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顧殿成
摘要:為了加快經濟增長速度,需要注重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之間的協同發展。經過研究與開發更多新型資源,能夠提高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使經濟可以平穩發展。為此,有效梳理自然資源應用、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能夠為經濟建設工作做好鋪墊。深入分析其中呈現出來的問題,并科學加以處理可謂十分關鍵。通過分析當前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決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合理策略,以便有助于提升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實際成效。
關鍵詞:自然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對策
引言
作為人們長遠生存的重要條件之一,生態環境的好壞關系到全人類的命運,為此,強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并且加大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力度十分必要。特別在最近幾年,不同國家均致力于研究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利用,落實了生態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一方面,加快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則為人類創建了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鑒于此,系統分析和探究現階段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有關問題,同時及時加以解決非常必要,可以達到既定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1.當前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問題
1.1在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知不夠深刻
對于我國而言,進行市場經濟發展時,由于商品的價值與相應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密切相關,如果尚未投入一定的勞動,顯然該事物是沒有價值的。在此種思想意識的束縛下,讓公眾在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知不夠深刻,由此產生了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利用的情況,帶給環境嚴重的破壞與危害。為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非常重視國民生產總值,實施了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然而沒有考慮到帶給自然資源損耗、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等方面的經濟損失。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經濟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但是針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卻不高,在此過程中,浪費了很多的自然資源,不利于人們的長遠發展,需要引起極大的重視[1]。
1.2自然資源管理欠缺一定的科學性
一般來說,在大自然界當中包含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不過彼此間卻呈現出密切的關聯性,當某種自然資源被嚴重破壞以后,將產生一系列關聯反應,產生大量資源的浪費現象。現階段,在自然資源管理方面,涵蓋了農業、林業、水利以及土地等不同的部門負責進行管理。不過具體進行管理時,卻表現出很多不同方面的問題。基于獲得更多經濟效益的目的,一些部門破壞了很多的自然資源。除此之外,有關政府部門和其他部門因為相應的管理權限沒有得到落實,造成自然資源利用過程中產生了混亂無序的現象,無法達到提升自然資源利用率的目的。
1.3相關工作職責模糊,協調管理能力不足
早在上個世紀末期時,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資源保護工作便得以開展,頒布了有關法律與法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十分有益。然而,實際上,在保護自然環境的法律方面依然呈現出很多的不足與缺陷。比如,結合《森林法》來說,雖然確定了針對森林采伐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不過缺少具體的森林環境污染治理和評價策略。并且,很多相關漁業部門還要對水產資源的保護、生產運營等工作加以負責管控,由此致使相關部門的運營權和行政權呈現出重疊的情況,進而產生了開發自然資源和分配利用不夠科學的問題。結合現階段國內所實施的自然資源開發和應用情況來說,沒有參考自然資源的分布和環境真實的狀況,使得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象變得日益嚴重,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不利于經濟的不斷增長,難以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發揮出其良好的功效與作用。另外,國內的人均自然資源占用率是非常低的,在此過程當中,逐漸演變成快速增長的人口數量與自然資源日趨短缺、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間的巨大矛盾,難以確保生態的平衡性。
2.解決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合理策略
2.1借助宣傳方式提高公眾對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由于中國的人口數量非常龐大,假如廣大民眾欠缺在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深刻認識,秉持忽視的態度,非常容易導致自然資源被消耗殆盡,帶給整個生態環境嚴重的污染與危害影響,難以確保人類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實際上,此項工作的落實,顯然直接關系到廣大民眾對于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態度,鑒于此,相關部門應該借助宣傳的方式,將自然資源的合理開關、高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等作為主要的宣傳教育內容,有助于落實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不同媒體應該不斷提升相應的綠色環保思想意識,有效落實自身的職能與責任,為公眾進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知識、價值等方面的宣傳,帶給公眾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有關企業還需要開展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定期組織員工參與到一些自然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類型的公益活動當中,激發其參與的熱情,與大眾共同呼吁保護生態環境。另外,我國應該將自然資源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高等教育的課程當中,使廣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思想意識,學會關愛與保護自然環境。
2.2確保自然資源管理的科學性
從當前的情況而言,以美國、日本等作為典型的發達國家在自然資源的管理方面均形成了一套很健全的管理體系,需要我國加以參考和借鑒。實際上,外國很多國家的政策均為私有制,因而增加了具體使用過程中的難度。不過,在最近幾年當中,受到自然資源供應緊張,生態環境嚴重污染等因素的影響,有關政府部門更加注重落實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科學限制對相關自然資源的利用。部分國家編制出有關法律,其中針對自然資源的開關和利用形成了詳細的要求,為此,我國同樣需要不斷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做好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工作[2]。
2.3做好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及執法工作,明確相關工作職責
針對我國來說,由于在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與法規不夠健全,需要進一步優化,并且,當前的相關法律受到市場經濟體制改變因素的影響,在內容上無法滿足以后的發展需要。為此,我國應該做好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及執法工作,并且明確相關工作的職責。對于法律的具體內容而言,應該謹防產生不同制度間重疊與矛盾等現象。與此同時,有效確定不同部門進行自然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中的職能與責任,可以規避產生不同部門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當然,對有關法律法規健全的基礎上,應該加大對現階段執法不夠嚴厲情況的糾察力度,并且構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執法隊伍,有效落實相關執法監督工作,使有關法律法規得以合理運用,讓自然資源的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獲得順利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在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當中呈現出來很多的缺陷和問題,盡管頒布了有關規定,不過所獲得的效果依然不夠理想。所以,一方面,應該結合目前的自然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現狀,制定出合理的處理方案,使公眾保護環境的意識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則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關于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同時充分發揮出其良好的功效與作用,推動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使得自然環境保護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周躍龍,汪懷建,劉紅亞,羅運闊,等.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20,125(002):283-286.
[2]劉鈺,張麗媛,陳旭陽,孫漢明.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分析[J].信息周刊,2019,000(035):P.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