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將強夯法地基處理應用于處于溶濁裂隙發育區的地方,其主要目的體現在這幾個方面:(1)根據動力固結原理,將重錘夯擊產生沖擊波與動應力,使灰巖以上土層的力學性能予以改變,以此使土的均勻性與強度得以提升,使土的壓縮性得以降低,以此使不均勻沉降問題大大降低;(2)土的密實性的提高,使粘土形成隔水層,使地下水滲入路基有所阻礙,防止其進入到下層溶洞,以此達到溶洞進一步發育的有效控制;可將重錘夯擊應用于淺層洞穴中,目的是為了達到洞穴頂板的擊穿或溶洞頂板土層的加固,使坍塌隱患予以消除;(3)使加固后的巖體與其上土層形成良好的硬殼層,使公路工程荷載需求得以滿足。
該方法在路基填土高度低于2 m的矮路堤中應用比較適宜,需要將挖除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為60~80 cm,然后將天然砂礫、風化砂等作為替換材料,每一層填料的厚度應在30 cm以內,完成每一層材料的填換之后,需要進行碾壓操作,目的是為了使路基基地承載力得以提升,達到理想的地基處理效果。
在路基填土高度高于2 m以上的路堤中比較適合采用直接填筑墊層法,首先需要清除原地面上的草皮表土,大致整平基地之后,按照全幅分層填筑天然砂礫、風化砂,厚度為60~80 cm。對于有的比較厚的軟土層,且路基填土地段比較高,可將反壓護坡道的方法應用于實際中,并加寬2~3 m進行填筑,在這個過程中應將填筑加載速度進行控制,將固結工作完成,達到穩定的效果。
有的水庫、水塘無法排水,可以在路中心向兩側拋擠滾填塊石、天然砂礫,填出水面之后,將進行分層水平填筑操作,并將壓實工作做好。在這個過程中應對填料質量、填筑的位置進行控制,同時,還需要力爭枯水期施工,將自然沉降時間進行爭取;另外,還需要將超載預壓、反壓護道配合使用,并觀測沉降量。
在公路路基加固處理中采用注漿法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是通過借助氣壓的力量,在公路路基中通過注漿管進行注漿,擠出路基中的水分。凝固的漿液會與公路原有的土質結合成一個整體,其有著較強的穩定性,能有效的處理公路的軟弱問題。在實際應用中,施工人員應掌握壓力注漿技術的使用方法,灌注材料主要為水泥,添加劑為水玻璃,將水泥、水、水玻璃按照1∶1∶0.03的比例進行配置,施工人員在灌漿之前,需要處理好路基注漿孔鉆孔工作,隨后展開注漿操作,可實施分段注漿的方法,由此提高路基的承載能力,改善公路路基的穩定性。
振沖碎石樁加固法有著操作簡便的優點,且取得的效果比較理想。當前加固樁基法在公路工程路基中得到廣泛應用,且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施工人員在應用該方法時,應結合實際施工情況,科學的設置振沖厚度、碎石樁排列方式,以此使施工的均勻性得到提升。另外,生石灰樁加固法也屬于加固樁基法,是采用生石灰與水相遇后導致熟石灰的化學反應,來達到路基加固的目的,其能有效的吸收路基過多的水分,且不會輕易的溶解。
排水工作是公路施工養護的重要部分,很多路面塌陷的問題都是因為沒有做好排水工作所致,所以,要想將路基防護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應科學的構建排水系統。在路基工程施工中,為了防止意外問題的發生,施工人員應將路基防水工作落實到位。在構建公路路基排水系統時,應結合自然條件、市政排水系統,順利的排出積水,使路基的質量安全得到保障。
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將會損壞原有道路路基,因此,在公路路基加固時應將防護策略應用到實際中。支擋防護、沖刷防護、坡面防護是路基防護的主要措施,其中擋土墻防護措施在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好,應當了解施工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使地表水流沖刷得以減少,為了使地基的防護效果得到提高,可將錨桿掛網方式應用于實際中,以此使施工帶來的環境問題有所減少。
總而言之,在公路施工中極易出現不良路段路基,其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以此使路基質量及穩定性得到提升。在實際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強夯處理、填換處理等,以此保障公路施工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