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收入逐步提高,禽類食品從稀缺食物變為普通食品,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常言道:每天一個蛋,不在醫院見。我國不僅是雞蛋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為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大規模、現代化、集約化的蛋雞飼養場隨處可見。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方式,給日常管理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養殖風險,更易引起雞群發生疾病,能夠嚴重影響蛋雞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的發揮,而潰瘍性腸炎就是蛋雞生產中常見的疾病之一。潰瘍性腸炎最早是在鵪鶉中發生的,所以也稱為鵪鶉病。該病主要是由腸道中的梭菌引發,典型病變是小腸后段發生出血性腸炎、壞死、形成潰瘍。該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引起大面積暴發,致死率較高,給蛋雞養殖業帶來巨大危害。本文對蛋雞潰瘍性腸炎的臨床癥狀、剖解病變、室驗室診斷、病理變化、鑒別診斷、防控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希望在生產實踐中引起廣大養雞從業者高度重視。
1 流行病學
本病的病原是腸梭菌,兩端鈍圓,有鞭毛,有芽孢,對環境中的各種因素不敏感,一旦發生,很難被徹底消殺。雞舍長時間被腸梭菌污染,導致雞群持續發病。同時,慢性帶菌雞也是造成本病持續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種禽類均能感染發病,尤其鵪鶉更為易感。幼禽容易被感染發病,特別是4~12周齡的雞和幼齡鵪鶉更為易感。自然條件下,禽類通過接觸被污染的墊草、飲水、飼料等從消化道侵入感染。另外,當蛋雞開始產蛋時,高溫高濕、感染球蟲、突然更換飼料等因素都能夠誘發本病[1]。
2 臨床癥狀
患有急性潰瘍性腸炎的蛋雞,在臨床上還沒出現明顯的癥狀時就突然死亡。而蛋雞發生慢性潰瘍性腸炎,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羽毛凌亂、色澤暗淡,縮頭閉眼,雞冠蒼白,兩翅下垂,排橘紅色或灰白色稀便;隨著病程延長,病雞體重減輕,身體消瘦。如果管理不良、治療不當,病雞出現死亡。雛雞發病后癥狀更重,死亡率在70%以上[2]。
3 剖檢變化
剖檢可見十二指腸有炎癥病變,腸壁有小的出血點;肝臟腫大、顏色變黃,肝表面存在大小、形狀不同的黃白色壞死點,局部有大面積的壞死灶;脾臟腫脹,顏色變深,嚴重的脾臟顏色為紫黑色。
病程持續較長的病雞,盲腸和小腸漿膜表面出現圓形潰瘍、糜爛凸起,融合后變成大面積的潰瘍面,潰瘍嚴重時能夠造成腸穿孔,繼而引起腹膜炎;盲腸腫脹、出血、壞死[3]。
4 實驗室診斷
無菌操作取病雞的肝臟、脾臟以及腸道病料進行涂片,然后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可以看到粗大的革蘭氏陽性菌,菌體兩端鈍圓,有芽孢,有鞭毛,可以自行運動。結合臨床癥狀和剖解病變,由此診斷雞只發生了潰瘍性腸炎[1]。
5 鑒別診斷
注意與雞球蟲病區分,蛋雞患球蟲病排出血便,不會排出水樣稀便,也不能在腸粘膜上形成潰瘍灶;而且使用磺胺類藥物雞球蟲病有顯著的療效,但對雞潰瘍性腸炎沒有療效。
潰瘍性腸炎在小腸和盲腸發生的病變同雞組織滴蟲病相似,不同之處是潰瘍性腸炎一般會引起病雞發生水樣腹瀉,而組織滴蟲病會在盲腸存有大量干酪樣的柱狀物。
另外,潰瘍性腸炎與壞死性腸炎還容易混淆,區別在于壞死性腸炎是由魏氏梭菌侵入感染而引起,能造成病雞腸道發生比較明顯的出血,多數病雞附有偽膜[2]。
6 治療方法
