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鐘平成 翻譯:李天一 美編:安宏宇
參考價格:約7200元(僅機身)
這臺中端無反相機功能豐富,同時操控設計也非常合理,自動對焦速度效率極高。
www.panasonic.com.cn

產品參數
影像傳感器__2030萬像素規格Live MOS M4/3傳感器
圖像處理器__Venus
對焦系統__DFD對比度對焦系統
視頻能力__UHD規格4K(24p,25p,30p)
取景器__OLED電子取景器,100%視野覆蓋率,236萬畫點
儲存介質__SD(兼容UHS-I)
LCD屏幕__3英寸210萬畫點翻轉觸摸屏
最高連拍速度__9fps,6fps(連續對焦)
無線連接能力__Wi-Fi,藍牙
尺寸__149x110x97mm(單機身)
重量__ 1016g(單機身,包含電池和儲存卡)
松下G95(歐洲市場名為G90)旨在滿足攝影師/攝像師的綜合需求。這臺相機的能力在這兩個領域都算不上頂級的,但是它依舊能夠滿足絕大部分拍攝需求。G90/ G95是松下G80/ G85的接替型號,這款單反造型的中階無反相機旨在吸引從入門級單反/ 無反升級過來的用戶,它在功能上更為豐富,符合潮流的4K視頻能力也是同級對手中的佼佼者。
其他的升級之處包括全新的M4/3規格2030萬像素傳感器,相比G85使用的M4/3規格“傳統”1600萬像素傳感器進步了不少,但是依舊落后于市場上主流APS-C機型的2400萬像素(比如佳能EOS M50,索尼Alpha 6400以及富士X-T30)。除了傳感器尺寸上的差異(M4/3傳感器的尺寸大約是APS-C尺寸的一半),G95在其他配置方面可是毫不含糊:可與鏡頭防抖系統配合的機身防抖系統;4K視頻拍攝能力,可選裝松下的專業級V-Log模式(擁有12擋動態范圍,后期調色空間更大);全新的實時視圖功能等也能夠更好地幫助拍攝者捕捉珍貴的畫面。
做工 & 操控和松下旁軸造型的GX85以及GX9不同,G95在造型上采用了更傳統的類單反造型。電子取景器的光軸與鏡頭的光軸處在同一條直線上,相比G85外觀變動不大,造型上則更接近于旗艦機Lumix G9。


盡管分辨率只有2000萬像素,G95在成像銳度上并不熟2400萬像素的APS-C幅面相機

G95的自動白平衡系統能夠在光線條件下還原自然地色彩表現
雖然機身尺寸與小型單反接近,但是G95更小的傳感器尺寸保證了更小尺寸的鏡頭。套機中附帶的松下12-60mm鏡頭等效焦距達到了24-120mm,但是相比等效同規格的鏡頭更輕更小。
機身雖然輕巧,但是做工依然優秀,鋁合金材質的機身擁有多處防水密封點。松下宣稱這臺相機重新設計后的機身能夠保證舒適而高效的單手操控效率。在我們的實際測試中,這臺相機重量不輕,但是手柄非常“趁手”,與G85的電池手柄也是通用的。
G95使用了一塊分辨率為236萬畫點的電器取景器,相比Lumix S全畫幅系列無反略低,但是依舊使用OLED科技,保證了高質量的取景體驗,0.74倍的放大倍率和100%的視野覆蓋率也能夠讓拍攝者更專注于拍攝的內容。G95不同尋常地采用了OLED材質的機背屏幕,全角度的翻轉機構保證了多樣的取景角度,同時用戶也可以將屏幕蓋起來,起到保護作用——翻轉機構看起來非常結實,不會讓用戶擔心使用中的強度問題。
G95擁有非常簡潔高效的菜單布局,我們在實際測試中發現很容易就能找到想要的選項。
相比前作,G95上值得注意的一點改變就是機頂快門附近新增的三個按鈕——專有的白平衡、ISO以及曝光補償按鈕——這三個按鈕的表面材質也不相同,即使是在盲操時也能夠輕易分辨出來。
競品機型


G95對細節的還原能力非常優秀

Lumix 12-60mm套機鏡頭在整個焦段范圍內都有上佳的銳度表現
G95擁有獨立的前后撥輪,同時后撥輪上可按下,可以設置為白平衡或者ISO調整。機背右下角還有一個速控撥輪。這臺相機在操控布局上有很多的考量,同時也進行高自定義化:機身上共有11個不同的可自定義功能按鈕/ 撥輪。做工上看,G95機身上的按鈕和撥輪都非常緊實,使用起來的力道反饋速度也很快,而且按下的聲音很小,想必這是為了適應視頻用戶的要求。總體來講,這臺相機檔次很高,用起來也十分方便。
性能表現
在各大廠商都開始使用混合式相位對焦系統時,松下依舊在堅持自家的DFD對比度自動對焦系統。在大多數時候,這套對焦系統都能夠精準而迅速地完成對焦。無論是在實驗室環境還是實拍,G95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配合12-60mm f/3.5-5.6套機鏡頭拍攝,這臺相機能夠達到非常高的成像水準。G95的色彩還原能力非常優秀,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能夠呈現鮮艷同時非常自然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