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好
(湖南高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永州 425000)
G207雙牌尚仁里至道縣縣城公路工程路基擋土墻包含兩種類型,即混凝土結構與漿砌結構,整個路段K19+250~K19+350段采用混凝土結構擋土墻,總長102.6 m;K19+456.96~K19+517段采用混凝土結構擋土墻,總長61.18 m;K19+910~K19+970段采用漿砌結構擋土墻,總長59.56 m;K20+550~K20+618.5段,采用漿砌結構擋土墻,總長68.05 m;K21+072~K21+080段,采用漿砌結構擋土墻,總長4.94 m;K21+080~K21+150段,采用混凝土結構擋土墻,總長69.11 m;K21+961~K22+047段,采用混凝土結構擋土墻,總長87.05 m;K22+261~K22+373段,采用混凝土結構擋土墻,總長111.81 m;K22+475.5~K22+510段,采用漿砌結構擋土墻,總長33.86 m;K22+963.5~K23+040段,采用漿砌結構擋土墻,總長76.39 m;K23+147.35~K23+180段,采用漿砌結構擋土墻,總長37.26 m。
利用全站儀以設計圖紙為依據(jù)準確測出擋土墻具體中軸線,同時設置控制點,在現(xiàn)場使用鋼尺確定基礎邊線,并按照要求使用水準儀對各點位對應的高程進行測量,以確定具體的開挖深度,經(jīng)測量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上報至監(jiān)理工程師,由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審核,認可后方可開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對于基坑深度在2 m以上的地段,在開挖施工中為保證施工安全,應先按照1∶1的坡比設置坑壁坡度,然后在基坑的周圍設置木樁,支設擋土板,以免基坑周圍發(fā)生坍塌。此外,在基坑開挖時,應避免雨水不斷下滲和流入到基坑中,對此需要在基礎以外開挖臨時積水坑與排水溝,并結合實際情況配備潛水泵,使積水立即排出,確保基礎開挖始終在無水的條件下進行。將基坑開挖到設計要求的標高,且基坑的幾何尺寸達到圖紙的要求后,立即通知監(jiān)理與試驗室,利用動力觸探儀進行承載力試驗,以確定基底土層承載力能否達到設計要求,若無法達到要求,應立即和監(jiān)理方協(xié)商,制定合理可行的處理方案,直到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1)砌筑開始前,先對片石進行檢查,去除風化石和雜質。砂在使用前必須經(jīng)過嚴格試驗,未經(jīng)檢驗和檢驗結果不合格的都不允許使用。砂漿需使用專門的攪拌機進行拌和。對于砂漿的用水量,需借助自動計量裝置進行控制。
(2)砌筑開始前,還要對各部位的尺寸進行復核,并由測量專業(yè)人員在基礎頂部設置控制樁,為基礎砌筑過程中的頂部標高控制提供參考依據(jù)。
(3)基礎的砌筑施工可以將具體砌筑厚度為依據(jù)分成多層進行砌筑,具體的分層厚度以30~35 cm為準控制,分層可不予找平,確保基礎上下形成整體。
(4)在實際的砌筑過程中可使用瓦刀對縫隙進行填塞,使其達到密實,不可存在空洞與砂漿不飽滿。
(5)在各個段落進行基礎施工時,應先按照圖紙要求準確確定沉降縫具體位置,并對其進行固定,在砌筑到這一部位后,使用泡沫板進行分隔。
(1)待基礎的砌筑施工完成且質量合格后,方可開始墻身砌筑施工。在墻身砌筑施工開始前,應先對基礎表面進行清理與沖洗。
(2)為了使墻身所在位置與斷面尺寸均準確無誤,在底面完整放樣后,使用木板加工制作樣板,并將其固定于沉降縫處,并在端點的轉角處通過掛線對墻身砌筑施工進行嚴格控制。施工中,應經(jīng)常檢查樣板所在位置與外側坡度,若存在較大偏差,應及時進行糾正。
(3)在砌筑第一層墻身的過程中,應先進行坐漿。分段與分層砌筑過程中,分段的位置應選在沉降縫處,相鄰兩端之間的高差應控制在2 m以內。
