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霞 李卓 徐黛雪 曾智賢
摘要: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化裝備是改善農業生產力的方式,也是增強農村生產力力度和提高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在支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江西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現狀為基礎點,深入研究了江西農機裝備產業政策支持情況,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從農機裝備產品研發、專業技術、財政支持、農機服務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江西省;農機裝備;農業機械化;政策支持
中圖分類號:S23-0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207
江西省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省內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變得越來越好,政府也逐漸重視農業機械化方面的問題,并且就農業機械化出臺了相關政策,努力提高全省的農業機械化實力和發展水平。
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要比我國更加迅速且已經實現了全面農業機械化作業,并且農機裝備的功能更齊全更適用于農業發展,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農業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美國更是將農業生產結合社會實際進行優化,使農業生產更加專業,利用網絡實現農產品商業化和網絡化,提高銷售量。隨著農業地位的上升,許多國家開始重視農業的發展,陸續出臺和農業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構建農業生產體系,提供農業生產資金,優化農業生產政策,維護農民和農業經營者利益;此外,鼓勵技術研究者不斷研發新產品,創造新機具。國家在建立農業機械化法律法規時要做到兩個明確:一是要明確規定政府各主管部門的職能;二是要明確促進農業發展的作用、支持方式和途徑。農業機械化法制化管理要囊括:產品質量、經營、教育和培訓、使用方法、安全生產和維修等內容,明確農機產品各個環節供應者的責任,保護農機使用者、經營者和農民的基本利益[1]。
1 江西省農業機械化現狀
1.1 自然環境約束了農業機械化的實施和發展
江西省土地面積廣、資源充足、氣候適宜,利于農業發展,然而其地貌主要以丘陵分布,占全省總面積42%[2],使其農業發展受到限制,無法大面積地使用農業機械化裝備進行果蔬種植、果蔬收割和水產養殖等作業,再加上地理條件不同,不同農作物的作業方式和耕種的類型差異性較大,不同的農作物無法共同使用農機具,這大大增加了農戶購買機器的成本,以至于江西省的農業機械化使用局限性高、覆蓋面積小、工作效率低,全省農業養殖、種植和生產水平不高。
1.2 農業機械化裝備生產企業發展緩慢
江西省農業機械化裝備生產企業以生產手扶拖拉機、機動脫粒機、旋耕機等農機裝備為主,兼產其他農機產品的企業占比少。而且企業總體規模不大、資金較少、技術含量較弱、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無競爭力、知名品牌幾乎沒有,這一系列問題制約著江西農業機械化生產發展[3]。
1.3 人才資源嚴重缺乏
江西省高校中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的大學生相對較少,另外該專業的大學生畢業之后大多數選擇進國企或是機關等待遇優越的單位,一些中小企業很難引入技術人才,以至于中小企業的發展緩慢。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多系“半路出家”,缺乏高等知識教育,專業能力普遍不高、管理能力弱,大多憑借經驗做事,缺乏理論知識的引導。因此,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高,售后服務也無法及時跟進,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2 江西省農機裝備產業支持政策現狀
2.1 農機裝備產業政策支持少
江西省雖然是農業大省,但卻是農業生產弱省,農業機械化消費大省[3]。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其中農機裝備被列入《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之一,緊隨其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現代化農業裝備發展的政策[4]。然而,在出臺的政策當中圍繞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產品研發、財政補貼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較少,這極大地限制了農機裝備產業的發展。新形勢、新需求下的農機裝備發展潛力巨大,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聚合下的精準農機技術也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了現代農機管理與精準農業的驅動力。由此可見,推進農機裝備的發展可使農機快速走上數字化、精準化、高效化和科學化的軌道。
2.2 研發人員和技術人才缺失,科研能力差
目前江西省的農機裝備依舊處于初級階段,農機裝備產品的研發相對較弱,技術水平也比較低,遠遠不及其他省份的農機化發展。近幾年,大部分農機科研生產部門發生了改變,對科研人員和技術人才不夠重視,人才流失嚴重,以至于后備力量不足。但江西省的農機裝備市場存在較大的發展潛能,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3 缺乏具體的農機裝備產業財政支持
近些年,國家在農機裝備產業上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2016年,農機裝備預算資金投入了近10億元,與往年同比增長51.4%[4]。2018年,江西省成為全國兩個率先開展實施大棚補貼試點省份之一,牽頭承擔了農機購置補貼“三合一”試點工作,全年實施補貼資金5.12億元,占當年中央下達資金的86.1%。但是江西省對農機裝備產業的補貼仍然放在購置銷售設備、建設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對于農機裝備的用油問題和農民以及農業經營者的稅收問題沒有具體的政策優惠和支持。此外,農機裝備產業研發的資金投入依舊是一個重點關注問題,傳統農機裝備的效率低、功能弱、速度慢、非全自動等缺陷嚴重影響了農戶對更新農機裝備的積極性和信心,這也是限制農業發展的關鍵,而且研發新機型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
2.4 農業機械服務不全面,服務體系落后
農村社會化服務雖然已經普及,服務能力和力度較弱。農機服務業在鄉村建設中比較少,且服務項目不全面,服務力度不足,導致農業機械化發展難以適應農業發展的速度,也無法滿足農業市場需求,所以農業生產機械化和現代化程度低。農村社會化服務規模小的因素:一是服務業務范圍太小,僅限本村,跨鄉鎮提供農業服務時存在個別服務組織干部拒絕簽收、服務態度惡劣等不規范行為;二是申請服務補助資金的過程太過繁瑣,許多農民缺乏補助流程概念,不懂如何操作,嚴重影響補助金的發放;三是江西省的丘陵地形也制約著農村服務的開展,加大了農機服務量,另外也導致機插、機防成本增加;四是上級部門下達政策不大及時,有些政策調整太快來不及實施就已取消,無法達到預期結果。
3 促進江西省裝備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建議
3.1 完善農機裝備產品的研發和專業技術支持政策
