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香/河北省遷西縣農業農村局 064300
豬圓環病毒是生豬養殖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強致病性病毒,其中PCV2 型豬圓環病毒會引起眾多混合型豬只感染疾病,例如常見的豬瘟、豬支原體肺炎、豬鏈球菌病、豬藍耳病以及豬細小病毒病等,給生豬養殖的健康水平以及生產性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生豬養殖過程中豬圓環病毒的凈化工作對于保障生豬的健康水平以及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通常我們通過良好生物安全防護體系以及適時檢測可以有效做好豬場豬圓環病毒的凈化工作。下文將對生豬養殖過程中豬圓環病毒的危害以及凈化措施進行介紹,以期為生豬的健康養殖以及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
研究表明PCV2 型豬圓環病毒會導致豬只出現免疫抑制反應,是豬只養殖過程中三大免疫抑制反應之一,豬圓環病毒不但會導致豬只機體免疫水平的下降,導致其他疾病的易感,同時還會導致豬只容易出現混合型疾病感染以及繼發性疾病感染的情況。常見的有豬呼吸導綜合征,斷奶仔豬感染豬圓環病毒后會出現生產性能顯著下降,采食量降低,飼料利用率下降,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斷奶后到16 周齡左右的仔豬在感染豬圓環病毒后會出現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只斷奶后出現逐漸消瘦的現象,同時豬只表現為行走乏力,精神狀態萎靡、腹瀉以及尿黃等情況,嚴重危害仔豬的健康水平;架子豬在感染豬圓環病毒后會出現皮炎腎衰竭綜合征,呈現為皮膚炎癥、腎小球腎炎以及間質性腎炎等疾病,患病豬只的皮膚呈現為蒼白色,表面出現圓形或者不規則的凸起。同時研究發現初產母豬感染了豬圓環病毒后會導致母豬受胎率顯著下降,同時母豬的發情周期延長,妊娠母豬在感染豬圓環病毒后會出現流產以及死胎的現象,并且在斷奶前仔豬的死亡率顯著提高。
豬只感染豬圓環病毒后還會出現增生性腸炎,常見引起的繼發性病原菌感染包括密螺旋桿菌、沙門氏菌等,保育豬階段的腸炎感染的死亡率達到30%左右。對于新生仔豬感染豬圓環病毒后常見的病理損害會出現非化膿性、壞死性或者纖維素性心肌炎癥。對于6 ~14 周齡的豬只感染豬圓環病毒后容易出現增生壞死間質性肺炎,病理變化呈現為彌漫性間質性肺炎,肺部呈現為灰紅色。
現階段沒有效果優質的豬圓環病毒疫苗,通常我們使用高免血清可以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對于豬圓環病毒所導致的繼發性感染以及混合型感染我們只能進行對癥下藥,抗菌治療等方式來進行綜合防治。目前推薦防治方法包括高免血清特異性血清治療,干擾素生物制劑治療方法以及抗菌類藥物控制繼發性感染等。還可以通過中草藥等飼料添加劑改善豬只自身機體免疫能力來改善對豬圓環病毒以及其他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生豬養殖過程中豬圓環病毒的凈化措施主要分為3 個階段,第1 階段是通過詳細了解豬場的發病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豬圓環病毒的感染,淘汰患病豬只,第2 階段是通過給豬只進行強制免疫,不僅包括豬圓環病毒高免血清的免疫注射,還包括其他常見疾病的免疫防治,第3 階段做好凈化根除工作,凈化后做好豬場的維持,豬圓環病毒的監測抽檢以及定期的疫情評估工作。做好后續生物安全防護體系,做好豬場的消毒管理以及無公害處理措施,以及豬場豬只和工作人員檔案的詳細記載等。
生豬養殖過程中豬圓環病毒給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良好的豬圓環病毒凈化工作可以有效改善生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為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