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余恩其,俞朱敏,錢霽翀(寧波中盛產品檢測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所謂雙酚A,也被稱為BPA,主要用于生產防碎塑料,目前正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礦泉水瓶、食品包裝以及醫療器械等,每年,全世界生產2 700萬噸含有BPA的塑料,可以說,BPA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工業化合物之一,是人們能夠經常接觸到的物質。但是,BPA具有毒性,其毒性大小與其含量具有直接關系,過量的BPA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例如內分泌失調,尤其是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具有重要威脅。除此之外,根據當前研究現狀來看,癌癥和新陳代謝紊亂導致的肥胖也被認為與其有關[1]。在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高,作為與食品直接接觸的材料,對其進行雙酚A含量的檢測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夠合理、準確控制雙酚A含量。
2.1.1 儀器與試劑
儀器與色譜條件:準備超聲波清洗機(SB25-12D型)、WPS 3000 TBSL自動進樣器、高效液相色譜(Thermo Fisher Ultimate 3000型)、電子天平(AL 104型)、ISO 3100等度泵、Coulochem Ⅲ電化學檢測器(含有6011串聯雙電極檢測池)、pH計(PE-50型)、超純水儀(Elix型)、真空泵(AP-PP25型),工作站為Chromeleon 6.8。其中,色譜條件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譜柱(2.1 mm×100 mm,3.5 μm),柱溫為35℃;自動進樣器溫度設置在4 ℃;流動相為50 mmol·L-1檸檬酸緩沖溶液-甲醇(45+55)混合液,其中,檸檬酸緩沖溶液酸堿值為6.0,進樣量5 μL,流量
0.25 mL·min-1;Coulochem Ⅲ電化學檢測器,ECD1和ECD2檢測池電壓分別為400 mV和575 mV。
試劑:準備純度在99.8%以上的BPA標準品,選擇超純水作為試驗用水,最后準備檸檬酸鈉、甲醇和檸檬酸,3個試劑均為分析純。在溶液制備方面,主要是對BPA標準品進行稱取,再使用甲醇對其進行溶解、定容,均勻后配制成2.000 g·L-1標準儲備溶液,對其進行妥善保存,一般情況下放置在-20℃的冰箱內即可。使用時用流動相將標準儲備溶液稀釋即可,按照實驗需求將其配制成不同質量濃度的實驗溶液。
2.1.2 實驗方法
研究對象主要選擇餅干袋、牛奶盒、糖果包裝紙、牛肉袋和可樂瓶這5種食品的包裝材料,剪碎處理研究材料,稱取2.000 0 g樣品放置于250 mL玻璃瓶中,之后加入50 mL甲醇,以超聲的方式提取1 h。最后,使用實驗用水對其進行稀釋,直至100 mL,開展過濾作業,使用0.22 μm濾膜即可,最后按照上述工作條件對其測定。
2.2.1 超聲條件、流動相條件和檢測電壓的選擇
由于不同超聲條件會對BPA的提取率造成影響,為此,在40 kHz、溫度為室溫的常用超聲萃取條件下,分別在超聲時間10 min、20 min、40 min、60 min、90 min參數下對同一份食品包裝材料進行有關BPA提取率的影響實驗。從實驗結果來看,40 min和60 min是BPA提取率的分界線,當超聲時間在40 min以內時,BPA提取存在不完全的情況;當提取時間在60 min以上時,提取率穩定。因此,在開展該實驗時,將超聲時間定為60 min。
在確定流動相條件時,主要分為兩方面,分別是流動相酸度和流動相比例。對于流動相酸度,由于電化學檢測器不同于其他檢測儀器,使用時流動相需要具有緩沖鹽。通過調節流動相酸度,能夠調節結構中具有酸堿基團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在本次實驗中,主要使用的流動相為50 mmol·L-1檸檬酸緩沖液-甲醇(1+1)混合液,當其酸堿值在6.0以下時,通過增加算價值能夠將BPS的保留時間略微縮短;當酸堿值在6.0以上或正好為6.0時,BPA的保留時間受酸堿值變化的影響不大,為此本次實驗選擇酸堿值為6.0的流動相。在流動相比例方面,所選擇的試劑為上文確定的50 mmol·L-1檸檬酸鹽緩沖液(pH6.0)和甲醇。由于甲醇會影響BPA的保存時間,當甲醇占流動相的體積分數從50%上升至55%時,BPA保存時間縮短,但雜質不會對BPA的分離造成干擾。因此,在該實驗中,選擇55%的甲醇,甲醇與檸檬酸鹽緩沖液之間的比例為55∶45,即流動相的選擇為甲醇-50 mmol·L-1檸檬酸鹽緩沖液(55+45)混合液。
在選擇實驗電壓時,為保證BPA的測定效果,基于優化流動相條件將檢測池電壓從0 mV升高到750 mV逐步增大,使用同一份樣品并重復進樣,得到峰面積的變化,掌握其與電壓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檢測池電壓在400 mV以下時,BPA幾乎沒有氧化現象;當檢驗池電壓逐漸升高且升至550 mV時,BPA氧化完全。為此,在該實驗中,將ECD1和ECD2的檢測電壓分別設置為400 mV和575 mV,前者主要作用于氧化樣品中的部分干擾組分,對噪聲進行有效降低;后者則應用于BPA的測定方面。
2.2.2 樣品穩定性
