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濤 陳海斌 趙鵬波 汪義坤 王緯東(西安瑞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7)
2-苯基-1,10-菲咯啉-4-醇及其衍生物是一類重要的二齒氮配體,它的母體結構是由三個六元環組成的共軛芳香環體系,在結構中存在電子密度較高的氮原子位于菲咯啉的1,10位,使其可以和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五元配合物[1-5]。這些配合物在超分子化合物、光電材料、傳感器、催化劑、生物醫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6-10]。
2-苯基-1,10-菲咯啉-4-醇及其衍生物的母核是1,10-菲咯啉,并且其在2,9位、4,7位、5,6位都是對稱的,對這些位置進行不同的修飾,可以合成對稱的或者非對稱的1,10-菲咯啉衍生物,這些結構修飾對其物理化學性能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1],因此1,10-菲咯啉及其衍生物結構設計與合成一直都是有機合成中的研究熱點,菲咯啉母核的合成方法有:(1)以鄰硝基甲苯苯胺為原料,與烯酮、α-鹵代酮或者烯醛進行Skaup反應合成制得1,10-菲咯啉及其衍生物,反應步驟多[11]。(2)以鄰苯二胺為原料與烯酮、烯醛、或α-鹵代酮等經一步Skaup反應合成得到產物,反應條件苛刻,反應過程中常采用劇毒的砷酸作為氧化劑,收率低,其合成方法還需進一步的改進優化。文章設計以8-氨基喹啉和苯甲酰乙酸乙酯為原料,在對甲苯磺酸作用下進行催化縮合,以二苯醚為溶劑進行高溫閉環反應,采用“一鍋法”高效合成了2-苯基-1,10-菲咯啉-4-醇(見式1)。

R-201型旋轉蒸發儀,恒溫水油浴鍋,GC-14C型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LC-20ATVP型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GC-2010型質譜儀(日本島津),LC-20ATVP型液相-質譜聯用儀(日本島津)。核磁共振氫譜采用Agilent1100-400MHz型核磁共振儀測定,CDCl3, DMSO-d6為溶劑,TMS為內標。元素分析由Elementar Vario EL測定。所用的藥品均為市售工業級原料。
8-氨基喹啉,山東益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工業級;苯甲酰乙酸乙酯,臺州保隆化工有限公司,工業級;對甲苯磺酸,蘇州市興業化工有限公司,工業級;二苯醚,江蘇中能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級;甲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級。
在氬氣保護下,向裝有機械攪拌的100mL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酰乙酸乙酯(25.0mL,138.8mmol)、8-氨基喹啉(13.00g,69.4mmol)、對甲苯磺酸(0.19g,1.11mmol),攪拌升溫至100℃,保溫反應24h。攪拌下自然降溫至50~60℃,后加入甲苯30mL后在減壓條件下濃縮,重復此操作3次,共用甲苯90mL,然后降溫至50~60℃向體系中加入二苯醚90mL,保溫攪拌30min至體系溶解清亮,再緩慢升溫至190~200℃反應1h后,停止反應,經后處理濃縮,甲苯溶解萃取,水洗,再濃縮,重結晶得到棕色固體目標產品。1H NMR (CDCl3, 400mHz)δ: 8.96 (dd, J =4.4,1.6 Hz, 1H), 8.44 (m, J = 9.2 Hz, 1H), 8.32 (dd, J = 8.4,1.6 Hz,1H), 7.86~7.88 (m, 2H), 7.71 (d, J = 9.2 Hz, 1H), 7.67(dd, J =8.4,4.4 Hz, 1H),7.61~7.65 (m, 3H),6.99 (s, 1H); Anal. calcd for C8H12N2O2: C, 79.39; H, 4.44; N, 10.29; O, 5.88
為提高目標產物的轉化率和收率,我們通過以下條件實驗,尋找影響轉化率和收率的主要影響因素。
2.1.1 關環反應溫度對轉化率和收率的影響
在反應料比為8-氨基喹啉/苯甲酰乙酸乙酯/對甲苯磺酸=1.0/1.0/0.008的條件下,不同的關環反應溫度的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溫度對收率的影響
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反應溫度為150℃時產物轉化率較低,反應溫度為200℃和260℃時,產物轉化率相對較高,從反應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考慮,本反應在200℃反應結果最好。
2.1.2 催化劑對甲苯磺酸的用量對轉化率和收率的影響
在反應料比為8-氨基喹啉:苯甲酰乙酸乙酯=1mol:1mol條件下,關環反應溫度為200℃,調整催化劑對甲苯磺酸的用量,驗證不同的對甲苯磺酸用量(0.008mol/0.016mol/0.032mol)對反應轉化率和收率的影響:
在催化劑對甲苯磺酸用量為0.008mol時,反應的轉化率為51.49%;對甲苯磺酸用量為0.016mol時,反應的轉化率為64.12%;對甲苯磺酸用量為0.032mol時,反應的轉化率為65.72%。從實驗結果得出,增加對甲苯磺酸的用量,有利于產物的轉化率和收率較高,催化劑對甲苯磺酸的用量以0.016mol為最佳用量。
2.1.3 苯甲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對轉化率和收率的影響
在催化劑對甲苯磺酸用量為8-氨基喹啉/對甲苯磺酸=1.0/0.016,關環反應溫度為200℃的條件下,不同的苯甲酰乙酸乙酯用量的實驗結果見表2。

表2 8-氨基喹啉和苯甲酰乙酸乙酯料比對收率的影響
增加苯甲酰乙酸乙酯的用量,產物的轉化率有明顯的提升。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8-氨基喹啉/苯甲酰乙酸乙酯=1.0/2.0的料比為最優的反應條件,在該料比下產物的轉化率和收率均較高,再增加苯甲酰乙酸乙酯的對產物的收率增加不明顯。
2.1.4 反應溶劑對轉化率和收率的影響
在料比確認的條件下,我們還嘗試的不同的反應溶劑對該產物轉化率的影響,分別嘗試的二甲苯,苯甲醚和二苯醚進行對照實驗,在二甲苯的反應體系下,反應的轉化率為6.3%,基本未反應;在苯甲醚的反應體系下,反應的轉化率為38.5%,反應轉化率較低;因此,該反應選擇二苯醚為溶劑進行反應,反應的轉化率最高。
通過以上條件實驗的驗證,該反應影響轉化率的主要因素為8-氨基喹啉和苯甲酰乙酸乙酯的料比,我們確定了合成2-苯基-1,10-菲咯啉-4-醇的最佳反應條件。8-氨基喹啉:苯甲酰乙酸乙酯:對甲苯磺酸=1mol:2mol:0.016mol,反應溶劑為二苯醚,反應溫度為200~210℃,“一鍋法”直接合成目標產物。為該產物的放大生產提供了有效的數據依據。
文章以8-氨基喹啉和苯甲酰乙酸乙酯為原料,設計了“一鍋法”反應合成目標產物,并對其反應溫度,催化劑,物料料比和反應溶劑等關鍵因素進行了優化研究,確認了本反應的最佳的反應條件,使合成的目標產物的轉化率可達到85%以上,收率可達67.4%。該合成路線的反應操作過程簡單,安全,可操作性強,可進行產業化生產,為氮配體的衍生提供了新的方向,為該產品的產業化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