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云,郭 鈺
(山西省第二建筑設計院,山西 長治 046000)
目前,現代建筑得到長遠的進步,現代建筑設計與古建筑設計融合的趨勢也明顯加強,古代建筑中蘊含著歷代的文化和歷史,同時也融合了古人的智慧,現代建筑設計中可充分借鑒古建筑設計的思路,在彰顯現代建筑特點的同時,為古建筑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有利條件。
古建筑設計造型組合多種多樣,且不同的設計造型也蘊含著不同的價值內涵和人文思想。在多民族融合、漢文化吸收接納的大背景下,智慧的中國建筑工匠,在幾千年的繼承發展中,為世界建筑史留下獨一無二的建筑文化,也同步影響了東亞地區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表達和傳播了中華民族獨有的哲學思想。古建筑建設的工藝和方式也具有多樣性,在明清時期,也就是中國傳統建筑發展的成熟階段,在高效利用建筑結構力學作用下,也越來越注重細節的把握,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入上述優勢,能充分彰顯現代建筑設計的獨特性,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將建筑與環境融為一體。部分設計人員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入了傳統建筑設計理念,且取得較為理想的設計效果,在建筑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古建筑以精益求精的技術方式和深厚的哲學思想為人們展現了完整的設計構思,且多樣化的外部形式也對建筑整體的美觀性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F代建筑設計中可合理借鑒古代建筑設計的方式,科學利用現代建材和現代科技,構建全方位滿足現代人審美需求,且深刻彰顯古建筑風格的建筑作品。
現代建筑設計日益發展,其設計理念和設計形式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變化中總有一些不變。在現代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為保證設計的效果,應始終堅持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則,在掌握現代建筑設計本質的同時,促進建筑設計的發展創新,且高度關注空間設計,以全面提高建筑設計的整體水平。
現代建筑發展中構建了十分全面且完善的體系,同時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城市建設中也出現了諸多高層建筑。為便于用戶的出行,充分保護住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高層建筑中均配有電梯,并同時設置了普通樓梯和安全出行通道,但該建筑結構形式也使近代建筑形式缺乏多樣性,不利于現代建筑的創新與發展,甚至出現同質化趨勢,無法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審美需求。
很多人認為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基本相同,設計與其他藝術相同,沒有國界。但是在項目中,還是應尊重傳統文化,尤其是個體的生活習慣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居住形式等方面,設計中不得盲目引入國外的因素,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認識到建筑設計也有國界之分。
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立足整體設計,在設計中通常以模型為中心,并非在圖紙上完成建筑設計?,F代建筑設計中也充分地學習和借鑒了西方建筑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形式,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功能豐富且全面的小區,有效減少建筑建設中空間的過度占用問題。
回顧我們幾千年來建筑的發展史,我們看見了每一個階段在不同政治、經濟條件下,在新的技術、材料的進步和發明的環境中,歷代的匠師都不斷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隙ǖ氖牵焊鞔慕硯煻寄苓\用自己所學,對傳統工藝加以革新優化,創造新的建筑類型來解決生活和思想意識中的新問題。由于這種新的創造,每代都推動著中國建筑不斷地向前發展,取得光輝的成就。每當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出現,古代匠師們都能靈活自如地掌握這些新的技術和材料,使它們服從于藝術造型的要求,創造出革新而又能從傳統之中發展出來的手法和風格?,F代建筑風格與古代建筑風格雖然存在十分明顯的差異,但是現代建筑風格的形成也需要高度借鑒古代建筑風格,只有將兩者深度融合,方可更好地展現古代建筑對現代建筑的影響,同時也可凸顯中國現代建筑設計文化和風格的傳承以及區別于其他文化發展起來的建筑風格的獨特韻味。因此,將現代建筑設計風格與古代建筑設計風格深度融合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古建筑設計和建筑設計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形成仿古風格。當前,仿古建筑風格在建筑設計中也得以廣泛應用,受到公眾的喜愛(如圖1 所示)。在建設仿古建筑的過程中,雖然采用現代建筑材料和現代施工工藝,但是在建筑設計中融入了多個古代建筑元素。仿古建筑風格并非是仿造和復制古代建筑,而是實現古代建筑元素與現代建筑裝飾工藝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仿古建筑設計的整體水平。

