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鐘平成 翻譯:劉驍 美編:嚴雨
參考價格:約12500元(僅機身)
可用于日常使用的超專業機型。
1 官方稱這臺相機的快門壽命為40萬次,是上一代Mark II的兩倍。2 最初源自E-M1X的超聲波除塵功能可以有效減少傳感器沾染灰塵的幾率。
產品參數
影像傳感器_2040萬像素M4/3規格Live MOS
圖像處理器_TurePic IX
自動對焦系統_121個十字型傳感器上相位偵測點
感光度范圍_Low到ISO 25600(基礎感光度為ISO 200)
最大圖片分辨率_7776×10368像素
測光模式_評價測光,點,中央側重,高光優先,陰影優先
視頻功能_Cinema 4K,24fps;4K UHD,30fps;1080p,最高120fps
取景器_236萬畫點電子取景器,0.84倍放大倍率
存儲介質_1個UHS-II SD卡槽,1個UHS-I SD卡槽
機背屏幕_3英寸全角度翻轉觸控屏,103.7萬畫點
最大連拍速率_60fps
數據連接_Wi-Fi,藍牙,USB Type-C
尺寸_134×91×69mm
重量_504g(僅機身含電池和存儲卡)
奧林巴斯更新了第三代OM-D E-M1機型,在它上面我們看到了市面上最小專業機型的強勁表現,它不僅展現了奧林巴斯公司的技術實力,更是從獨特的角度對專業級相機市場進行了一次巨大沖擊。
這臺相機提供了其他機型無法給予的最高7.5擋的防抖效果(機身防抖效果最高為7擋,搭配適配鏡頭后最高為7.5擋),以及最高60fps的連拍速率(使用自動對焦和自動測光情況下最高為18fps),以及后面會詳細介紹的各種先進特性,這些特性在其他同價位和同級別機型上都是很罕見的。
如果僅從價位上看,萬元級別的E-M1 III將會和一部分中高端的APS-C機型或者是入門級全畫幅型號競爭。但從定位和目標用戶角度看,E-M1 III的直接對手則是那些動輒數萬的旗艦級機型,比如佳能EOS 1D X Mark III和索尼的A9 Mark II這樣的機型。此外,即使將視線收回到奧林巴斯品牌內部,去年推出的OM-D E-M1X也和這臺E-M1 III呈現明顯的競爭關系,相信很多讀者會和我們有一樣的問題,到底哪一臺才是奧林巴斯的最高級機型?
2019年,奧林巴斯推出了集成了豎拍手柄的專業級機型E-M1X,這臺相機直接可以使用雙電池,并搭載了雙TurePic XIII圖像處理器和一眾高級功能。哪怕僅從體型上看,就可以得知這臺機型的獨特性,此前奧林巴從來沒有推出過體積如此巨大的M4/3機型,我們曾經還認為這臺機型很可能就是E-M1 Mark II的后續機型。沒想到一年時間還沒到,奧林巴斯便推出了E-M1 Mark III,一臺造型幾乎和Mark II無異的專業級相機。
3 Mark III采用搖桿控制對焦點的位置,相比于Mark II上面的多向方向鍵更加方便。此 外Mark III的Info鍵現在被放在了以前Menu的位置,而Menu鍵則被移到了機背的左上角。4 這臺相機可通過USB線纜進行充電,此外還可支持USB PD一邊充電一邊使用,用戶可使用充電寶大幅擴展這臺相機的續航能力(當然也可通過另售的HLD-9電池盒擴充續航)。5 模式轉盤上的B代表B門模式,此模式下E-M1 Mark III能夠使用實時B門模式或實時間隔拍攝模式,讓拍攝者可以在長曝光期間實時看到畫面的變化,此功能對于天文攝影師非常實用。
測試時我們將E-M1 III和佳能EOS 1D X Mark III一起帶到了室內球場,在實際拍攝中我們發現兩者都可以勝任這類場景
