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新
摘要: 《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必修課,也是理論性與應用性都較強的學科,深刻認識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與應用培養專門的管理人才,也為工程實際中完成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F就課程教學設計進行以下探討。
關鍵詞: 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 ? ?教學 ? 設計
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的方法,熟悉國家現行的法規及標準,理解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的基本技術技能,并以此為依據,采取預防、檢查、檢驗、分析、處理等辦法,切實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能夠在施工現場實施安全生產的各項技術措施,掌握處理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程序和方法。
一、課程定位
課程目標:通過工學結合、以工程實際任務驅動、以項目活動實施教學,使學生具備從事本專業崗位需求的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能。以理論、實訓、設計相融合的教學方式,邊講邊學、邊學邊做、做中學、學中做,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具有從事建筑工程管理、處理施工技術一般問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并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以及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設計思路
理論教學內容包含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概念和有關術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相關法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和使用,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標準和規范體系,建筑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依據和程序,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機械、用電、防火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實踐教學內容根據案例引入結合理論教學完成案例分析。
1.理論教學設計
通過項目引入,提出學習目標布置學習任務,任務貫穿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習了教學內容后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活動,教師及時進行講評,根據課程需要布置課后作業。
2.實踐教學設計
(1)任務下達:采用項目引入編寫實訓任務指導書,讓學生對整個實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按小組分工準備、查閱相關的資料。
(2)制定計劃:實訓小組擬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列出實訓的表格資料,各小組匯總交任課教師審核后提交實驗員準備。
(3)開展實訓:各小組由學生獨立完成實訓任務,從資料的準備,到填寫、歸檔,教師起到咨詢顧問的角色。
(4)檢測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操作進行鑒定,并相互溝通,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評價結果由組長及教師根據學生實訓過程的表現、完成任務情況及在小組中所承擔任務的角色進行考核確定。
(5)總結交流:考核結束教師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對實訓中存在出錯多的地方進行講評強調。
三、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與目的
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設計具有綜合性、設計性的實訓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積極參與到實訓的設計和分析中來,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四、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課程的重點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理念、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進行質量控制的操作要點;地基和基礎工程、砌體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檢查和驗收;工程質量事故分析和處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腳手架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鋼結構工程、高空作業等安全技術;施工臨時用電的管理;施工現場環境與職業健康檢查。
2.課程的難點
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工程項目質量控制點的設置和實施;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建筑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依據和程序;處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有關的程序;應用安全技術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環境的衛生防疫。
3.解決辦法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幻燈片、視頻、實物樣品等,增加信息量,增強學生的感觀認識,并向學生介紹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資料有關的編寫與記錄以及分類,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的本質,以形象化的方式使學生易于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精神。通過實訓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并進行主動的思考。
五、實踐性教學的實踐條件、設計思想
1.實踐條件
建立完善的建筑模擬實訓室、機房,使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實訓與施工綜合實訓有效地聯系起來。
2.設計思想
用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合理組織實踐教學內容和相關知識結構,強調理論聯系工程實際,將科學研究的方法引入實踐教學。強化訓練,單項實訓與綜合試訓相結合,加深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重視獨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嚴謹求實科學態度的培養。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
利用信息時代的教育技術,可以使《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課程建設充分利用和優化教育資源,在學科建設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實施教學改革,滿足教學內容更新經常化、教學活動實施手段多樣化、學生學習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學標準。近幾年來,教學云平臺在教學中的運用中的提倡和普及,為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本課程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為本課程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平臺,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直觀的演示。多個校外實訓基地,校企聯合辦學的模式也為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建立上崗認知提供了有效平臺。
2.教學手段
利用云教學平臺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庫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領域,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多媒體教學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充分利用現場教學、實訓等接觸實踐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引導學生總結,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課堂活動設計得當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活動應該根據教學目的,針對不同情況,采取多種多樣、靈活機動的方式,如提問、討論、測試、實訓作業等。
七、考核方案
采用的實踐課程考核體系,重視考核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對學生完成實訓過程的評價。除對學生實訓成果加以評分外,再配合現場測試,綜合學生在完成實訓過程中的態度、方法、創意、見解和熟練程度,給學生一個全面、綜合的評語和評分。結合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技能水平和綜合職業素質,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教學,不斷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采用過程性考核??己顺煽冇善綍r考核成績和實作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平時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40%,實作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60%。平時考核成績考核學生上課出勤情況、課堂紀律及學習態度,以教師平時記載為考核依據。實作考核成績主要從知識、技能、態度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據是提交的作業、成果。
通過課程整體設計,教師能對課程的性質進行思考,并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需求特點為出發點,將教學所需的內容在相應的課時中按計劃完成,使學生能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高鵬.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進度,質量與安全的控制方法與措施[J].建材與裝飾. 2020,09:104.
[2]孫華.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潛在問題及解決策略[J].綠色環保建材, 2017, 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