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衛星(中國石油廣東石化分公司碼頭運行部,廣東 揭陽 515200)
原油碼頭最大的事故就是溢油事件,每次溢油事件帶來的后果都十分嚴峻。這給海洋以及居民生活安全帶來重大威脅。溢油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值得我們去探索,只有明白根源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除此之外爆炸是溢油的后果之一,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盡可能避免意外發生是未來還需要探討的問題。
原油在進行運輸的過程當中,出現原油碼頭港口泄漏的問題:是指其運輸的過程,因為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一系列的意外事件,或者工作人員在運輸期間未能針對原油運輸的原則和要求,管理操作出現失誤的問題,最終造成原油泄漏導致原油流向海面,地面。之所以會出現原油泄漏的問題,其因素較為復雜。有非人為因素導致的原油泄漏問題,如:可能是天氣原因,在原油運輸的過程當中,暴風雨的來襲,導致船舶撞上碼頭或者是撞上海上的暗礁。也有可能是由于人為因素而導致泄漏的問題,例如:工作人員沒有關緊閥門、沒有及時的對船艙的廢物進行清理。運輸原油的船舶質量的問題,也有可能影響原油泄漏。雖然原油泄漏的問題看似復雜,但是其泄漏的軌跡是可以預測的,如果現場工作人員能夠密切關注其設備運行的問題,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原油泄漏的發生。
原油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化學品,在進行日常運輸的過程中,現場工作人員必須要積極關注火災的相關問題,其產品的特異性具備較高的火災危險性和爆炸危險性,引發火災和爆炸事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內容:首先,運輸設備以及管道泄漏之后遇到明火或者遇到過熱的部位,有可能引發火災爆炸;其次,靜電荷積聚也有可能引發火災爆炸;最后如果設備操作不當,那么就很有可能引發原油燃爆的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石油企業在進行原油運輸的過程當中,所使用的設備都是大型機泵,它需要通過管道運輸到目的地,在進行產品輸送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產品泄漏的問題。例如青島11·22管道事故就是因為管道泄漏而引發的原油爆炸事故[1]。由靜電荷積聚引發的火災爆炸,是由于原油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它在設備和管道內流動,與設備和管道產生摩擦,此時原油的靜電荷量就會逐步增加,在進行油輪接卸時,使用的氮氣會對整個輸油臂進行吹掃,氮氣和原油產生的油氣相互摩擦也會產生靜電,大量的電荷積累就有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原油當中含有的各種物質化學特性和物理特性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碼頭在對這些特殊的原油進行接線時,需要使用特殊的設備以及工藝,如果設備操作不當或者工藝流程錯誤,那么其物理環境和化學環境發生變化之后,就極有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例如2010年7月15日,比利亞籍宇宙寶石號的油輪在抵達碼頭卸油的過程當中,因為現場操作作業不當,工作人員違反安全管理的規定,在第2日下午6點左右,施工現場發生爆炸事故。
在整個原油運輸工作當中,輸油管道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如果在進行輸油管道管理期間,存在管道閥門管理不當的情況,那么就會引發原油泄漏的問題,最終在遇到明火或者溫度過高的情況之后就會爆炸。一般情況下,輸油管道都是使用金屬材料進行制作,在鹽分比較多的海邊,受到溫度以及濕度的影響,很容易出現腐蝕、泄漏的情況。
原油碼頭的輸油管道因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出現腐蝕的問題,或現場工作人員的人為操作,無法保障現場管道的管理效果,引發爆炸事故,其最基本的危害就是對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遭受威脅。與此同時,原油一旦發生爆炸之后,還有可能導致附近的化學化工藥品或其他類型的產品產生爆炸。此外,在高溫的影響下,化工產品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后產生各種類型的有毒氣體,這些氣體會通過空氣傳播到各個位置,附近的工作人員以及居民就算未遭受爆炸的侵襲,也有可能因為吸入有害的物質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
在進行原油碼頭生產作業期間,常見的人身傷害事故類型相對較多,例如:重物打擊重傷、機械傷害、溺水、高處墜落、觸電等。因為施工現場使用的各種類型設備都屬于大型設備或者大型高壓設備,設備在操作期間很有可能伴隨觸電以及機械傷害的事故。現場工作人員在操作大型設備時,如果存在站位不對,或者速度過快,未按照設備的操作步驟進行操作,那么就很容易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最終引發事故。
要提升原油碼頭安全管理的水平,現場工作人員就需要按照碼頭日常運行規律和日常工作的任務加強管理。通過規范相關的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在保證其培訓合格之后才上崗。而且為了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對部分陌生原油船或者遠處來的原油船,必須要進行安全檢測之后才可以進入到港口。油船即將靠岸時,需要拖輪輔助靠泊控制纜繩的力道,避免油船撞上碼頭出現原油泄漏的事故。原油運輸設備的排污更新,是原油碼頭安全管理的重要事件,日常工作期間碼頭應該定時定期的進行排污演練,對碼頭人員的反應能力進行訓練。使其在應對意外事件時可以急速進行處理[2]。
碼頭和油船之間的所有管道以及輸油泵等金屬機械裝置,應該設置相應的絕緣桿以及接地裝置,它能夠有效的防止原油出現泄漏之后引發相關的引爆問題。而且在進行原油輸送的過程中,其輸送的速度需要進行嚴格把控,如果輸送的動量過大,那么其系統的承載力不足將會引發一系列的故障問題,但是如果輸送的速度過慢又無法到達工作標準[3]。在進行輸油工作之前,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做好防護工作,穿好工作服之后進行檢查。在原油輸送完成之后,需等半個小時才能進行管道的清理工作。通過安裝防爆炸的裝置以及絕緣設備,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避免爆炸事故的發生,所有設備及裝置在安裝結束之后,每個月都需要進行一次復檢。
工作人員在針對原油輸送船舶進行控制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其靠泊和離泊的操作進行合理的調控,特別是在進行靠泊時,需保證拖船協助控制油輪的速度,讓其緩慢停靠,避免出現油輪或者拖船失控的情況,而且碼頭的控制中心調度和碼頭的操作人員必須要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進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碼頭的控制人員則需要對碼頭附近的其他船舶發出避航的指令。
通過對碼頭安全事故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發現多種事故發生的因素主要是人員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在2015年全國。碼頭生產作業當中,人身傷害事故發生的比例占到62.5%左右,其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因素主要是員工的安全意識不足,員工的操作技能不完善等等。針對這一情況,碼頭管理人員就需要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并且定時定期的開展安全的活動,讓員工在思想技術方面都得到提升。所有碼頭的工作人員必須獲得港口作業操作證以及危險品作業操作證之后才能上崗。在上崗之后也需要加強崗位的基本功能訓練力度,嚴格考核制度,完善獎懲制度,并且拓寬員工技能提升的渠道。
所謂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在設備存在隱患時必須立即整改,處于完好狀態時,現場工作人員也需要保證所有設備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為碼頭的生產服務提供其原有的價值,使得碼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提升。這要求現場管理人員加強設備的保養工作,以及加強設備的檢測工作。設備的保養工作是能有效消除設備隱患的有效措施之一。定時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并減少零部件的磨損,可以有效的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有效的設備檢測工作也可以將安全隱患消除在其萌芽階段,并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常見的碼頭設備安全檢測手段主要有管道無損檢測、特種設備、定期檢測、安全設備強制檢測等,這些檢測的手段需要共同進行才可以大概率的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大型的原油碼頭安全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石油企業管理的重點。為了減少原油碼頭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實際管理工作當中必須要不斷的從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體系等方面查找漏洞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