當看到機型介紹中的參數時,很多人可能會失望,因為Mark III使用的依然是2040萬像素的傳感器(雖然這款傳感器的性能非常強勁,可它畢竟是在2016年就已經推出的型號),此外Mark III還直接繼承了Mark II的電子取景器和機背屏幕。不同的是,Mark III使用了最新的TurePic IX圖像處理器,比E-M1X上的更先進,通過一塊TurePix IX就可以實現搭載了兩片TruePic XIII的E-M1X上的眾多高級功能,比如實時ND濾鏡、智能對象追蹤對焦,以及可手持拍攝的5000萬像素照片的高像素模式。
除此之外,這款相機還有很多非常新鮮的功能。比如性能更強的臉部/眼部優先對焦算法,即使拍攝的人物轉向側面,對焦算法依然能夠保持追蹤目標。而在最新的星空算法中包括了在極暗條件下拍攝星空時需要使用的高精度自動對焦功能,以及讓用戶可以實現手持星空拍攝的特別防抖功能。
E-M1 Mark III從E-M1X上得到很多我們之前非常喜歡的功能和特性。包括可實現最高8000萬像素的高像素模式;超過7擋的防抖效果(雙防抖模式下最高為7.5擋);可自定義的對焦區域(比如可定義為直線形,L形甚至是人輪廓的形狀等而不是傳統模式下各種各樣的矩形);最新的對象追蹤對焦功能在拍攝照片和視頻時都可啟用;Cinema 4K視頻模式下最高幀率為30fps,并可使用OM Log400;高效的防抖系統讓用戶在很多場景中無需使用電子穩定云臺;焦點鎖定時,最快60fps的連拍速率,使用連續對焦和自動測光時最高為18fps;1080p視頻最高幀率達到120fps;可直接拍攝對焦包圍序列并可在機內完成焦點堆棧功能;最后,當然少不了頂級的防護特性。
單看外觀,用戶很難將全新的E-M1 Mark III和前代機型Mark II區分開,尺寸上兩者非常接近,重量上Mark III也只比Mark II重了6克。此外,兩者在人體工學設計上也是基本一致的,不同點在于,Mark III采用了和E-M1X上相同的多重選擇器(也就是搖桿)。在相同的位置上,Mark II上使用的是D-Pad(多向方向鍵),用戶可通過這個裝置或者通過在觸控屏幕上拖拽的方式移動對焦區域位置。這項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非常實用,不過在寒冷條件下,當用戶戴上手套時就不好用了。相比之下,傳統的搖桿更加直觀方便,在拍攝運動題材照片時,搖桿的響應速度和操控方便程度也要比D-Pad更高效。
在最高7.5擋效果防抖系統的幫助下,我們在這個場景中嘗試了10秒的手持拍攝
去年推出的E-M1X采用了類似旗艦級單反相機的繼承手柄設計,而今年的E-M1 Mark III保持了傳統,外型上幾乎完全復制了E-M1 Mark II
相對于E-M1X,Mark III增加了一個專用的感光度按鍵,按鍵位于手柄后部后指令轉盤的上方,在E-M1X上這個位置的按鍵是Fn1。雖然E-M1X用戶也可以將這個按鍵定義為感光度功能,或者直接通過快速菜單調整感光度,不過我們認為擁有專用的感光度調整按鍵更適合目標用戶群體的使用習慣。談到奧林巴斯的快速菜單(超級控制面板),在Mark III上你可以選擇副控制面板,上面可以快速調整很多高級特性,而一些不會經常調整的項目,比如照片長寬比、機身防抖模式這一次不會在快速菜單中顯示,整個界面因此看起來更簡潔,用戶也可以更快地找到需要調整的項目。
競品機型
