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建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方式顯得落伍和滯后,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國民經濟的穩固提升要求農業管理有新的方式,因此,深入分析和了解當前農業經濟管理的方式和現狀,改善管理策略和方法,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農業發展和經濟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因而應給予農業一定的關注,保證經濟水平的提升。在農業發展中,經濟管理占有一定地位,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一定程度上講,確保經濟管理的提升,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管理效率的提高。但受一些因素影響,農業經濟管理存在較多的問題。要想保證農業經濟管理效率的提高,應進行深入性分析,進而促進農業長遠發展。
1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體制建設較為滯后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農業管理體制的革新速度較為緩慢,與農業高質量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甚至對農業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第一,現階段小規模種植依然是主要的農業種植模式,存在著明顯的小農經濟特征,與農業大規模生產需求不相適應。第二,部分農村勞動力流失問題較為嚴峻,選擇進城打工的年輕人較多,農村留守人口的現代農業生產知識不足,經營能力較差,難以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有效的推動作用。第三,相較于工業經濟,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處于較低的水平。
1.2大部分農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偏低
農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部分農村居民對教育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高,在子女受教育方面的關注程度和投入也較少。第二,很多農村的教育條件以及教育水平與城鎮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對當地教育成效的提升帶來了較大影響。第三,大部分接受高等教育的農村年輕一代,通常會選擇留在更為發達、生活條件更好的城市工作和定居,導致很多農村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人才斷層現象。而農村居民文化程度偏低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理念的接受及運用能力不足,不僅會制約當地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一定阻礙。
1.3農業經濟管理科技信息化水平低
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大數據和現代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和技術水平還很低,難以進行大量的技術農業。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不適當,難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方法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當今,信息產業發展迅速,信息時代已反映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將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時代相結合已成為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產業可以迅速促進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標準化。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農業規模較小,無法形成產業,不利于信息的流通以及農業發展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2農業經濟管理對策
2.1加強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
農業經濟管理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改進與完善,應對當地經濟狀況以及農業發展現狀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開展農業發展規劃的研究與設計,提高農業發展規劃的針對性、科學性以及實效性,確保農業發展規劃能夠緊密貼合當地經濟發展特征。其次,相關管理團隊還需要深入挖掘農業經濟管理體系以及基層農業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綜合考量市場經濟特點以及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等各方面因素,對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加以改進和完善,從而確保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得以正常、有序開展,并推動當地經濟的飛速發展。
2.2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因此,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需切實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工作。第一,相關部門需依據政策和發展要求,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入充足的資金資源,完善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在具體實踐中,要高度重視農田基礎設施,對農機道路網、農田水利工程等作為建設的重點,這樣不僅農業機械化發展步伐可以得到加快,農業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可得到提高。同時,要結合地區地形條件、耕作制度等,將適宜性、現代化的農業設備引入進來,促使農產品生產效率得到提高。第二,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農產品質量與效益作為農業經濟管理的重點。要深入調查、掌握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將特色農業產業培育出來。第三,要與農業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主體聯合起來,針對農業生產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集中開展科研工作,消除農業發展的阻礙性因素。此外,要深入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引導廣大農戶在農業生產中積極應用高新技術與設備,促使農業科技成果得到順利轉化。
2.3提升農業技術生產能力
第一,農業經濟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加大利用農業技術,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發展,確保技術水平的提升。另外,還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提高經濟技術水平。第二,創新商業理念,宣傳經濟管理技術,并對農業經濟發展技能工作進行合理分配。第三,從農業科研角度講,加大經濟投入比例。和世界科研角度比,中國經濟投入較小。基于這樣的情況,應給予農業經濟發展一定的重視,加快生產轉型,立足于新興技術產業發展,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國家在資金劃分上,應給予農業經濟技術更多的投入,利用資本引進的形式,這樣才能擁有更多的農產品,才能提高創新能力。
2.4思想上重視農村經濟管理
搞好農業農村經濟,思想上就應該高度重視農業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同時各級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主管部門應針對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現狀,制定一套切合實際的法律法規,出臺與其相對應的農業管理制度,進行必要的農業經濟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讓廣大民眾更清晰地感受到加強農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2.5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就目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而言,應用信息化技術勢在必行。應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首先,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農業經濟管理系統,收集及整合各項信息數據。在信息集中處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信息數據的價值,為經濟資源科學配置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政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相關政策有效落實。再次,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加大農產品推廣力度,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和范圍,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其價值。
2.6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團隊
由于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會直接影響到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需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相關部門需科學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將經驗交流、進修等機會提供給基層管理人員,引導管理人員摒除掉落后的觀念,將現代化管理意識樹立起來,對先進管理手段、技術等進行熟練掌握和積極應用。農業技術人員要向基層、農田中深入進去,為農民群眾提供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針對部分人員積極性不足的問題,需將人才晉升制度構建起來,促使各個人員的潛力得到充分挖掘,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形勢下,應加大農業經濟管理,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在進行農業經濟管理時,作為政府,或者是農業部門,應給予隊伍建設一定的關注,并加大信息管理,確保農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講,只有落實農業經濟管理對策,才能確保農村經濟發展。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問題,應進行有效解決,進而為農業改革提供潛在動力。
參考文獻
[1]孔彥妮.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9(11):188-190.
[2]張彥軍.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2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