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楠 韋穎 楊潔
摘要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人才培養的質量由課程質量決定的。高校在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不斷改革理念的同時,穩步推進一流專業建設,增強“質量意識”,推動全國各個高校開展“質量革命”。本文結合云南師范大學基于“兩性一度”原則要求下開展的本科課堂教學督導工作實踐情況,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供高校和各級教學質量監管部門開展課程建設,尤其是一流本科課程或“金課”建設工作參考。
關鍵詞 兩性一度 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監控 督導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02
On the Supervision of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High Level, Innovative and Challenged"
——Tak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U Nan, WEI Ying, YANG Jie
(TeachingQualityMonitoringandEvaluationCenterof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500)
AbstractCurriculum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While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output-oriented and continuous reform, collegesanduniversities steadilypromotetheconstructionoffirst-classmajors,enhance"qualityawareness"andpromote"quality revolu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teachingsupervisioninYunnanNormalUniversity,thispaperputsforwardimprovementmeasuresandsuggestions,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o carry ou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 or "golden courses".
Keywordshigh level, innovative and challenged; quality control of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teaching; supervision work
為促進人才培養主渠道——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育部在2019年10月發布《教育部關于建設本科一流課程的實施意見》中指出,在課程內容上,突破習慣性認知模式,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提升高階性;教學內容上,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突出創新性;課程設計增加研究性、創新性、綜合性內容,增加挑戰度。此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簡稱為“兩性一度”。基于“兩性一度”高標準要求,迫切需要對督導方式和內容做出一定的改進,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本文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在基于“兩性一度”的原則要求下,對校級“本科教學督導團”著眼于課堂教學重點環節的質量監控與評價,在推動課堂教學革命,確保課程教學質量方面上的督導工作實踐進行總結研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以期供高校和各級教學質量監管部門開展課程建設,尤其是一流本科課程或“金課”建設工作參考,確實將質量意識、質量標準、質量評價、質量管理等落實到教育教學各環節,深化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內涵發展。
1基于“兩性一度”的課堂教學督導工作實踐
2021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強調了完善學校管理政策和標準,多對學校做好監督工作,引導學校發展自身特色和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重點監督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情況,包括學校黨建、團建、教育教學、科研、師德、資源配置、教育收費、安全穩定等方面。引導學校建立自我監督機制,優化學校內部治理。完善督導員職責范圍制度,實施監督,督促學校要規范性辦學。
為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云南師范大學實行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制度,校級層面成立本科教學督導團,學院層面成立本科教學督導組。涵蓋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經濟、藝術、農學11大學科門類。本科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對于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為本科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新形勢下,結合一流課程建設要求,實施課程教學“兩性一度”評價,是促進課程教學優質化或“金課”化的必要手段。為此,云南師范大學在普遍推行學生網上評教、督導或同行或領導隨機聽課的現實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就校級本科教學督導工作進行了相應的重構和調整,具體工作如下:
1.1完善質量標準,規范督導工作制度
學校對已有的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和有關教學規章制度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和完善,通過《云南師范大學課程教學大綱編制規范》《云南師范大學課程建設項目經費使用與管理暫行辦法》《云南師范大學專業主干課程建設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明確課程建設標準;制定《云南師范大學教師課堂教學基本規范》《云南師范大學本科實驗教學工作條例》等建立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制定《云南師范大學本科教師教學工作基本規范》《云南師范大學教師任課資格的若干規定》《云南師范大學本科生課堂學習基本規范》等建立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行為質量標準。在質量標準制度體系下重新修訂了《本科教學督導工作條例》,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督導的組織任用、工作的職責、考核和待遇。本科的教學督導團原則上由17-22人組成,督導團成員均為學校各學院從年齡在65歲以下具有高級職稱,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業務能力強的退休教師中擇優推薦產生,對全校本科教學各方面進行“督教”“督學”和“督管”工作,重點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等環節進行督導,并參與相應的教學考核檢查評估,教學比賽等專項工作。專項檢查、專項聽課等專項工作結束,督導都必須提交書面工作總結。每一位督導每學期完成32個工作量的督導任務,其中專項工作量為16個。如完整聽課1學時并提交聽課記錄記1個工作量。并結合聽課制度、檢查制度、教研制度、會議制度、匯報制度和建檔制度六項常規制度要求,進一步規范本科教學督導工作。
1.2瞄準課程分類,細化督導評價指標
2019年,學校制定印發了《云南師范大學本科一流課程建設實施辦法》,堅持“兩性一度”的課程建設標準,在校內推動“發展心理學”等68門線下一流課程和“禁毒法學”等34門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建設項目。以一流的課程建設為出發點,指引和推動學校的課程體系和內容,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推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統一,努力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課程質量新標桿。結合實際,教學督導緊扣課程建設實施要求,在以往專業課、通識課、公修課、實驗課、實踐課程等進行教學督導隨堂聽課、專項聽課的基礎上,把“兩性一度”指標整合到既有的常規聽課質量評價表中。瞄準課程分類,進一步細化工作模式針對線下、線上、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社會實踐五大類型課程,開展混合式,交叉式,多組別的隨機聽課和專項聽評課。即同一課程由不同學科背景教學督導混編組隊聽課,專業背景相同或者相近的專家從課程的“兩性一度”要求出發,看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是否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增強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高級思維。而專業背景不同的教學督導則著重從教學理念的先進性、課程設計的創新性、課程內容與資源的科學性和時代性、教學效果的顯著性等多方面考查課程的“兩性一度”。最終對課程教學環節的督導評價采取德爾菲法,依據教學督導工作系統的程序,請督導們各自發表意見,且督導們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只與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工作人員聯系,經過工作人員多輪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督導團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即將反饋的結果。如教學督導在反復幾輪對思政直播課聽評課后就提出了直播教學必須運用理論分析解剖社會現實問題,始終讓教學扎根社會實踐熱土,需根據課程內容要點設置思考和討論題等確實增強教學效果的建議。
