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常州市新北區大隊,江蘇 常州 213001)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石油化工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在生產過程中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易燃易爆問題。原材料提取加工時易產生易燃物料或有毒物質,嚴重時可引起火災爆炸,不僅影響企業正常運轉,還可能帶來人員傷亡。因此,石油化工企業應當充分重視火災危險性,認真分析當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系統的防火對策。
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危險性高,生產中經常涉及高溫高壓設備和易燃易爆物質,因而必須充分掌握火災特點,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火災易引發爆炸。石油化工生產中所用原材料很多屬于易燃易爆物質,當生產操作及安全管理產生疏漏時,一旦出現火災,極易引起爆炸。石油化工企業中,所用生產裝置的爆炸有單獨發生,也有多種類型爆炸相繼發生的情況,而且爆炸是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都有涉及。另外在系統內部溫度較高時,也會因為壓力太大而形成爆炸,現場形勢復雜,波及面廣。所以相對普通火勢的控制,危險化學品所產生的影響極其嚴重。以往石油化工企業火災的救援中,消防員到達現場滅火時,也曾遇到突發性的爆炸,甚至毫無防備,人員傷亡嚴重。
第二,火勢蔓延速度快。石油化工產品很多帶有易燃易爆性,其燃燒速度快,短時間內就會蔓延到各個地方,并積蓄大量熱能。企業在從事石化產品生產時,所用的設備一般呈現為立體布局,這種建筑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不僅設備裝置內部存有易燃易爆介質,且救援和火勢控制不便,最終形成立體火災,隨著大面積燃燒時間的延長,還可能造成建筑結構的倒塌[1]。另外石油化工生產所用液體原料帶有流淌性,隨著易燃易爆物質的流淌滲透,周圍也會迅速陷入燃燒,直接增加了救援難度。
第三,火災后續風險多。石油化工企業火災在短時間內可見的是火勢蔓延以及爆炸,但火災所產生的影響遠沒有結束。石化類產品的生產包含很多有毒有害物質,生產中常用的濃硫酸、濃硝酸、苯等都直接關系空氣質量。在燃燒和救援期間,這些有毒物質會伴隨空氣、水流而傳播,進入到周邊環境,污染空氣、土壤,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危害,例如危化品爆炸后,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上升。還有的爆炸性混合物會繼續引起二次燃燒[2],這主要是因為滅火泡沫暫時覆蓋了燃燒物,隨著泡沫消退,殘留的易燃物遇到適宜條件,還會再次燃燒。
石油化工企業火災危險性高,企業必須對生產工藝和設備實施嚴格管理,規避潛在的火災風險,實現安全運轉。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現有基礎設施、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以及人員隊伍建設等還需上升到更高水平。
第一,消防安全意識不強。近年來石油化工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將精力集中于生產效益的提升,致力于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綜合競爭力,重效益、輕安全的問題仍然存在。石油化工生產設備定期維護不到位,監督檢查不嚴,就會帶來安全隱患,例如設備中易燃易爆、有害物質的輕微泄漏,或者易燃氣體的冒出,如不及時處理,當易燃物達到一定濃度或遇電火花情況,都可能發生火災事故。再如企業大量生產設備與石油管道分布,一些配件逐漸老化,遇到火災事故時救援難度也很大,企業往往對這些風險因素未能給予足夠重視,認為火災事故距離自身較遠,尚未充分認識到石油化工火災的嚴重性。
第二,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過程帶有風險性,其火災救援難度大,對消防基礎設施的專業性和完備性要求更高,企業必須配備充足的消防設施,以防火災發生。部分企業雖然自身規模較大,但是仍然繼續使用政府消防站,尚未建立自己的消防站,消防基礎設施明顯不足。隨著市場競爭的發展,不少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而相對應的消防救援設施并未與之相匹配。企業現有的消防設施在維護保養方面存在很大隨意性,日常設備檢查檢修工作不及時,當發生事故時,可能遇到出水不暢、水壓不足的問題。石油化工企業通常建成時間早,有的消防設備已經年久,不能發揮有效的救援功能。
第三,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滯后。目前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火災爆炸事故時有發生,甚至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從中也顯現出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中的問題。對于危險生產作業環境,必須建立起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從而避免重大事故。石油化工生產過程離不開消防安全標準的指導,各部門人員認真執行標準,才能杜絕各類風險漏洞。但是一些企業的消防標準較為落后,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生產管理要求,而且企業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消防管理人員帶有變動性,沒有建立起安全生產責任制,當事故發生后,消防救援和應急工作配合不力,企業難以追究當事人責任。包括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操作不當,都是管理體系中的問題體現。