由于BPA能夠在直流氧化模式下測定,這意味著BPA具有較強還原性,那么在自然條件下,BPA也可能發生氧化現象[2]。因此,為判斷樣品穩定性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使用同一份樣品(樣品提取液加標)在進樣器溫度為4 ℃的條件下重復進樣,發現在一天內,BPA峰面積并未發生劇烈變化,基本保持穩定,相對標準偏差在2%以下,這意味著4 ℃的進樣器溫度下,BPA具有良好穩定性。
2.2.3 標準曲線和檢出限
以逐級稀釋的方法使用流動相對BPA標準儲備溶液進行稀釋,得到的質量濃度分別為0.2 μg·L-1、1.0 μg·L-1、2.0 μg·L-1、4.0 μg·L-1、10.0 μg·L-1、20.0 μg·L-1,形成標準溶液系列。之后,對各個質量濃度水平的標準溶液平行進樣3次,以測定的峰面積作為縱坐標,以BPA質量濃度作為橫坐標,得到標準曲線。之后,根據標準曲線得到線性關系范圍,在該實驗中發現,質量濃度在0~20.0 μg·L-1范圍內的BPA與峰面積呈線性關系,在該情況下,BPA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0.2751x-0.0038,相關系數為0.996。最后,使用3倍信噪比計算方法對檢出限求值,本次實驗下檢出限(3S/N)為3.3 μg·kg-1。
2.2.4 精密度和回收實驗
開展BPA回收實驗,3個添加水平分別為22.8 μg·kg-1、57.1 μg·kg-1、114.2 μg·kg-1,對每個添加水平開展平行測定,次數為5次,根據實驗結果對回收率和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RSD)進行計算。實驗結果和計算結果為:加標量為22.8 μg·kg-1條件下,回收量為21.8 μg·kg-1,回收率為95.6%,相對標準偏差(RSD)為5.3%;加標量為57.1 μg·kg-1條件下,回收量為55.7 μg·kg-1,回收率為97.5%,相對標準偏差(RSD)為4.6%;加標量為114.2 μg·kg-1條件下,回收量為112.1 μg·kg-1,回收率為98.2%,相對標準偏差(RSD)為2.1%。由此可確定BPA加標回收率在95.6%~98.2%之間,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在2.1%~5.3%范圍內,說明檢測方法可靠、準確。
2.2.5 樣品分析
按照實驗方法分別對餅干袋、牛奶盒、糖果包裝紙、牛肉袋和可樂瓶這五種食品的包裝材料進行分析,再與檢出限相比。最后發現,牛奶盒、糖果包裝紙和可樂瓶的BPA含量小于檢出限,餅干袋和牛肉帶含有BPA,且其質量分數分別為45.6 μg·kg-1和897.2 μg·kg-1。
2.2.6 與其他方法比較
為判斷HPLC的精準可靠性,文章分別將其與在線柱切換高效液相色譜-同位素稀釋串聯質譜法、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極桿質譜法、分散微固相萃取法、氣相色譜-質譜法、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相比較。對比結果為:在線柱切換高效液相色譜-同位素稀釋串聯質譜法在對尿液進行測定時,檢出限為0.10 μg·L-1;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極桿質譜法在對血清進行測定時,檢出限為0.05 μg·L-1;分散微固相萃取法在對牛奶進行檢測時,其檢出限為3.05 μg·L-1;在對食品包裝材料進行檢測時,檢出限為0.30 μg·L-1;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在對罐頭進行檢測時,其檢出限為34 μg·L-1;文章方法在對食品包裝材料進行檢測時,檢出限為0.07 μg·L-1。由此可見,文章方法能夠有效檢測食品基礎材料中的雙酚A含量,靈敏度與串聯質譜法相近,且高于熒光和紫外檢測器,能夠很好的滿足食品接觸材料中BPA的測定要求。
使用50 mL甲醇超聲提取樣品(2.000 0 g)1 h后,提取液用水稀釋至100 mL,經0.22 μm濾膜過濾后進行色譜分離。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為固定相,流動相為50 mmol·L-1檸檬酸緩沖液(pH6.0)-甲醇(45+55)混合液,檢測池電壓為ECD1和ECD2分別為400 mV和575 mV,在該條件下,樣品雙酚A的質量濃度在0.2~20.0 μg·L-1之間時,與其峰面積呈線性關系,檢出限(3S/N)為3.3 μg·kg-1。之后開展回收試驗,即按標準加入法在3個濃度水平上進行,回收率在95.6%~98.2%之間,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n=5)在2.1%~5.3%之間。由此可見,HPLC方法對食品接觸材料中的雙酚A含量測定不僅具有樣品處理簡單、回收率高以及精密度好的優勢,而且整體試劑用量較少,與其他檢測方法不同,減少化學試劑的使用量,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是當前檢測食品接觸材料中雙酚A含量的高效方案[3]。
綜上所述,HPLC對食品接觸材料中雙酚A的檢測效果十分理想。因此,為保證人們食品健康安全,應不斷研究HPLC檢測方法,以此為基礎不斷對其優化,提高其檢測質量,避免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而滿足人們食品食用需求的同時,通過避免使用大量化學試劑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