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趨勢日漸明顯,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是進行新聞搜集和新聞采訪以及新聞報道的一線工作者,傳統的工作模式現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發展需求,所以說廣播電視新聞價值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主動轉變角色,從觀念和思維以及技能方面去適應融媒體時代對新聞記者的要求,進而實現廣播電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融媒體憑借著網絡優勢開始迅猛發展,這無疑是對傳統媒體行業的一種沖擊和挑戰。為了謀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傳統媒體開始和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處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民眾每天都可以接收到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此時保證新聞時效性就顯得尤為關鍵和重要。身為廣播電視記者,要跟進融媒體的發展步調,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如此才能滿足融媒體環境對新聞機制的要求,也才能更好更優地為大眾服務。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新理念
新聞傳播趨于國際化
隨著當前通訊技術的大力發展,信息傳播全球化進程不斷加深,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信息交流和傳播,徹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新聞傳播的界限慢慢消失,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人與人之間都可以平等地進行交流。身為電視新聞記者,務必要明確國際化傳播的角色定位,努力強化新聞報道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應對全球化媒介競爭。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
融媒體新聞生產模式,實際上是對傳統新聞業務運作的一種顛覆及重構,使新聞業務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活力,新聞業務流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信息技術為整合平臺的多媒體信息生產流程,取締了原有以單一媒體為核心的新聞采編流程。新聞媒介融合理念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聞報道模式的轉變。
平臺發布日趨多元
電視屏幕豐富多彩,媒體選擇空間開始增加,現如今的電視新聞傳播呈現出了多元化、立體化的特點。電視平臺發布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媒介“融合化”層面上。現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電視技術和數字壓縮技術融為一體,電視傳統播放接收的方式一去不復返,諸多電視衍生群體接踵而至。網絡電視在整合電視和網絡上發揮著巨大作用,不僅保留了電視媒體直觀、生動的表現方式,還賦予了互聯網實時交互性特征,突破了單一信息傳播的話語局限,形成了一個網絡時代視覺形象下全新的信息傳播格局。網絡電視的出現,代表著“傳播者主權”變更為“受眾主權”,是電視傳播形式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體現。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
融媒體意識不足
如今,電視新聞記者不單單要為電視臺工作,還要負責廣播媒體和網絡媒體等多項工作任務。前一秒鐘有可能在新聞現場出鏡,下一秒就有可能為廣播電臺進行連線播報,之后還要在網絡上登載照片、視頻等。融媒體時代語境下,一些新聞記者的融媒體意識嚴重不足,且欠缺新聞敏感性,關注范圍狹窄,各類新聞素材的采集也不到位,不具備制作融合新聞的能力。
能力單一化
傳統媒體屬于日常廣泛應用且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因為傳播媒介存在時間和空間的傳播局限,所以對新聞記者綜合能力無過多要求,通常只要具備新聞采訪能力和寫作能力及表達能力即可。但到了融媒體時代則不同,傳統媒體介質被割裂,新聞報道杈也不再是“一家獨有”,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輿論引導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新聞記者以往的新聞策劃與采寫過程,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所以說唯有素養和能力兼備的人才才能勝任現如今的新聞記者職位。現在很多記者中,集采、寫、攝、錄、編、網絡技術應用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才相當稀缺,這就很難滿足融媒體時代對新聞記者的要求。
管理機制落后
縱觀融媒體發展現狀可知,現在國內融媒體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融合程度不盡人意。傳統電視新聞記者,依舊沿襲著老一套的新聞生產模式,從事物發展規律來看,若想短時間內改變此類現狀比較困難。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一些電視媒體的管理機制因循守舊,新聞記者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從本質上來說,其自身角色并未發生變化,依然按部就班工作。所以,現在一定要從新聞記者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讓新聞記者變被動為主動,使記者全面發揮出自身的創造性、積極性、主動性,如此才能打造精品新聞,才能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責任心
處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抱著積極的心態去應對融媒體時代的挑戰,要理解新聞傳播在融媒體時代中的重要性。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務必要明確自身的新聞采集、新聞選擇、新聞制作、新聞傳播等任務及使命,還要全面了解融媒體發展的優缺點,去糟取精,對電視新聞發展路徑展開積極的探索,在維系電視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新聞傳播時效性,推動電視新聞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掌握受氽需求,在轉變自身角色時,要以民眾需求為出發點、落腳點,切實關注民生,確保新聞內容能夠反映民眾訴求,進而正確引導輿論導向,進而形成良好的社會凝聚力,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貢獻力量。創新思維理念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將全球緊密聯系到了一起,融媒體憑借著網絡優勢得到了大力發展,無論任何信息均可以得到快速傳遞,但此時民眾所獲取的信息仍有待認證和考察,真實性難以得到保證。基于上述背景,要求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樹立起先進的互聯網思維,在融媒體時代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分辨信息真偽,繼而保障對外提供的信息是真實可靠的。復雜多變的網絡信息環境下,民眾生活中包含了很多網絡新聞,作為電視新聞記者,更應該按照自身職業優勢、崗位使命,做到恪盡職守,堅決禁止虛假新聞傳播,要捍衛電視新聞的權威性。
電視新聞記者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新聞傳播手段,可利用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深入挖掘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了解這些新聞會對社會造成何種影響。并且,新聞記者要積極地轉變思維,改變一成不變的工作模式,要主動出擊,挖掘新聞線索并深入地進行報道,對新聞價值予以考察,傳播極具正能量和有社會價值的新聞信息。
技能提升
處在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若想成功轉型,關鍵點便是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技能水平。現階段,國內新舊媒體尚處在融合發展階段,此時的電視新聞記者要努力提升綜合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工作潛力,跟上融媒體的發展步伐,積極參與單位開展的培訓活動,并且工作之余要多讀書,掌握更多融媒體知識和技能,如此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打造精品新聞欄目,更好更優地為社會服務。
把握時代旋律
無論媒體格局如何發展,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都要嚴格遵循政治標準,聚焦中心工作,深入挖掘重點新聞,有序進行新聞報道。新聞記者要站在社會和行業發展角度,有效地掌握輿論引導方向,繼而靈活捕捉新聞要點。以“一帶一路”建設和高品質發展轉型方面的新聞報道為例,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了解到上述政策是我們國家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新聞記者要從中挖掘新聞題材,與多種媒體形式相結合,弘揚社會主旋律,展現新時期新聞記者的風采。
綜上所述,融媒體是本時代發展的主要趨勢,新聞行業領域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那么就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而在此期間,新聞記者的轉型發展可謂至關重要。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面臨著很多挑戰和困境,當務之急就是要使用先進的思想理念,要不斷學習科學知識和技能,豐富崗位技能,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合二為一,實現成功轉型,從而滿足時代發展所需,借融媒體優勢打造精品新聞,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
(作者單位:舞鋼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