(4)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孔徑5~10 cm左右,間距2~3 m,按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向外坡度為5%,最后一排泄水孔應高出地面不小于2 m,泄水孔應保持直通無阻。
(5)在每個砌筑層上都要先對外圈進行砌筑,然后不斷向內側砌筑,同時對各個部位進行搗固,使其達到密實,避免產(chǎn)生空洞與砂漿不飽滿。
(6)在墻身高度相對較大的部位,砌筑需要使用腳手架進行,為保證作業(yè)安全,砌筑施工中不得在完成砌筑的墻體對石塊進行敲擊、滾動與翻轉,以免產(chǎn)生太大的振動導致下層施工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將墻身砌筑至2 m高后,需要在墻身的內側進行回填,用于降低垂直方向的高度,提高施工安全性,墻背填料應分層夯實,并應符合路基壓實度的規(guī)定。
測量專業(yè)人員應以現(xiàn)有控制點為依據(jù)準確測量并放出開挖軸線和高程控制點,以此在開挖施工中實現(xiàn)對基底實際標高的有效控制。將基坑開挖好以后,由測量人員對基礎四個角點進行準確測放,同時將測量標高標記好,準備模板支護施工。
(1)經(jīng)準確的測量放線確定具體開挖位置后,即可開始基坑開挖施工。
(2)由于基礎分成多個臺階,所以在開挖時也應分成三次進行。開挖時,應按照先深后淺的原則進行,以利于基坑排水。具體的開挖深度以現(xiàn)場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確定,開挖到設計要求的標高后進行試驗檢測,確定地基承載力能否達到要求。
(3)在基坑開挖施工中,具體的開挖輪廓線需要比基坑實際尺寸略大,預留0.5~1.0 m的寬度,具體的坡度大小則根據(jù)現(xiàn)場地質條件來確定。
模板以鋼模為主,模板之間的對銷螺栓應達到緊固,在模板外側設置鋼管作為支撐,在內側使用鐵線將其拉緊,以此使模板保持穩(wěn)定和垂直。模板上的接縫大多都處在垂直平面,其平整度應達到5 mm,采用雙面膠進行粘貼,避免接縫處產(chǎn)生漏漿。將模板安裝好以后,根據(jù)規(guī)范的要求均勻涂抹一層脫模劑。將模板安裝好后,應立即對其具體平面位置、頂部實際標高等進行認真檢查,確認能否達到要求,由監(jiān)理人員確認合格后,方可開始澆筑施工。
(1)對于混凝土結構擋土墻,其基礎與墻身都采用強度等級為C25的混凝土,施工用混凝土均在指定攪拌站中進行生產(chǎn)制備。制備好的混凝土使用罐車進行運輸,并采用溜槽入模,其底部和混凝土液面之間的距離應控制2 m以內。澆筑按照從中間到兩側的順序分層進行,并在澆筑的同時進行插入振搗,每次澆筑的厚度不能超過50 cm,在前一層混凝土達到初凝之前完成對下一層的澆筑。
(2)混凝土的振搗應安排專人進行,對振搗的時間進行嚴格控制,防止過振與漏振。在實際的振搗過程中,插入點的布置應達到均勻,并逐點移動,嚴格按照既定的順序進行。對表層進行振搗時,需將振搗棒插入到下層30 cm,保證澆筑質量。另外,在澆筑施工中應制作試塊用于強度檢測。
(3)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孔徑50~100 mm左右,間距2~3 m,按梅花形布置。最下一排泄水孔應高出地面3 m,下排泄水孔周圍底部應鋪設0.3~0.5 m厚的粘土隔水層并夯實,以防止臺后水滲入基礎,泄水孔向外坡度為5%,泄水孔應保持直通無阻。
(4)混凝土澆筑施工應一次性完成,保證連續(xù)性,若由于停電等原因導致澆筑施工中斷,應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按照施工縫進行處理。
(1)混凝土強度達到85%后進行拆模,同時采用草袋覆蓋曬水養(yǎng)生。
綜上所述,擋土墻是很多公路工程路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直接決定能否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效果。目前,該公路工程路基擋土墻施工順利完成,且經(jīng)檢驗確認其質量合格,所用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值得類似工程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