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潔
關鍵詞:中職烹飪;烹飪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引言
想要充分發揮中職烹飪實訓教學的優勢,必須對中職烹飪實訓的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創新中職烹飪實訓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實訓的積極性,建立完善的中職烹飪實訓教學評價體系,將“學”和“教”進行充分結合,這樣才能提高中職學生的烹飪技能水平,提升中職烹飪實訓教學成果及效率,促進中職教育更好的發展。
1中職烹飪教學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國家對于中職院校的教育非常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為中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更好的機遇。與此同時,教育部門也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力求讓學生在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能夠有分清是非的能力,從根本上提升中職學生的個人素養,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能力一流的高品質人才。因此,以學生就業為教學導向,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成為中職烹飪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基礎。而烹飪實訓教學作為烹飪專業的高效實踐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烹飪技術,也是對中職院校烹飪專業的檢驗途徑。想要提高中職烹飪實訓教學水準,就要將“學”和“教”進行充分融合,這樣既可以改進中職院校學生文化課欠缺的短板,也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素質教育。
2中職烹飪教學現狀
2.1缺乏實踐資源
由于受到場地和資金等現實因素的限制,中職學校在烹飪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無法提供更加充分地實踐資源,導致學生缺乏實習應用的機會,無法實現實操能力的提升。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現狀,使學生在企業師傅的帶領下更快地融入實際工作環境,通過消化理論知識和解決實踐中的突發情況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個人能力水平。在學徒制度學習中,企業必須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企業師傅要充分發揮幫、傳、帶的學徒制度優勢挖掘學生的潛力。針對缺少實踐資源的中職學校更應當重視校企合作制度,正確認識實踐活動在烹飪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實現“在做中學”的教學理念。
2.2培養定位不準
烹飪專業的就業方向較為多元化,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必須有明確地定位,結合中職學校本身的發展目標與特點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定位就是加強其就業能力,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要求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不斷踐行這一目標。學校必須重視對烹飪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的能力提升,通過校企合作和建立學徒制度給學生帶來與校園學習截然不同的學習經歷,使學生能夠在雙師教學的影響之下快速實現理論知識的內化和吸收,能夠在日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和就業當中占據更多優勢。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與水平,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與做的并重,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理論,在不斷循環的過程中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
2.3教學模式陳舊
在大部分職業院校中都設有烹飪專業,為了迎合烹飪行業需求,多數烹飪教學模式較為系統化,但是缺乏靈活性,再加上烹飪專業教師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等情況的不足,所以導致中職院校教學模式非常陳舊。
2.4與實際工作崗位銜接無效
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式教學過程,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缺乏適應性,造成一定的工作壓力,甚至喪失工作自信心。這主要是因為學校在教授過程中,并沒有將實際工作情況引入到教學中,導致學生學習無法正確認識到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差異,缺乏實踐能力,企業不予以錄用,進而導致畢業生就業難,而企業無人用的情況。
3中職烹飪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1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烹飪興趣
激發熱情是培養興趣的基礎,興趣也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傳統的烹飪教學采取的是“填灌式”的教學方法,老師將烹飪技巧單調地灌輸給學生。不僅學生在學習時感到索然無味,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老師也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浪費教學精力和教學時間。枯燥的教學澆滅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照本宣科的講解也不能讓學生充分學習烹飪技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立足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2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培養思考習慣
傳統的烹飪教學大多數是教師完整地將烹飪技巧灌輸給學生,以復制粘貼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教師是課堂的主角,這種形式下培養出來的烹飪人才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拘泥刻板,缺乏創新思維,甚至沒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教育的傳承應該是有創新的,而培養創新思維的關鍵就是思考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跳出思維定式,對烹飪技巧的每一個環節提出獨特的見解或合理的問題,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思想活躍、自主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靈活運用于課堂,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案例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解決。
3.3創新教學方法,實現多元化教學
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下,烹飪專業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師生課堂互動不強、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一問題,可以創新教學方法,積極轉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將主體性教學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主體性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激發師生互動的自主性、課堂知識的探索性以及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實現主體性與多元性發展。面對烹飪這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借助主體性教學能夠充分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專業理論知識的實踐化,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以及職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趨勢,創新優化中職學校烹飪專業教學策略勢在必行。而上述這些優化措施勢必要依賴于教學理念的轉變,在科學教學理念的指引下,中職院校的專業教學效果和質量必將得到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萬成.烹飪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現代職業教育,2018(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