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SF集團作為快遞行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它在2021年第一季度卻出現了9.89億元的虧損,引起了這個行業廣泛的關注。本文結合部分財務數據從影響SF集團虧損的內部和外部因素來分析主要原因,進而提出意見建議。
關鍵詞:SF集團 虧損 原因分析 建議
一、背景介紹
SF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它的總部位于深圳。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初步建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1]。它不僅僅提供送貨上門的物流服務,還在價值鏈前段的產、供、銷、配等環節有所涉獵。并注重運用大數據分析和計算技術,為其客戶提供倉儲管理、銷售預算、大數據分析、金融管理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2]。
2021年4月22日,SF集團發布了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該報告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9.89億元,同比下降了209.01%,上一年的同期凈利潤為9.07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0億至1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8.3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20 元/股至0.24 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21元/股,由盈利轉為虧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SF集團第一季度如此大的虧損呢?
一、SF集團2021年第一季度虧損原因分析
2021年第一季度的虧損是SF集團自上市以來出現的第一次巨大的虧損,SF集團2018、2019、2020年第一季報凈利潤分別為9.71億、12.32億、8.34億,這幾年的凈利潤一直處于穩定的狀態,然而2021年第一季報凈利潤卻出現急劇下降,暴跌至-11.05億。這一季度的凈利潤暴跌與許多因素有關。下面主要是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大的方面進行分析。
(一)SF集團虧損的內部因素
1不斷拓展新業務導致投入成本增加
近幾年來,SF集團先后進入電商、金融等板塊,在這幾個板塊的投入成本也在不斷地增加,但結果卻都不盡如人意。從成立開始,電商業務就不斷地更換管理者,原本就處于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得不到穩定的后續發展,所以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5年,SF電商業務銷售收入不過9.63億,僅為SF快遞業務的2%,而虧損則達到了8.66億。而金融業務這個板塊,不僅成長緩慢,其內部不和諧也間接阻礙了其發展。SF除了推出合豐小貸、樂豐保理與順誠融資租賃,還在2014年推出了購物、快遞、理財等多合一的應用順手付,準備從物流入口整合電商和金融,并連接線下端嘿客,近年來幾個業務在內部的使用率也并不高。雖然投入成本不斷在增加,但是投資收益并沒有成正比增加[3]。
2、中層管理者水平參差不齊,人員流動大
企業內部實行的人員升遷制度導致核心的中間層大多是從底層收件員、派件員和開貨車的員工。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開始大量招聘許多來自外來的企業和國企的專業性人才。因此就導致了中層管理者水平的層次不齊,導致管理的難度加大。對于兩種不同的管理者,SF集團更傾向于讓專業性的人才尊重底層上升的員工,這也對吸收新血液造成阻礙。SF集團也對公司的員工在一定的階段進行調動,有些員工因為適應不了新的環境或者別的原因提出辭職,所以內部員工的流動性較大。
3、管理制度過分強調目標指標
SF集團的管理制度都會制定目標指標,績效考核方案相對比較完善。但是在制定這些制度的時候,指標的利益導向很重。除此之外,考核的主體單一,考核的標準、權重和量表涉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經濟不平衡也會加大績效管理的難度,這些都會限制SF集團的后續發展。SF集團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發展,物流本身就是不斷發生的過程,過分強調目標指標忽略了這一本質,導致公司的發展很被動。
4、績效指標與客戶的實際需求脫節
SF集團盲目追求績效指標的“全面性”,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這樣導致人員的精力分散。并且企業制定的績效指標可能是根據以前的數據進行制訂的,之前和現在的形勢不相同,客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而且制訂的績效指標是公司根據可實現的最大化來制訂的,往往具有理想化。但是SF并沒有及時的調整績效目標,還是依據之前制定的來發展公司的業務,導致績效指標與客戶的需求嚴重脫節,制約了它的發展。
(二)SF集團虧損的外部因素
1、外部競爭激烈
