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濤 郭東亮 曹曉偉 王丹/陜西省潼關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14300
在羊群飼養過程中,往往因環境條件較差、防疫不當或疾病流行等引起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羊傳染性疾病不僅具有人畜共患的特點,給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帶來危害,而且還有危害性大的特性,即使治療后還會嚴重降低羊群生產性能和養殖效益。
1.1 人畜共患現實生活中人類存在許多與羊群相關的傳染病,例如:衣原體、布魯氏菌、結核病、炭疽等傳染病,能夠對人類造成巨大危害。人們在生活中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習性,再加上防病意識薄弱,致使布魯氏菌病在牧區的流行相當嚴重,給牧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如果有人感染結核病,病原體就會隨著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排出體外,對環境、飼料、飲水或用具造成污染,羊群攝入病原體后感染發病。并且病羊表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濃性鼻液、不停咳嗽等癥狀,如果不能進行及時診斷和治療,結核病就會在羊群中迅速傳播開來,給整個羊群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1.2 產生危害大目前對養羊業產生危害的傳染病主要有:羔羊痢疾、羊痘、羊腸毒血癥和傳染性胸膜炎等,它們在羊群中普遍發生且造成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傳染性胸膜炎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通常潛伏期為4 ~10d,病羊典型癥狀為:體溫上升、呼吸困難、鼻液呈濃性、眼結膜發炎等,隨著病情發展出現濕性咳嗽的癥狀,甚至出現母羊流產現象。雖然在生產中對發病羊只進行有效治療,但是仍然會引起肺部創傷,最終致使病羊生長遲緩、體重增長不足等。通常在羊群運輸或轉群等應激狀況下,容易誘發本病發生,嚴重危害整個羊群的生產性能。雖然使用四環素類或支原體藥物能夠治療本病,但是防控本病的首選措施應該是進行疫苗接種。目前因疫苗抗原型號不同,導致免疫效果有所差異,并且實驗室檢測設備還不完善,這樣就無法保證疫苗免疫效果[1]。
2.1 正確督促引導首先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督促引導作用,出臺資金補助和優惠政策,將動物生物制品單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研制出防控羊傳染性疾病的疫苗,促使疫苗型號與實際流行毒株相匹配,為羊群提供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規范飼養規模和管理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飼養程序和管理環節,尤其是重視生物安全工作,切斷疾病傳播途徑、消除傳染源和傳播媒介,進而有效控制羊傳染性病的發生。
2.2 提高獸醫人員專業水平基礎獸醫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決定著羊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效果,所以必須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修養,組建技術過硬的專業隊伍,為防控羊傳染性疾病提供人力保障。養殖場和村鎮應認真挑選獸醫,并定期培訓相關的專業知識,促使其專業技能和素養逐步提升,在防控羊傳染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2.3 強化檢測試劑研發隨著養殖規模的發展,羊傳染性疾病對羊群產生的危害逐步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政府相關部門應強化檢測試劑的研發,促使羊疾病檢測試劑發揮出重要作用。在實際生產中展開傳染性疾病的抗原、抗體試劑檢測,將有效的檢測試劑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這樣養羊場可以通過檢測試劑來盡快發現傳染病的潛在威脅,同時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將羊傳染性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維護羊群正常生長和發育,避免因感染疾病而造成的生產性能和養殖效益下降[2]。
2.4 消毒方法合理養羊過程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兩種,一是化學消毒,二是物理消毒。在生產中需要根據消毒時間和對象來選擇合理的消毒方法,有利于殺滅或減少環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進而實現有效控制羊傳染性疾病。首先需要及時清理圈舍糞便、污水、墊草等廢棄物,并集中起來進行消毒和生物發酵處理。然后對養殖場區和周圍環境進行清掃和消毒。切忌在雨天或氣溫較低時對羊只體表進行噴灑消毒,避免體溫下降較多引起較大的冷應激,致使羊只發生感冒或呼吸道癥狀,或者引起體質和免疫力的降低,給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創造機會。在選用的消毒藥物和方式的同時,合理稀釋消毒液,避免濃度過高腐蝕設備或引起浪費現象,還可以防止濃度過低而降低消毒效果。通常在對圈舍消毒12h 后,將圈舍地面和料槽徹底清理干凈,有利于徹底清除環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
2.5 緊急接種疫苗在養羊生產中需要認真觀察羊群精神狀況,根據采食、飲水、糞便等具體情況來及時發現羊群是否發生病情,然后快速進行診斷,在沒有能力判斷疾病時,需要立即上報獸醫部門,在等待檢測結果時來隔離開來,加強護理盡量緩解羊群癥狀,避免病情進一步擴散和蔓延,這些也是防控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旦確診羊群感染了傳染病,需要將病羊立即隔離起來,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根據抗體檢測結果,及時進行免疫接種,尤其對于假定健康羊群來講,緊急接種疫苗非常有必要。如果整個羊群都感染了傳染性疾病,需要立即撲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對于和病羊接觸過的羊群,需要隔離飼養2 ~3 周后,確定沒有感染傳染性疾病后,方可解除隔離混群飼養。
2.6 妥善處理死羊尸體一旦羊只感染傳染性疾病,在其死亡后尸體中會存留大量的病原體,如果處理不善就會迅速擴散開來,成為高度的傳染源,所以必須妥善處理病死羊的尸體,避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建議采取如下處理方法:最好運輸到專業加工廠妥善處理,將沒有污染且有保留和利用價值的部分保留下來,將尸體深埋在遠離水井、住宅和河流的區域,掩埋深度最少在2m 以下。有條件的應使用焚燒爐來焚燒病死羊尸體,這樣可以將病原體徹底殺滅,進而消除傳染源,確保病死羊不對外界造成污染。
為了更好地防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政府有關部門應正確督促引導生物制品單位研發有效疫苗,同時提高獸醫人員專業水平和強化檢測試劑研發,這些是防控傳染性疾病的首要措施。管理者應根據豐富的實踐經驗,來準確判斷羊群發病癥狀,給健康羊群緊急接種疫苗,選用合理的消毒藥物徹底殺滅環境中的病原體。另外對病死羊尸體妥善處理,防止病原體擴散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