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農業農村局 061100
1.1 發病前期如果劇烈運動之后,或者氣溫突然發生變化,很容易導致豬患病。在發病的初期階段,病豬會出現偶爾咳嗽的癥狀,并且鼻部有少量的分泌物。隨著病情的加重,病豬的咳嗽癥狀明顯嚴重,同時干咳會變為濕咳。此后咳嗽日益頻繁,患病豬會出現精神不振和不愿抬頭的癥狀,或者無法站立。
1.2 發病中期發病中期的患病豬喘氣明顯增粗,并且伴有明顯的腹壁節律性的震動,呼吸次數增加。
1.3 發病后期在發病的后期階段,患病豬會出現明顯的喘氣癥狀,并且呼吸急促。此外,患病豬會出現鼻腔堵塞的癥狀,之后拒絕飲食,生長情況不好,咳嗽聲變得微弱,也可能在咳嗽的過程中出現吐白沫的癥狀。如果患病豬長期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話,對生命健康有嚴重的威脅。
2.1 加強飼養管理第一,在引進新的種豬之前,需要對圈舍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放置5d 之后才能夠飼養新豬。第二,在飼養管理的過程中,結合豬只的年齡和體質采取分群飼養的措施,保證各個豬群的生長需要,給不同階段的豬只提供不同的營養物質,能夠提高豬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從而減少疾病的感染。第三,養殖戶應該結合最近的天氣變化情況做好豬舍的管理工作,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在冬季做好保溫工作,定期對圈舍進行通風管理,防止圈舍內因為空氣污染問題而導致呼吸道系統的疾病。第四,采取科學合理的飼養密度,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第五,做好日常圈舍的清潔和消毒工作。應該定期對圈舍進行消毒和清潔管理。在使用消毒劑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消毒劑輪換交替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消毒效果,第六,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不能隨意的增加豬群的數量,保證豬群數量的穩定性,避免豬只產生應激反應而引發豬喘氣病的發生。
2.2 堅持全進全出的思想原則在日常的養豬過程中,盡量減少從外地引種,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飼養原則,會能夠有效的降低疾病的發生。如果一定要引種的話,要采取隔離措施,隔離45d 以上,通過檢疫沒有任何健康問題之后才能進行混合飼養。
2.3 預防接種為了有效的預防豬喘氣病的發生,尤其針對4 ~11 周齡的仔豬,可以采取免疫接種的措施,經過60d 以后進行疫苗的注射,能夠獲得8個月的免疫期。
3.1 中藥療法采取中藥治療豬全集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可以使用白桑樹皮、燈盞草、白鶴藤各一定量,混合之后研碎,給患病豬服用,2 次/d,連續1 周,能夠取得明顯的效果。
3.2 西藥治療結合患病豬的臨床癥狀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可以肌肉注射的氟苯尼考注射液,1 次/d,連續3 天。可以肌肉注射魚腥草,2 次/d,連續15d。可以在豬群的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麻杏石甘散,連續使用1 周即可,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此外,結合豬只的體重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隔3d 注射1 次,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養豬場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需要采集整個豬群的新鮮血液,進行全面的血液凝集試驗,檢查出隱性感染的豬,采取淘汰處理凈化豬群的方式。
4.1 準確診斷的重要性隨著養豬業的規模化發展,豬喘氣病的傳播概率也在逐漸的增加,尤其是該病害的傳播范圍廣,很容易出現感染的反復。此外,該疾病和其他呼吸道癥狀的病害比較相似,在診斷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誤診的情況,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造成豬場的大面積感染和死亡。為此,必須做好該疾病和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鑒別診斷工作。
4.2 做好管理措施科學的免疫程序也能夠減少該疾病的發生,可以給豬只接種豬支原體弱毒疫苗,結合豬只的體重選擇注射量。此外,仔豬出生5d 之后可以進行早期的免疫,提高仔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少患病的概率,從整體上提高豬群的抵抗能力。應該做好日常圈舍的消毒衛生管理工作,使用次氯酸鈉溶液或者一定濃度的過氧乙酸溶液進行消毒,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