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琦,孫凌蓉
(重慶市沙坪壩區中醫 院針灸推拿科,重慶 400030)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膚病,以成年人居多,呈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樣小水皰,并伴劇烈疼痛[1]。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外科啟玄·蜘蛛瘡》日:“此瘡生于皮膚問,與水窠相似,淡紅且痛,五七個成攢,亦能蔭開”。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目前針對帶狀皰疹的治療,西醫多以抗病毒等對癥治療為主,但其效果甚微,久治不愈還可逐漸形成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疼痛可持續數月或數年[2]。近幾年來針灸治療因其價格低廉且患者容易接受,在帶狀皰疹治療方式選擇中優勢明顯,而圍刺法現已成為針灸臨床上治療帶狀皰疹的常用針刺方法。圍刺法又名圍剿刺法,是以病變部位為中心,進行一層或多層包圍型淺刺的一種針法,是《靈樞·官針》所記載的揚刺法的發展,其操作既與揚刺法相似,又不僅限于4針圍刺。其具體操作要領是取1.5~2寸毫針數針,沿病灶邊緣進針,向病灶中心平刺0.5~1寸,針距間隔1.5~2cm左右,病灶中心可直刺入1~2針。圍刺法可通絡和血、祛毒止痛,其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顯著。現將近年來圍刺法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研究綜述如下。
帶狀皰疹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損害周圍神經節導致沿周圍神經走向形成簇集性皰疹并伴隨神經痛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3]。此病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對于帶狀皰疹西醫主要采取抗病毒等方法治療,但是效果甚微,影響了臨床康復速度。因此如何高效控制或消除疼痛是臨床上急待解決的問題。
圍刺法結合刺絡拔罐。黃杰等[4]采用圍刺法梅花針火罐法聯合應用治療急性帶狀皰疹36例及單純圍刺法治療急性帶狀皰疹27例,總有效率分別為80.56%和74.07%。伊璠等[5]運用圍刺法、梅花針及火罐聯合應用治療帶狀皰疹35例,通過梅花針叩刺放血后,以圍刺法針刺,總有效率100%。金磊等[6]采用圍刺法聯合刺絡拔罐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30例,先于皰疹皮膚邊緣進行針刺圍刺,針刺得氣后在病變四周處接G6805-Ⅱ型電針治療儀選連續波治療,留針30min,針刺結束后進行刺絡拔罐,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共2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6.7%。郝蓬亮等[7]圍刺法針刺結合放血拔罐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患者33例,先選取皰疹皮損部位采用刺絡拔罐治療,再于阿是穴上及皮損局部采用皮下圍刺,留針20min,每天1次,3天后刺絡放血改為隔日1次,共治療7天,臨床痊愈24例,顯效6例,有效3例,無效0例,顯示全部有效。郝蓬亮等[8]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通過圍刺法針刺結合放血拔罐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30例,觀察刺絡拔罐加圍刺法對急性期帶狀皰疹血液炎性相關指標的影響,并對其控制疼痛及治療機制進行探討,發現刺絡放血拔罐加圍刺療法和西醫常規治療均可顯著緩解疼痛,而刺絡放血拔罐加圍刺止痛效果更好;且兩組治療后局部血中淋巴細胞百分比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刺絡拔罐加圍刺治療后下降更為顯著,提示帶狀皰疹疼痛可能與外周血淋巴細胞含量相關,這可能是其抗病毒治療效應的機制之一。王凱忠等[9]觀察中醫刺絡拔罐結合圍刺法與西醫治療帶狀皰疹急性期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末梢血、皰疹局部血血常規、血清C反應蛋白(CRP)的影響,發現中醫刺絡拔罐結合圍刺法通過調節細胞因子、P物質的水平,能顯著的減輕疼痛癥狀,盡快的緩解臨床癥狀。倪貴姚等[10]采用圍刺法梅花針聯合應用火罐治療急性帶狀皰疹35例及單獨使用圍刺法治療急性帶狀皰疹35例,其總有效率分別為88.6%和68.6%。李秦芳[11]采用刺絡拔罐結合圍刺法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44例,治療有效率93.18%。彭書玲[12]運用叩刺拔罐加圍刺法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35例,治愈率54.29%,顯效率28.57%,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7.14%。王金華[13]運用圍刺法梅花針及火罐聯合應用治療急性帶狀皰疹20例,先于皰疹處利用梅花針扣刺出血,并在刺絡部位用火罐拔按,留罐時間以5~8min為宜,起罐后消毒創面后,再于皰疹皮膚邊緣處,沿皮下圍刺,刺向皰疹中心,針距1~2寸,根據患者皰疹面積大小決定針數和深度,留針30分,其痊愈率90%。
圍刺法結合中藥外治。李耀龍等[14]運用電針圍刺法結合中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27例,從皮損區周圍沿皮向中心進針,深度約0.5~1寸,使針尖集中于皮損區中心,用捻轉提插手法得氣后將余針拔去后僅留四周4根針,接通電針儀,連續波,留針30min,每日1次;并用紗布蘸取地龍白糖浸出液外敷于患處,每日3~4次;治愈率100%。劉時蓮等[15]應用外用中藥配合圍刺法治療帶狀皰疹50例,將炒黃后的王不留行粉末適量涂于患處(此法適用于皮疹表現為水皰較大、皰液混濁的),每日2次,連用3~7天,或將鮮馬齒莧搗爛取汁涂于患處(此法適用于皮疹表現為水皰較小,約粟米大小,或為紅色干性斑丘疹),每日3次,7天為一療程,并于每日采用采用局部圍針在皮損周圍,離皰疹約0.5寸左右進針,針尖與皮膚成15度角,斜刺向皰疹中心,留針30min,每日1次,連刺3~7天;痊愈率96%。鄒小勛等[16]運用圍刺法結合中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33例,用毫針在皮損處進行圍刺,留針30min,每10min行捻轉瀉法1次,出針時不按壓針孔,每日1次,10日為一療程;并根據皮損范圍大小取適量的搗碎的雞腸草均勻地涂抹,再用無菌干紗布敷蓋后膠布固定,每天換藥5次,療程同圍刺法治療;治愈82%,好轉率18%,總有效率100%。李娜等[17]運用鮮藥馬齒莧外敷配合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急性期20例,總有效率100%。
