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劍明/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農業農村局 332900
包淋斌/江西省廣昌縣畜牧獸醫局 344900
在產業轉型日益加快的當下社會,規模化養殖成為農村畜牧養殖的主要方式,而這無疑加大了對農村畜牧養殖工作的要求。養殖人員只有把好畜牧養殖的各個環節,從選種到喂養、從養殖環境到疾病防控嚴加管理,才能切實做好畜牧養殖工作,獲得更多養殖效益。
1.1 環境污染嚴重當前農村畜牧養殖依舊以家庭散養為主,養殖條件落后,普遍沒有配備污染物處理裝置和無害化處理設備,從而使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糞便,甚至是病死動物尸體,未經安全處理就直接對外排放,而這不僅會造成動物疫病蔓延擴散,而且會造成周邊大氣、水源、土壤污染。首先畜牧養殖對大氣的污染主要表現為,畜禽飼料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個別蛋白質分解后極易生成氮氣和氨氣,而氮氣和氨氣就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其次畜牧養殖對水源的污染主要表現為,畜牧養殖產生的污水、糞便,富含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如果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池塘水渠,會使得池塘水渠的水體富營養化;最后畜牧養殖對土壤的污染主要表現為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所以如果使用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作為肥料,常年累月會使土壤重金屬超標。
1.2 飼料營養不充分農村養殖戶飼養的畜牧產品,在后期出售時經常會出現質量不過關、指標不達標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養殖戶提供的飼料營養不充分,無法使畜禽在生長過程中獲取充足的養分,而導致養殖戶提供飼料營養不充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成本。一些養殖戶為了節約養殖成本,將農作物作為畜禽飼料,而并未購置專門的飼料,從而導致畜禽產品質量不達標;二是配比不合理。一些養殖戶為畜禽提供的飼料過于單一,從而導致畜禽營養攝入不合理,而這不僅會影響畜禽產品質量,而且會影響畜禽產品生長速度。
1.3 養殖環境不過關當前農村畜牧養殖仍以家庭自養為主,養殖環境較為原始,養殖方式較為傳統,從而導致畜牧產品質量無法得以有效提高。而要想徹底改變這一局面,養殖戶必須對畜禽養殖環境加以改善。首先,必須建設規范化的養殖場,根據飼養畜禽的生活習性進行合理布局,科學控制飼養場的溫度、濕度,定期清理場的污水、糞便,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畜禽疫病的發生率,保障畜禽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效益。
2.1 采取綠色養殖模式要想推動畜牧養殖可持續發展,必須對養殖污染問題加強治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養殖戶必須購置無害化處理設備,用于處理病死動物尸體,以此來避免畜禽疫情擴散。此外,養殖戶還可以將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糞便集中起來,將其轉化為肥料或能源加以利用。例如,畜禽糞便可以借助厭氧發酵轉化為沼氣,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而且發電及燃料問題,提高了畜牧養殖的附加值,而這對于畜牧養殖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2.2 科學搭配畜禽飼料養殖戶要想降低畜禽發病率,提高畜禽生長速度,必須對畜禽飼料進行合理搭配,保障其營養充分。首先,養殖戶必須從正規廠家購買飼料,以此來保障飼料的規范性及營養搭配的合理性;其次,養殖戶必須根據畜禽的生長年段,為其提供與之相應的飼料,以此來保障畜禽營養供給充分;最后,養殖戶必須對獸藥添加嚴加控制,以防獸藥劑量超標或不足,對畜禽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
2.3 優化畜禽養殖環境養殖戶要想提高養殖效益,推動畜牧養殖可持續化發展,必須對養殖環境進行優化,施行科學化養殖。首先,養殖戶必須對養殖場進行合理布局,根據日照時間、水電條件等因素,同時考慮畜禽的生活習性、衛生清潔等狀況。其次,養殖戶必須對養殖場定期進行衛生消毒,以此降低畜禽疫病發生率,提高畜禽生長速度;最后,養殖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必須配備專業的儀器設備,對養殖場的溫度、濕度進行科學條件,以此來提高養殖場的現代化水平。
綜上所述,在產業轉型日益加快的當下社會,農村畜牧養殖工作存在的問題日益突顯。養殖戶要想提高養殖效益,必須轉變養殖觀念,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施行科學化養殖模式,在把好養殖環境質量的同時,切實做好疫病防控和飼料選擇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經濟損失,獲得最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