第四,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素質不齊。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專業性的特點,需要管理人員具備消防專業知識和防火技能,并且掌握現代消防安全工作的技術要領,所以消防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技術水平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企業現有管理人員素質不齊,在專業學歷基礎、技術技能以及信息素養等方面還有所欠缺,不能有效排除消防現場的隱患。而且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消防管理提供了更多技術支持,要求管理人員善于使用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加強監督管理和協作配合。而現有培訓工作存在隨意性,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沒有及時提升,就會影響到安全防范及應急救援工作。
針對當前工作中的問題,石油化工企業應當增強消防安全管理意識,深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培育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從而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第一,增強消防管理意識。石油化工企業火災防范首先應從思想上的重視開始,并將防火意識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從以往實踐來看,石油化工企業火災事故的發生多數與管理不當有關,很多風險因素都可以提前進行防范和控制,火災事故也完全有機會避免。所以防火需從前瞻性的管理入手,強化各部門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以利于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的火災隱患,制定系統的防火措施,保障生產的順利實施以及員工的人身安全。企業領導要積極開展全員宣傳工作,向員工講解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引入真實的火災案例,使員工理解消防安全與每個人的工作息息相關,并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根據企業經營特點,細化各項防火管理措施,加強監督檢查落實。
第二,深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石油化工企業應科學評估生產經營所需的消防基礎設施,對于需要建立消防站的企業,應及時落實建設工作。企業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要配備與之相適應的消防設備設施,包括增加消防蓄水池的建設,配置專業的滅火器,確保消防設備的質量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特別是考慮危險化工產品的易燃易爆性,企業要配備自動化消防設施。對消防設施建設投入,企業應做好預算分配,保證充足的資金。新建企業要注重對周邊環境的考察,綜合分析周圍的水源、風向、安全距離等因素,從源頭加強風險防范。企業應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的消防設施檢查維修,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及時維修或更新故障設備,切實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保障[3]。
第三,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石油化工企業應結合我國《消防法》的規定以及當前行業發展情況,制定系統的消防安全管理標準,根據企業經營實際,嚴格規定相關設備設施、生產工藝、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消防要求,并建立健全防火管理制度,針對各個部門的特點,明確規定部門應負責的消防管理任務,監督各部門對于制度的落實,引入消防安全責任制,對石油化工生產中的各類消防安全事故,追溯責任人。尤其生產作業環節,企業要加強考核檢查,增強員工責任意識,謹防工作疏忽帶來的安全問題。同時企業應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出臺應急預案,帶領全員開展消防演練,提高企業整體的防火能力。
第四,培育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消防管理人員在企業防火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石油化工企業要建立專業人才的選拔任用制度,吸納具備相關學歷基礎、工作經驗的人才加入企業,并對消防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了解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實踐要求,掌握消防理論知識,熟練使用防護裝備,具備滅火體驗以及相關的急救知識等,遇到危險事故時能夠從容應對[4]。企業要經常組織消防管理人員接受專業培訓,引導消防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緊跟時代步伐,提高業務素質。消防管理人員也要為從事生產操作的員工提供專業培訓,指導其在生產工作中加強防火意識,謹慎處理各項操作工作。
當前社會生產生活對石油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石油化工企業正在迎來新的機遇,很多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到生產領域,生產規模日益壯大。為保證生產正常運轉,規避火災風險,企業應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標準,健全管理制度,打造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從多方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減少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