地安全管理與控制措施,為企業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地安全管理與控制體系,消除企業在油氣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在管理體系健全之后,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對于違規行為要及時發現并做出相應的處罰措施,不能允許特例情況的出現。
同時,油氣開采企業要加強對采購部門的管理工作。因為油氣開采工作離不開開采設備,而采購部門是負責油氣開采項目中進行開采設備、日常用品購買的有關部門,并且科學的采購是保障開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而且有關開采設備和原材料能否得到按時供給,對項目能否按時開展具有主導作用。這就需要該部門研究如何才能為公司采購到質量保障又相對便宜的設備,采購部門首先要對售賣公司的背景進行了解,了解其從業年限、界內口碑、信譽資料、售后服務等信息,在充分了解、科學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選取一家合適的公司進行設備的采購交易。所以說在油氣企業中應當加強對設備采購部門的管理,牢固把握設備的質量與安全性,從設備層面上提高油氣開采中安全管理與控制的水平。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與企業對于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油氣的開采規模也不斷擴大,人員力量在安全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逐漸不能滿足企業安全管理的需求,所以說,油氣企業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積極引進互聯網技術來加強油氣開采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目前,很多油氣開采項目中都將大數據和互聯網應用于安全管理之中,極大的促進了安全管理的技術進步[2]。
油氣開采工作本身就較強的危險性,在此過程中每一環節都需要被重視起來,所以說油氣開采企業有必要建立一套責任到人的考核機制。對在自身所負責環節出現問題的員工依照制度進行懲罰,起到警示其余員工的作用,從而使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工作上做到恪盡職守。同時,企業內還應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針對表現良好的員工要進行一定的物質上的獎勵和表彰,從而提高員工在工作中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安全管理制度在油氣開采中得到落實。這兩種機制相互配合能夠有效推動油氣開采企業內形成安全管理的常態化機制,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從而促進企業向安全化的方向發展。
油氣開采中的安全管理離不開細致的監督。比方說,油氣開采企業會在開采工程正式展開前會對開采環節進行整體上的規劃,這其中難免不會出現一定的失誤,如果監督人員并沒有檢查出其中的錯誤,那么這些失誤很有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說,油氣開采企業一定要構建一套體系健全的監督制度,對開采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檢查并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規模較大的開采現場中,監督人員要對開采設備和周邊的環境進行嚴格的篩查,做到無死角的安全檢查,從而為企業和員工避免遭受安全事故的影響。同時,監督人員在安全管理中要注重吸收過去的經驗并進行總結,不斷改進安全管理中的各項制度,為油氣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綜上所述,如何在即得到經濟利益的同時又能消除安全隱患是每一個油氣開采企業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完善并落實安全管理不僅僅是對企業效益、聲譽的負責,更是對現場施工人員的生命負責,為國家的石油事業安全發展負責。值得欣慰的是,現階段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安全問題的嚴重性與改善的必要性,并且已經采取了改善的措施,大幅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3]。讓我們從自身做起,落實安全制度,對每一個開采員工以及他們的家庭幸福負責,為油氣開采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