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是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可以建立裝備產品研發基金,積極開展農機裝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切合實際,引導企業投入研發和技術研究,支持省內企業廣泛應用各項科學技術,例如:數字化技術、現代監測技術、虛擬制造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網絡制造技術等現代制造和管理技術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造,從而提升農機裝備的制造水平??梢詷嫿ň哂薪魇∞r產品特色的現代化農機裝備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增強農機裝備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市場上需求量大的農產品需要重點研究開發。
3.2 完善農機裝備產業財政支持政策
3.2.1 稅收優惠政策
圍繞《江西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升級和農機裝備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中指出的稅收優惠政策,再結合江西省農機裝備目前的實際情況,深入調查現有的農機裝備企業存在的問題,明確企業經營者的困難方向,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地緩解企業的經濟負擔。
3.2.2 農機裝備購置補貼政策
農機購置補貼既是一項強農惠農政策,更是一項引導政策和產業促進政策。實施農機裝備購置補貼在落實《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同時,還對市場農機發展起著調控的作用。農機裝備購置補貼政策的實行可以鼓勵農民積極購置先進的農機裝備,對農民購買農機裝備給予經濟上的扶持,同時能夠促進農機作業結構的整改以及裝備的更換,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進步。
3.2.3 農業機械裝備用油優惠政策
絕大多數農業機械裝備工作都是用燃油的。對農業機械化裝備用油實施用油優惠政策可以較大程度地降低農業機械化作業以及農業生產的成本,減輕農民負擔,調動其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建議對農業機械工作者實行免稅政策,對田間機械用油實行價格補貼。
3.2.4 農業機械化科研財政投入政策
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是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建議增加農業機械化科技投入,建立農業機械化科技研發基金,同時組織新型農機產品和農機裝備配件的開發及生產,積極解決農機技術等的研發滯后問題。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研發部門、生產部門、推廣部門積極配合參與的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體系,保證農業機械化科研有經濟上的支持。
3.2.5 農業技術人員培訓財政投入政策
先進的農機技術是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和進步的必要條件,建議增加人才培養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教學設備,增強技術能力培訓力度,強化培訓手段。實行多項措施對農業機械專業戶、基層農機管理者和農民農機手進行農機技術教育教學培訓工作。政府對技術人員培訓進行財政補貼,建立農機技術基金,制定優惠貸款等政策,鼓勵農民工作者進行技術培訓。
3.3 健全農機服務體系,加快農機服務產業發展
要健全各種農機服務體系,擴大服務范圍,向農民普及服務業務知識,一方面健全農機服務與維修培訓中心,另一方面完善農機服務產業化,促進江西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面對服務項目不健全的問題,政府部門要積極加快服務產業建設,健全服務項目,加強服務力度,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和現代化程度;面對服務態度問題,政府部門要時刻提醒并整頓服務組織人員,要耐心為農民服務講解,及時解決農業問題;面對下發政策不及時問題,則要及時下發指令,及時準確地實施服務政策。針對江西省地形制約農村服務業施展問題,一是要降低機插和機房成本,二是要進行一定的農業補貼。除此之外,要積極鼓勵并正確引導,使農民自愿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和服務隊等組織,從而帶動農機服務業的發展。
3.4 改變土地地形,減少農業發展受地形因素的影響
江西省主要地形屬于丘陵,機械化種植無法有效實施,嚴重制約了全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相關部門可以從兩個方面制定解決辦法,一是對丘陵地形進行改造,將部分適合耕作的丘陵地形改造成能夠大面積使用機械化種植的平地地形,開拓江西農業新途徑,擴大土地耕作面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二是加大投入土地補貼資金,讓農戶有地可用,減少土地稅收,以提高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參 考 文 獻
[1] 楊敏麗,涂志強,沈廣樹.國外農業機械化法規及支持政策[J].中國農機化,2005(2):3-6.
[2] 季凱文,彭柳林.地形地貌多樣型地區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析:以江西省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14,26(4):125-128.
[3] 廖禺,潘松,黃芳,等.江西山區農機化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4,35(2):9-11+42.
[4] 周吉,季凱文,龍強.江西現代農業裝備產業發展調查與思考[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8,39(3):115-118.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pporting Polic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l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Qiu Xia, Li Zhuo, Xu Daixue, Zeng Zhixian
(School of Technolog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Abstract: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quipment are ways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a very important basis for enhancing rural productivity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policy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analyzes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upport.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olicy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