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黃 偉,高培陽
(1.成都中醫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簡稱心梗)是心血管常見急重癥,梗死心肌發生物質和形態學改變,常導致心力衰竭,重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遠期預后,故心梗后早期、及時、有效干預是阻止病情進展的主要措施。研究顯示,中藥多路徑、多靶點干預MI后心室重塑療效顯著。現將近10年有關研究綜述如下。
三七總皂苷(PNS)。陳劍梅等[1-2]將低、中、高劑量PNS與比索洛爾相比較,觀察到后3組MV、EF均升高,且中劑量組升高更著,LVIDd、LVIDs則縮小,表明PNS與比索洛爾作用相當。
丹皮酚(Pae)。時召平等[3]用Pae干預大鼠,結果顯示Pae組心肌病理結構改變及纖維化程度較對照組更輕,左心指數更低,TGF-β1、Smad2 mRNA及蛋白表達量更少,說明Pae可通過影響TGF-β1/Smad2信號通路傳導來抗心室重構。
映山紅花總黃酮(TFR)。程新琦[4]研究發現TFR可降低MI病鼠LVEF、LVFS,增加LVIDs、LVIDd、LVPWs和LVPWd,降低促肥大基因及成纖維細胞中相關蛋白表達水平,從而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姜黃素。黎錦亮[5]將姜黃素與NO小分子水凝膠聯合干預小鼠,發現兩者協同可減弱心肌纖維化和細胞凋亡,促進血管新生,其機制可能與降低TGF-β1及MMP-2表達相關。
紅景天苷。馬杰等[6]通過給大鼠灌胃干預后,發現紅景天苷主要作用于梗死周邊組織,通過介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降低該通路中關鍵蛋白(DVL-1、β-catenin)含量而發揮作用。
清熱活血。趙新軍等[7]自擬清熱活血方通過連續8周對6組實驗大鼠進行干預,結果發現該方可通過抑制ODC蛋白表達,增加SSAT蛋白表達,減少多胺生成,抑制心肌纖維化,改善心室重構。
清熱活血滌痰。陳恒文等[8]自制宣痹安痛方,通過評價大鼠體征、心臟指數、心臟結構等,觀察炎性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等相關蛋白變化,最終發現此方可使與心室重構相關炎癥因子TNF-α下調,抑制Caspase-3、Caspase-9、IL-6合成及表達,進而抗心室重構。
益氣活血。劉曉蕾等[9]自擬益氣活血藥可通過降低M1型巨噬細胞分泌,增加M2型巨噬細胞分泌,減少TLR4蛋白含量,抑制NF-KB蛋白激活,從而減輕梗死邊緣區炎癥反應,減少I、III型膠原生成,抑制心肌纖維化,改善心功。
活血養血。周迎春等[10]將經方桃紅四物湯應用于模型鼠,試驗證實此方可抑制心肌間質膠原纖維增生、減弱膠原蛋白表達,下調非梗死區心肌I/III膠原蛋白比值,減輕心肌重構。
穩心顆粒。吳愛明[11]將穩心顆粒用于實驗大鼠,發現其可提高miR-1/miR-133表達,下調TGFβ表達(P<0.01),減少膠原容積、Ⅰ和Ⅲ型膠原含量,降低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和容積,改善心肌損傷,降低AngII濃度,抑制心肌細胞凋亡。
芪參益氣滴丸。研究發現可減低A n gⅡ、TNF-α、內皮素1水平,調控心肌Bcl-2、Bax蛋白表達,減少室間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數、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張末壓等,增加心輸出量及冠脈灌注,降低心肌氧耗,進而干預心肌纖維化形成,其機制可能與拮抗神經內分泌因子的過度激活有關[12-13]。
調脂通絡膠囊。宋歡歡[14]研究表明可減少模型鼠LVEDd、LVESd、LVPW,降低HR,升高EF、FS以逆轉心功能,其機制可能與介導Bcl-2、Bax表達及Bcl-2/Bax比值有關。
理氣活血。范遠[15]、周營[16]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予心梗救逆湯,發現試驗組LVESD、LVEDD水平降低,LVEF水平升高,總有效率(96%)遠高于對照組(68%)。結論得出心梗救逆湯可逆轉心室重塑,促進心功能恢復。
益氣活血通脈。徐建輝等[17]自擬益氣通脈湯,通過觀察試驗者用藥前后梗死面積及左室射血分數變化,認為該方可降低TNF-α,減少利鈉肽濃度,增加心肌膠原含量,阻斷心肌凋亡,從而延緩心肌重構。
參松養心膠囊。王玉平等[18]在西醫治療上加予此膠囊,觀察1個月后發現該藥可有效提高LAD、EF,增加SV,緩解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室形態與心肌能量,促進心肌恢復。
通心絡膠囊。岳黎明等[19]研究發現聯合心梗二級預防治療,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心絞痛、心衰、再狹窄)發生率,減小左室內徑,降低CRP和總膽固醇,增加EF、NO,改善左室重構及預后。
復方丹參滴丸。陳榮[20]試驗顯示,復方丹參滴丸可有效降低外周血清WBC、CRP、TNF-α、IL-8水平,減小LVEDV和LVESV,減輕AMI后炎性反應,療效顯著。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周翔[21]將該注射液用于試驗,通過觀察造影術中TIMI血流分級、校正TIMI血流幀數,比較術后2hECG中ST段降低情況、患者住院死亡率等,結果上述指標均能改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
參附注射液。觀察發現,該藥可減少MDA含量,增加SOD含量,減輕氧自由基對心肌細胞損害,減少血管阻力,增加冠脈灌注,縮小梗死面積[22]。
黃芪注射液。侯燕等[23]研究顯示使用黃芪注射液后LVEDVI、LVESVI、ASL、TPFR均降低,LVEF、PFR均升高,IL-6、CRP均減少,IL-10增加,提示該液可通過調節AMI后炎癥反應等機制來抑制心室重構。
心梗后心室重構是不可避免的病理過程,其機制主要包括激活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炎性細胞因子表達、發生心肌細胞凋亡及增強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等[24]。目前單藥或藥物有效成分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構的機制研究較深入,但臨床應用較少且療效不確切。復方藥及中成藥在臨床上使用較多,療效確切,但受多因素影響,藥物間相互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為臨床選方用藥提供理論依據。未來研究也可向多元化、多中心方向發展,為臨床提供更加完備的實驗數據,以便指導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