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雄(上海守安吳順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 200540)
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不但關系著企業本身的穩定發展,還對員工的個人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探索其現存問題并制定與實施對應的解決策略必不可少。在2019年全國范圍內的化工事故高達177起,事故累計死亡人數達到224人,重大事故更是有13起。化工事故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不規范操作、中毒、爆炸等多個方面,其對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周邊民眾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甚至構成對社會和環境的災害性事件,影響惡劣。這要求化工企業遵循《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十條規定》等文件要求,及時查漏補缺以完善本身的安全體系,保障各方面安全的同時,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通過加強化工安全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保障生產工作的穩步進行。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
安全管理是企業進行穩步生產的前提以及基礎,因此需化工企業給予安全管理足夠的重視,在注重產量以及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貼合時代發展潮流以及社會發展趨勢,相應國家號召以落實環保理念,降低自身生產過程對于自然環境的污染,在安全管理以及經濟效益得以保障的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社會效益。
提升企業現階段的安全管理,可使得化工企業能夠進行持續的生產,進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得企業能夠在環保理念的指導下完成綠色生產,并對其中的污水殘留物處理等工作給予更多重視,積極地完成生產模式的轉型,讓企業能夠在未來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1]。
化工安全管理現存問題可從多個方面進行論述,在此不能完全涵蓋,從以下三項較為突出的問題進行舉例分析。
化工產業在我國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很多企業已經有著不小的規模,在南方地區化工企業較多,而化工小企業占據行業的九成左右。很多小型化工企業管理層以及一線員工安全管理意識薄弱,且生產設備老舊、生產工藝落后、安全設施不全,這給企業生產帶來較多風險的同時,嚴重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一些化工企業只注重產量,對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完善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即便一些企業制定了管理制度,也大多是照搬大型企業的管理制度,這使得制度中的很多條例與措施不符合企業的安全發展需求,進而導致很多隱患的存在。
在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很多一線員工沒有經受專業系統化的培訓以及對應的工作經驗,其在工作過程中完全靠人引領,對化工生產中的很多危險操作與危險點不了解,這更提升了危險發生的概率。即便存在一些有著中專學歷的操作員,其對專業技術與專業知識的了解亦處于一知半解狀態,難以通過科學、正確的流程操作來保障化工生產的穩步推進。其次,很多化工企業中一旦投入生產,很難再分配時間以進行培訓。且很多企業沒有完善的培訓系統,即便培訓但缺乏足夠的重視,一些員工心態不端正,亦難以取得應有的培訓效果。U最后,一些員工在化工生產工作中存在觀察不全面、記錄隨意、工作不認真的問題,這也為化工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在一些化工企業內部存在著輪崗制度,基礎崗位上工作人員經常輪換,使得整體工作人員的操作能力提升困難,導致安全事故不斷發生。
化工安全管理是一項持久、長期的工作,需企業在安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制度等方面投入較多的資源資金。但是當前大部分的化工企業工作中心仍是生產,在安全管理方面沒有足夠的資源資金投入,一些相關設備已經使用多年亟需更新,其生產出的產品已經也已逐漸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使得化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落后于其他企業,這在帶來較多安全問題的同時,影響了企業的未來發展[2]。
安全管理人員是安全管理的直接實施者以及監督者,其直接關系著相關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因此應從安全管理人員入手來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識。
(1)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完善企業的安全管理理念,定期分批次組織安全管理人員觀看化工安全視頻,視頻內容主要包括近些年安全事故分析視頻、安全生產技術介紹視頻等,讓管理人員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夠切實將安全理念帶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2)培訓。需對化工生產以及管理的員工展開定期培訓。對一線生產操作員工的培訓內容主要是完善的操作技能、安全施工方式、意外狀況下的應對方式等,使其實現安全生產的同時,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對一些在日常生產中出現較多、影響較大、波及范圍較廣的安全事故科開展演練活動,讓一線員工能夠在活動中處理事故的過程中掌握對應的安全技能,使其在實際生產面對相應事故問題時不至于手忙腳亂,對化工安全管理有著積極的意義。而對管理層,需提升其管理的規范性,讓其減少管理的隨意程度,一切按照相關的制度進行對應的安全管理,如此可較大程度地避免由于人為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
(3)與員工績效掛鉤。將一線員工操作的規范性以及管理人員實施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員工的個人績效相掛鉤,可有效提升員工個人對崗位職責的重視程度,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應的工作中,如此可有效避免相關危險的發生以實現安全生產。
(1)參考相應國家制度以完善化工安全制度。以當前的安全管理制度為基礎,參考《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十條規定》相關條例,制定適宜當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制度,以此來保障企業員工的個人安全,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在該制度下,員工的一切安全操作皆可按照制度進行,提升了安全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使得企業的安全管理逐漸朝著有序性方面發展。
(2)安全生產單價監理審查制度。安全生產單價監理審查制度的構建,可協助管理人員實施對安全管理工作具體落實情況以及落實效果的監督,確保化工生產的基礎設施以及原材料等切實滿足當前的化工生產需求,使得企業能夠在保證安全管理的同時,生產質量合格的產品。
(3)保證安全管理制度與企業管理制度的和諧統一性。在構建安全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需保證其與企業管理制度的和諧統一性,最大程度地發揮出安全管理制度的最大功效,使其切實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技術水平直接關系著安全管理的實施效果,因此提升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技術必不可少。
(1)轉變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理念。轉變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理念,使其能夠主動關注當前化工安全管理的發展態勢與規律,從而自覺探索管理技術的提升措施。企業應給與員工必要的協助,比如:豐富企業的學習資料、學習通道等,使得員工能夠縮減自身在技能提升方面的支出,讓員工能夠切實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將自身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保持一致,這對員工維護企業安全生產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2)加強管理人員與一線員工的溝通協調。加強管理人員與一線員工的溝通協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溝通不及時而導致的隱患。這就需企業加強一些通訊設備的引進,使得一線員工在噪音較大的生產環境下,依然能與管理人員保持信息的暢通,從而使得管理人員可通過通訊設備來實現遠程管理。并據此來實時驗收員工的工作狀況與成果,使得一線員工能夠按照管理人員的具體指示來完成相關的操作。
(3)新員工的安全教育。對于新入職的員工來說,企業應負責對其進行入場三級教育,使其能夠全面了解自身未來化工生產工作中的細節問題。企業相關管理人員還應定期與員工進行交流,并對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動態進行跟蹤分析,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提升對員工的培訓程度。
(4)安全設備配置。也可著手將智能化技術引入當前的化工安全管理中,通過高度智能的自動聯鎖報警、裝置處理技術等監測化工生產中壓力、溫度等各項指標的全過程、全方位檢驗。還可通過BIM技術等對一些典型案例進行細化分析,借助模擬的方式讓員工對事故發生的全過程加以了解,提升員工本身的思想覺悟,使其在化工生產的各個過程皆不放松警惕,以此來較大程度地提升企業的安全生產效率。
加強安全生產監督,需企業把握當前的化工成產發展趨勢,根據自身需求引進對應的監督設備,以各種先進的設備設施來簡化當前的監督流程,降低監督人員的工作量。并切實提升當前的監督效率,能夠通過監督設備來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綜述,探索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與實施對應的解決措施,對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基本的保障意義。化工企業應對安全管理給予足夠重視,運用合理的手段全面深入地分析當前企業安全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集中企業的優勢資源資金以解決迫在眉睫的安全管理問題,從而保障企業的長久穩定運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讓企業在行業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