6.1 西藥治療
方案一:每公斤飼料中添加50 mg環丙沙星,連喂5 d。
方案二:在每公斤飲水中加入3萬IU慶大霉素,連續用藥3 d。
方案三:每公斤飲水中加入0.1 g丁胺卡那霉素進行飲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連用5 d;同時在每噸飼料中添加125 g阿莫西林,連續用藥5 d。
6.2 中藥治療
在使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可以配合使用中草藥。每只雞每天用雞骨香15 g,白花蟛蜞草、白花豬母菜、白花蛇舌草各50 g,加水熬制后給病雞分成上、下午各一次混水服用。
本中藥方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新、化濕祛瘀、活血生肌、活血通絡、健脾益氣的治療效果[4]。
7 預防措施
7.1 做好生物安全
養雞場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并且從種雞質量好、供雛能力強的種雞場引進雞雛;對于老雞舍,必須全面徹底清理消殺后再空舍一個月以上,以利雞舍干凈衛生;同時,養雞場應根據本地流行病學,結合本場的生產實踐情況,科學合理制定免疫接種程序,并從正規廠家購買所需疫苗,并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書去運輸、儲存、稀釋、使用,有利增強雞群的抗病力和免疫力。
另外,養雞場禁止外人進入雞舍參觀學習,非本場車輛一律不能進入生產區;進入生產區的工作人員須洗澡消毒、更換工作服(衣服、鞋帽等)后才能進入生產區。同時,正常情況下每周帶雞消毒2次,雞舍每四周消殺2次,以保證雞舍以及環境干凈衛生,以利雞只健康生長,減少疾病發生。消毒液要交替使用,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去稀釋、配制,且在有效期內使用,以保證消殺效果。
養雞場要做好滅鼠工作,雞舍內、場區道路做好地面硬化,雞舍四周地面可以用雞蛋大小的石頭進行鋪設,可以有效地減少雞舍內老鼠的數量,降低由老鼠攜帶的病菌在雞群中傳播擴散;養雞場內不要種植高大的樹木,用低矮的灌木、花草進行場區綠化,改善雞場環境、凈化周圍空氣。
同時,養雞場要做好飼料管理,選擇通風干燥的房間作為飼料臨時儲存地點,做好防潮措施,避免飼料儲存不當造成發霉;并做好防鼠、防鳥措施,減少飼料損耗和疾病傳播。另外,在溫暖、炎熱季節,要做好滅蠅殺蟲工作,以減少或減輕因為蚊蠅、昆蟲等攜帶的病原威脅,從源頭上減少疾病的發生幾率,進而降低蛋雞潰瘍性腸炎的發生概率。
7.2 加強飼養管理
不飼喂發霉變質飼料,尤其是那些霉變輕微的飼料,養殖戶更要丟棄不用;飼料配方應嚴格符合蛋雞各階段營養需求,以滿足蛋雞的生長發育需求和促使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飲水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重金屬離子不能超標,以免對蛋雞造成不良影響;飼養管理要精心、精細,盡可能地降低轉舍、免疫接種、換料、氣候劇變等各種應激,給蛋雞提供適合生產的飼養環境。有條件的養雞場在寒冷季節做好保溫供暖工作,夏季做好通風降溫工作,給雞只提供適合生活的生活環境[3]。
參考文獻:
[1] 趙濤,胡曉云.蛋雞潰瘍性腸炎的流行病學、診斷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9(05):58-59.
[2] 曲云英.蛋雞潰瘍性腸炎的流行特點、癥狀、診斷與防控[J].現代畜牧科技,2018(09):62.
[3] 呂麗華.一例雞潰瘍性腸炎的鑒別診斷與防治報告[J].養殖技術顧問,2009(07):95.
[4] 李鎖.蛋雞潰瘍性腸炎的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16(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