圍刺法結合其他中醫療法。何睿等[18]應用圍刺加艾熏治療帶狀皰疹48例,病程最短1日,最長4日,先在病灶局部采用多針圍刺法,再將用艾條煙熏病灶局部,溫度以患者能耐受、將病灶局部熏成橘黃色為度,用瀉法留針30min,每日1次,l0次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治愈45例,顯效2例,好轉1例。劉毅等[19]采用棉花灸配合圍刺法治療肝經郁熱型蛇串瘡36例,先于皮損處行圍刺針法,再用95%酒精浸泡過的干棉敷于病灶處,點燃,待燃盡后取下,每日1次。治愈24例,好轉10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100%。豆小妮等[20]運用撳針圍刺治療急性帶狀皰疹15例,即以患者的皮損皮膚為中心進行撳針圍刺,每日1次,總有效率93.33%。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指帶狀皰疹患者在皰疹愈合后皮損區出現的疼痛時間超過1個月的一種神經病理性疼痛綜合征,其疼痛主要以持續性燒灼樣、陣發性刺痛為主。目前臨床上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藥物雖然較多,但療效較好、不良反應小的藥物并不常見,且西藥主要以止痛為主,較易產生耐藥性[21]。近年研究表明圍刺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確切,能夠很好緩解疼痛癥狀。
張淑杰等[22]選取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8例,針刺病變部位對應上下2~4個神經節段的夾脊穴,并根據疼痛范圍大小進行局部圍刺,遠端配合針刺病側的合谷、曲池,針刺采用瀉法,留針30min,出針時不按壓針孔,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愈顯率89.47%,總有效率100%。潘朝霞等[23]用圍刺法加TDP照射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99例,7日為一療程,最長治療4個療程,總有效率100%,痊愈率67.7%。雷明君等[24]用丹參川芎嗪靜脈滴注聯合針灸圍刺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40例,每日靜脈滴注丹參川芎嗪10mL加生理鹽水250mL后,沿皮損周圍完好皮膚處圍刺進針,得氣后留針30min,每日1次,有效率82.5%。趙寧俠[25]用桃紅四物湯配合針刺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35例,其中痊愈23例,好轉10例,無效2例,有效率94.3%。孫遠征等[26]用電針郄穴結合圍刺法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45例,其中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19個月,采用圍刺法針刺皮損處,并分別電針外丘、跗陽或外丘、陽交,強度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調整,通電30分鐘后起針,每日1次,10日為一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愈顯率82.2%,總有效率97.8%。郭佳坤[27]選取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30例,予圍刺法結合循經取穴治療,14天為一療程,治療后患者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治愈8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王英等[28]隨機將80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分為治療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治療組選用浮針圍刺結合針刺夾脊穴,對照組單純采用毫針圍刺法,治療2個療程,治療組總有效率97.50%,對照組總有效率85.00%。謝意俠等[29]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采用圍刺聯合加巴噴丁治療,疼痛癥狀、睡眠及生活質量均得到顯著改善,總有效率97.0%。袁軍等[30]通過觀察50例雙重圍刺法聯合刺絡拔罐治療氣陰兩虧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療效,發現雙重圍刺法聯合刺絡拔罐治療氣陰兩虧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可明顯緩解患者疼痛,延長連續睡眠時間,且操作簡便,安全無毒副作用。邢亞情等[31]應用雙重圍刺法聯合叩刺拔罐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6例,10日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日,共治療2個療程,總有效率94.44%。
圍刺法類似于揚刺法,是在揚刺法的基礎上創新而來的針刺手法。圍刺法又名豹紋刺,《靈樞·官針》所言:“豺文刺者,左右前后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由此可知圍刺法主要是治療經絡氣血瘀滯不通的一種有效針刺手法[31]。圍刺法一方面通過切斷病邪對局部組織的侵犯,防治病變進一步侵入機體內部,延緩疾病的發展;另一方面可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從而達到治療局部病痛。圍刺法的應用甚廣,不僅對治療帶狀皰疹有明顯療效,針對其他皮膚病的治療也療效顯著。根據疾病發生的不同病因病機,在選擇運用圍刺針法的基礎上,還可辯證配合口服中藥方、刺絡拔罐、艾灸等療法,從而提高圍刺法在臨床疾病的療效,擴大臨床應用范圍。圍刺法的操作簡單,針刺深度較為表淺,針刺疼痛感不明顯,因此患者的依從性高,加之針灸具有效、簡、廉等特點,使圍刺法成為有效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