由上表2020年各個快遞公司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SF的總營業收入是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其業務量卻是最低的,ZT、YT、YD、ST的市場份額的占比都比SF的大,ZT的凈利潤率甚至超過SF的3倍多,其他快遞公司也基本與SF持平。SF一度是以它的快遞包裹到達時效快為主要的服務優勢,曾經以這個優勢遠超ZT、YT等快遞公司。但是隨著交通的越來越發達,快遞行業發展的越來越成熟,這些其他的快遞公司也積極發展了起來,快遞包裹到達的時間也越來越及時,速度與SF的速度基本不相上下。處于江浙滬一代的人員的快遞基本是不用刻意要求發SF的,并且SF的快遞費顯然是要比其他快遞的費用要高。再者,電商和快遞一體化的趨勢也削弱了SF的優勢,如今電子發票和合同普及的越來越廣泛,這必然會沖擊SF的業務。ZT、YT、YD、ST等快遞公司通過菜鳥驛站這個媒介背靠阿里巴巴,JD快遞后面有電商支持,最近興起的極兔也有背靠拼多多,相反,SF卻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電商支持,在這個方面就會不具有優勢。
2、2020年的新冠疫情影響
2020年年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讓社會上的許多部門機制停止了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公司資本性開支投入節奏放慢了,客戶的需求上升趨勢明顯,公司的業務量增長迅速,導致速運的很多環節遭遇了瓶頸期。公司從2020年開始加大投入臨時資源,以此來支撐增加的數量,所以導致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成本發生了變動。往年其他公司的員工大部分返鄉過節了,SF在春節期間占領了主要市場。而今年由于疫情的因素,快遞的訂單量增加,國家也不提倡非必要的人員流動,為此還出臺了一系列的獎勵人員不流動的福利政策,因此許多快遞公司的員工選擇了留在崗位繼續工作。SF在春節期間就沒有那么多的優勢了。而SF沒有預測到此種情況,為了鼓勵在員工春節期間在崗工作做了很多福利性政策,給在崗人員的補貼創了歷史新高。提前準備臨時性資源應對春節期間的快遞高峰期,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市場占比并沒有預期的增大,最終帶來了虧損。
二、對策建議
(一)控制成本費用,提高利用率
SF集團要對不斷拓展的新業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盲目的擴張業務,要及時調整成本較高而收益較少的這些板塊結構,做好應對策略。仔細考慮每一個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防止投資太激進,做好每個投資業務的戰略管理。公司從上到下要建立節約意識,杜絕資源浪費,爭取把每一份資源落到實處。根據企業現在的業務核算需要的資源,可以通過減少人員的數量,提高人員工作的效率,實現精兵簡政。對員工的薪酬進行變革,降低固定工資部分,加大工資的彈性,根據工作的業績實行獎勵機制,充分利用資源調動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從而達到控制成本,提高利用率的目標。
(二)及時調整企業績效目標,完善企業績效管理
首先,戰略是不斷在變化的,所以企業的績效目標也應該不斷地進行調整,才能保證目標與戰略是匹配的。在制定目標戰略是要兼顧每一個方面,同時注重過程導向指標和結果導向指標,不能一昧的注重利益。公司在各個大區間的發展情況是不同的,因此應該根據各個區域間的發展情況制定相對應的績效考核體系和績效目標。績效考核在應用中難免會出現偏差,應該考慮運用多種方法和考核工具。其次,績效指標的制定也要考慮客戶的實際需求,根據客戶現階段的需求調整績效目標。
(三)積極改革與創新
近年來,許多新興企業駐足快遞行業,并且發展的越來越好,這些企業給曾經是快遞行業的“龍頭一哥”SF帶來了很大的威脅。SF的市值在現階段是屬于還不錯的上市公司,并且在快遞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它可以利用它的這些優勢進行擴張。積極的引進人才和培育自己的人才,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留住人才。SF還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穩定的發展戰略和資金保障,完善公司的機制建設,帶動全體員工共同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快遞行業逐漸變動,這對于SF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SF應當運用自身的優勢積極的進行改革來應對這些變化。
參考文獻:
張繼德,孫月.一汽轎車虧損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會計之友.2012(3).
萬怡.中興通訊巨額虧損原因分析[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6(9).
馬萌.基于區塊鏈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探究[J].財會通訊.2020(18).
作者簡介:
徐媛(1996.8.21),女,漢,皖,研究生,武漢輕工大學,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