圖1 仿古建筑設計
仿古建筑起源于清朝的鴉片戰爭時期,彼時,西方列強國家大肆侵華,帝國主義的資本家把歐洲資本主義城市的階級對立和自由主義的混亂狀態,移植到中國城市中來,中國的官保買辦則大蓋“洋房”,以表達他們的崇洋思想。中國建筑及其內部蘊含的深厚傳統文化受到當時人們的鄙視與摧殘。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源自西方的建筑設計理念也極大地顛覆了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觀念。改革開放后,我國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趨勢日益增強,很多具有古文化元素的建筑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西方文化色彩濃厚的建筑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如今,人們更加關注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重新修繕了仿古建筑,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入古建筑元素,以全面展現出建筑之中的人文情懷。
我國南北方的古代建筑地域特色十分明顯,北方的建筑能體現出主人的身份,且北方也出現很多宮廷建筑,故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故宮中應用了大量的青磚黃瓦,展現了皇家的貴族威嚴氣勢。宮殿周圍的建筑體量較小,主要的功能是展現主人的尊貴身份。南方建筑則主要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設計的中也將建筑與人有機結合起來。
如在江南地區的建筑設計中,需利用地勢地貌、植物、河流,將建筑設計與庭院設計深度融合,以此展現建筑的自然風格?,F代建筑設計中弱化了古代宮廷建筑的屬性,但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理念明顯加強。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也希望適度的融入自然屬性,合理應用自然元素,凸顯現代建筑中的自然特色。該思想理念能展現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也可視為新時期古建筑的融入發展,一方面能有效減輕建筑施工人員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更加充分地利用當地的自然元素,使建筑更顯靈活秀氣。
古代建筑材料中以木質材料為主,現代建筑設計中,混凝土則得以廣泛應用。但是在現代建筑設計和發展的過程中,需嘗試以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合理選擇建筑材料尤為關鍵。建筑材料的質量也直接關系到工程施工質量。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要求人員合理利用木材的自然特征,在制作藝術造型的過程中,更好地展現建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如何鏡堂提出的“建筑美學”設計理念,就體現在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中。中國館應用了56 根衡量木,深度吸收和借鑒了我國古代建筑中的斗拱設計理念。在古代建筑與現代建筑理念深度融合的過程中,能全方位展現我國古文化與當代文化共同進步、融合發展的趨勢。
若干建筑組合可以有效展現建筑設計的文化特色。古代和現代社會發展中,群體活動是人類活動的主要形式。在古代,宮殿群體、風景園林較為常見,在現代,城市和小區等建筑較多,為在現代建筑群落中合理融入古代建筑的風格,務必高度重視小區樓宇排布、輔助設施和自然景觀設計,從而更好地彰顯樓宇群落的排布位置。在現代建筑中體現古代的文化氣息,充分的理解和應用中國園林建筑的設計理念和風水理論,在優質的自然景觀設計中給人以心靈的慰藉,進而在現代建筑中更生動地體現我國的古典文化。如重慶洪崖洞中以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作為主要景點。洪崖洞絕壁懸崖上的吊腳樓群也成為巴渝傳統建筑的典型代表。重慶洪崖洞的民俗風貌區也真實地展現了該城市的旅游景觀。其依山傍崖,錯落有致,同時周圍也有豐富的水系分布,使重慶解放碑步行街能夠直抵江濱,因此,也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地標和名片。
綜上所述,認真學習和研究古建筑設計的方法和特點,做到建筑群落設計融合、材料融合及設計思路的融合,可以有效促進現代建筑設計的全面發展,不斷豐富建筑的功能,充分體現建筑的文化內涵,為我國現代建筑設計的創新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