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汪峰 肖紅兵/湖南省桃江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413400
上個世紀的20 年代,在非洲的肯尼亞地區發現了非洲豬瘟疫情,在1957 年傳入歐洲地區,在1971 年傳入美洲地區,在2007 年,開始傳播到亞洲。2013 年,進入到歐洲其他的國家和地區,在2018 年的8 月份,首次進入我國的遼寧省,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蔓延全國,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2.1 易感動物各年齡段和各種品種的家豬和野豬都可能感染非洲豬瘟病毒,感染之后,會呈現不同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超急性型、急性型、亞臨床型和慢性型。研究顯示,軟蜱是非洲豬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能夠長時間的攜帶病毒,同時也是病毒傳播的重要媒介。
2.2 傳播途徑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途徑比較多,主要是和帶毒豬進行接觸傳染,如果健康豬直接接觸感染豬或者接觸到被感染的飼料等都會受到感染。其次,健康豬如果接觸到被感染者的糞便、墊料等物品也會受到感染。再次,軟蜱是非洲豬瘟病毒的主要宿主和攜帶者,能夠將病毒直接傳染給健康豬。最后,非洲豬瘟病毒可能長期存在于豬肉制品中,通過商品的流通加速病毒的傳播。
3.1 盲目引種,隔離措施有問題在非洲豬瘟不斷蔓延的趨勢下,有些養殖戶為了提高經濟收入,不顧盲目引種的風險,到發生過有非洲豬瘟疫情的地區引種,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在引種之后,養殖戶沒有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直接將豬種進行大范圍的養殖,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出現或者蔓延。所以,為了有效的預防非洲豬瘟的出現和蔓延,在引種之前需要做好調查工作,不能盲目的引種,同時在引種之后還需要做好全方位的隔離觀察工作。
3.2 環境意識薄弱,布局不科學首先,現階段,許多養殖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培訓,疫病防控意識不強,只關注養殖的經濟效益,不重視對豬場的衛生管理工作,沒有制定科學有效的消毒制度,消毒程序不嚴格,缺乏管理的條例,導致豬場養殖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其次,許多養殖場的建設沒有經過審批,存在許多不合格的地方,有些養豬場靠近居民區和水源,給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隱患。再次,有些豬舍建造簡陋,設施設備不科學,環境條件差也可能增加非洲豬瘟發生的概率。
3.3 疫病檢測不夠及時首先,如果采取定期的健康體檢措施,能夠及時的發現豬只是否存在問題,防止重大疫病的發生,但有些地區的健康檢測不達標。其次,養殖場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不能每天記錄豬只的運動、休息和飲食情況,也可能造成疫病的發生。最后,在非洲豬瘟疫病發生之后,養殖場不能采取科學的應急措施,沒有專門的無害化處理場所,很容易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4.1 加強邊關防控首先,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禁止有病毒攜帶的動物進入到我國。其次,檢疫部門應該對進口的豬肉、豬肉制品和其他的豬肉產品進行嚴格的檢疫,尤其是禁止從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進口豬肉及其產品。再次,有些運輸工具上也可能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加強對進口豬肉和產品的運輸工具的檢查,對運輸工具進行登記和消毒。
4.2 加強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首先,在生豬養殖業中,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屏障能夠有效的降低和預防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科學的布局豬場的功能區、生產區和生活區,對于一些高風險地區和低風險地區的物品不能交叉使用。其次,養殖場采取科學合理的住行管理措施,加強對后備豬和引進豬種的管理。對養殖場內部的豬群采取批次化管理的措施,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如果需要引進精液的話,需要對其進行質量評估和病原學的檢查。引進豬種之后需要隔離觀察30d以上,保證豬群的健康之后才能混合飼養。再次,嚴格落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養殖場內人員、車輛、飲水和飼料等方面的管理,進入養殖場的人員需要及時的消毒、更衣和換鞋等。豬場中的運輸車輛需要進行嚴格的專門清洗消毒,并且時刻關注車輛和隨行人員的流動情況。定期清洗養殖場內的管道和水箱,選擇階段性的采集養殖場內的樣品,檢測飲水中是否存在病原體。此外,在非洲豬瘟疫情下,應該加強和其他養豬場之間的密切溝通,重點防范非洲豬瘟的傳播和蔓延。在接種疫苗的過程中,保證一頭豬一頭針的原則,避免出現交叉污染的問題。對疫苗接種之后的疫苗采取無害化處理的方式。嚴格禁止將泔水喂食生豬,保證飼料無病原的污染。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建立消毒清洗措施,科學的選擇消毒劑和清潔劑。加強對養殖場內老鼠和蒼蠅等有害生物的消滅工作,切斷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源。最后,養殖場應該不斷提高養殖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不斷規范養殖操作。為此,應該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其生物安全意識。有些養豬場的養殖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如果制定比較繁雜的制度效果不好,也可能引發養殖人的排斥心理。為此,應該制定簡單易行的操作程序,提高養殖員的積極性。
4.3 加大防控知識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防控意識為了提高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的效果,應該加強對非洲豬瘟防控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養殖者和人民群眾認識到動物疫病的危害及防控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參與到疫病的防控中。其次,加大非洲豬瘟疫情的監測力度,在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地區的村委會應該張貼非洲豬瘟防控知識圖,并且對生豬屠宰點和生豬規模化養殖場進行定期的監督檢查。
4.4 強化市場監督管理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加強對本轄區的市場管理,尤其是加大對生豬屠宰點和生豬交易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做好日常的監督檢查記錄。其次,嚴格執行生豬產品市場準入監督管理制度,對進入市場的生豬進行嚴格的檢疫,提高檢疫檢查的力度,禁止未經檢疫合格生豬以及生豬制品進入到市場銷售。最后,應該自覺抵制銷售疫區或者來路不明的生豬產品,對違法的行為進行嚴格處理。
4.5 做好疫病的檢測工作隨著非洲豬瘟疫病的加劇,疫病檢測工作對防控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應該派遣專門的人員對豬群的進食、運動和睡覺情況進行觀察,然后做好相應的記錄。一旦發現豬只出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疾病的發生。定期對豬場的豬只進行健康體檢,了解豬只生長的健康情況,為全面防控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4.6 加強應急處理措施一旦發現非洲豬瘟可疑病例,需要及時的向上級的獸醫部門報告,如實闡述病情,上級部門派遣獸醫確診病情之后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將病豬進行及時的撲殺和銷毀,并且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非洲豬瘟對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危害比較大,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為此,需要結合非洲豬瘟的發病原因采取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加大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防控工作中,群防群控,提高非洲豬瘟的防控效果,有效的防止非洲豬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