1.3健全數據系統,強化督導信息反饋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中心建立了督導聽課系統,對督導員的工作分配和內容、工作結果及反饋回來的信息進行統一信息化管理。同時對接學生評教系統,在本科教學質量監控平臺上結合教學質量管理數據分析,形成電子化的本科教學督導報告,可供教學管理部門,學院教學單位,任課教師適時調閱,隨機查看,對課堂教學質量做到及時反饋、持續改進。
督導團不斷深化“督查、反饋、改進、復查”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教學質量監控與信息通報的反饋作用,真正讓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形成閉環。督導聽完課后都能夠將聽課的意見及建議與任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反饋,特殊的情況向學院、相關部門及領導進行匯報,做到有聽、有評、有反饋。堅持編輯完成云南師范大學教學質量監控信息通報(以下簡稱為信息通報),并及時將信息通報送達學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確保教學督導,發現了各種問題能夠及時得以反饋和整改,信息通報進一步對督導工作方式的改進和完善,對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發揮了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
2面對“兩性一度”要求,課堂教學督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督導對于“兩性一度”要求把握存在不均衡現象
由于教學督導多選聘退休教師,缺乏系統性、常規化的交流和培訓。在學習交流方面,只是在不定期召開的教學督導工作會議上對各項教學督導工作進行內部總結、交流和部署,使得督導人員在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方面略顯不足,與教學實際發展以及時代性要求結合不夠緊密,在教學改革方面實踐學習不夠深入,在達到一流課程建設督導要求上存在不均衡現象,個體差異較為明顯。表現在校級層面督導如何指導教師在課程教學設計上,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有解決錯綜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層次思維。在課程內容上,應擴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寬度,打破固有認知這種模式,培養學生深入分析、大膽提問和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2.2督導課程評價指標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學校在推動五類一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正在推進全校課程對標國內外一流大學,實施“國際一流、國內一流、國內平均水平、低于國內平均水平”四級課程準入和評價制度改革,建立提升課程質量的良性循環機制。但是目前課程評價指標體系還未按照新的國標“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認證理念進行修訂和完善。在教學“兩性一度”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中應打破固有的認知模式,促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增加課程設計上的研究和創新性,和綜合性等內容,加大對學生學習的投入,科學“增負”,讓學生體驗飛躍性的學習挑戰。尤其是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社會實踐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確實做到以一流教學督導工作促進一流課程建設。
3基于“兩性一度”要求,課堂教學督導工作改進措施建議
3.1進一步優化督導工作機制,選好配強教學督導
在督導遴選機制上,根據“兩性一度”課程要求,不再局限于退休教師,也可從在崗教師中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學術帶頭人、教學大獎賽中獲獎教師、師德標兵,卓越教師獎獲得者、教學法研究專家等遴選一部分補充到督導隊伍里,形成“老、中、青”年齡結構合理,學科專業互補,熟悉教學改革和積極進行教學實踐的督導隊伍,按照個人自薦,學院推薦,學校審核的形式組成督導專家庫,讓督導專家有序循環,減輕面上的工作量,促進督導工作的深入開展。
在督導的考核上,既要關注“量的要求”,更要關注“質的要求”。將“質量意識”和“新時代高教40條”要求具化,線下課程重點關注課堂教學秩序、教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效果等。而線上課程依據線上教學的特點,關注教學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鞏固考核等環節。并結合線上系統教學數據中心收集學生實時教學概況數據,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完成線上教學部分的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形成課程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報告。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報告要按照“兩性一度”要求分析課程現狀、識別課程建設水平、分析建設差距原因、提出持續改進措施。
在督導的培訓上,要及時通過線上、線下等常態化和專項的培訓,鼓勵走出去,引進來,開展督導工作在不同高校不同地區的學習交流,更新督導理念,拓展督導思維,持續提升督導們評教的能力。
3.2進一步完善“兩性一度”評價指標,分類細化評教模式
緊跟時代步伐,鑒于課程教學的現實形態主要由教學準備和教學實施過程兩個環節組成,因而“兩性一度”評價指標在結構上可設立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兩大類。督導可通過查看整門課程的教學設計或教案、近一學期測驗考試及評分細則、近兩學期學生成績分布統計等資料確定教學設計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指標的評價;通過隨機進教學現場聽課或觀看教學實況錄播視頻,并查看該課程教學設計或教案等對教學過程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指標的評價。
“金課”建設的關鍵在于通過“評教”引導教師朝著目標前進、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規范和改善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在深入推進一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好督導評教結果運用,將評教結果作為課程等級準入,教師教學工作履職考核、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等的重要依據,讓每一位教師都能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練好上課的本領,在課堂教學中力求課程思政融會貫通、知識介紹嫻熟自如、受教育者能力形成螺旋上升趨勢。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2019.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Z].2021.
[3]宋專茂,江波.課堂教學“兩性一度”評價的指標建構與實施方法探索[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1(2):62-67.
[4]鄭春.以評促建視角下打造新時代民辦高校“金課”課堂[J].中外企業家,2018(14):172-173.
[5]李孟軍,楊克巍,趙青松,等.本科教育課程質量建設的新視角——“金課”的開放性要求及閉環運行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9(3):18-21.
[6]席二輝,張松峰.以課堂教學問題為導向的督導工作的重點與創新探索——以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例[J].廣東蠶業,202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