雖然前面提到的很多特性Mark III和Mark II都是十分相似的,但上手之后,用戶一定可以感受到Mark III明顯的優勢。其中最讓人興奮的就是速度更快、合焦更堅定的對焦響應,此外弱光畫質方面也有明顯的提升,再有就是視頻功能的全面提升。如果你曾經是Mark II用戶的話,這幾項升級就足以讓你升級了,談到這里我們還沒有談Mark III豐富的高級功能帶來的使用體驗提升。
從紙面上看,Mark III和E-M1X在很多方面上可以打成平手,而從實際使用上講,我們認為E-M1 Mark III在很多細微方面做得更好。比如,可手持拍攝的5000萬像素照片的高像素模式,Mark III的成功率感覺比E-M1X更高;在使用機內自動景深堆棧時,自動對焦的反應和精度也有了明顯進步。
不得不提的還有這款可用“外星科技”形容的傳感器防抖系統,在最基本的情況下這套系統就能實現高達7擋的防抖效果,而當搭配擁有Sync IS功能的Pro系列鏡頭(諸如12-100mm f/4,300mm f/4,以及即將上市的150-400mm f/4.5)后,防抖效果會提升到7.5擋。在M4/3規格傳感器2倍裁剪系數的影響下,等效1200mm的鏡頭體積和重量并不算多么夸張,在這套防抖系統的幫助下,一般用戶也可以很輕松地實現手持拍攝。對于像野生動物攝影師和運動題材攝影師而言,這樣的特性大幅提升了拍攝靈活性。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對焦提升和弱光拍攝性能提升,對于專業攝影師而言這臺小相機帶來的是拍攝方式上的革命。
在光線和拍攝對象運動不規則的情況下,E-M1 III的對焦系統依然能夠智能地跟隨拍攝對象。
在E-M1 Mark III我們依然看到了之前廣受好評的專業捕捉(Pro Capture)模式,這個實用功能讓相機在你半按快門的情況下就開始了連續拍攝,其間相機最快可以用120fps的連拍速率記錄最多35幀畫面,意味著哪怕用戶沒有在最關鍵的時刻按下快門,依然可以找到“后悔藥”。一些攝影師向我們分享,這項功能在拍攝閃電和定格猛禽捕捉獵物瞬間時都有能帶來拍攝成功率上質的飛躍,很多攝影師更是提到一旦習慣了這種拍攝方式就很難用回其他相機了,即使是其他品牌的旗艦相機也不行。
在Mark III上,我們感覺臉部偵測對焦功能變得更“貼合”了,對焦框線始終會“黏在”拍攝對象的臉部,而且即使人物臉部轉到了側面也不會丟失對象。此外這臺相機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功能,如果相機偵測到場景中多張面孔,用戶可以指定相機只對其中一張面孔進行追蹤,相信婚禮攝影師一定會愛上這個功能。
對于運動攝影師來說,我們認為Mark III絕對是一臺高效的工具,它的物體追蹤和跟焦能力都是一流的,即使與佳能EOS 1D X Mark III和索尼A9 II對比也完全不落下風。
拍攝視頻時,這臺相機的對焦表現也是值得信賴的,測試時我們將相機帶到了室內籃球場,在面對光線復雜、拍攝對象運動不規則的場景中,Mark III的對焦系統仍然能夠找到最佳的合焦對象,并高效地對其進行對焦。
高效的眼部對焦讓這臺相機能夠輕松實現肖像類照片的拍攝。
此外在視頻模式時,這臺相機的防抖系統更是大放異彩。拍攝籃球場視頻時我們始終采用手持拍攝方式,并嘗試了搖拍、跟隨拍攝以及變焦拍攝。從結果來看,這套高效的防抖系統在上述各類情況下都能實現電子穩定云臺級別的防抖效果,也就是說如果只是一般的運動鏡頭,我們認為這臺相機的用戶完全不用購買這類穩定配件。對于視頻用戶來說,這樣的特性自然也會帶來巨大的使用體驗提升。當需要安裝較大的鏡頭時,提升的幅度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