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乃明
(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四中學,甘肅 蘭州 730060)
高中化學課程中有很多化學實驗知識,所以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傳統教學中大部分內容只能依靠教師口述講解,很多實驗的邏輯性問題學生不能做到完全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各種元素性質、概念等既復雜又晦澀,讓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感到吃力。多媒體技術現在已經在各學校普及,教師如果可以合理利用這項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很多學習中的困難問題,從而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質量。
傳統的教育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而高中化學知識相對于歷史、地理等科目而言比較復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讓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缺乏興趣,感到吃力。借助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可以利用視頻資料、圖片資料等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動畫效果生動地將晦澀的化學知識和抽象的化學實驗直觀地呈現出來,這就使學生可以更通俗、更便捷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化學課程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進而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
很多學校因為時間不足或者資源匱乏等問題,無法讓學生親身實踐化學課本上的每一個實驗,這就導致學生在化學實驗學習上難理解、難把握的情況頻繁出現。化學反應是客觀存在的,是科學的,而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各種化學現象的呈現,如果化學實驗只能局限于口述表達,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各種化學元素在實驗中的反應,那么對學生學習化學實驗課程的興趣是有很大影響的。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以輕松解決這一問題。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實驗的理論知識時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實驗操作的過程,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于復雜的實驗可以結合教師的指導重復播放,這不僅幫助學校節省了部分實驗素材開支,還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化學實驗的整個操作過程,從而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整體質量。而且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化學實驗課堂的安全性,畢竟化學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化學反應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1]。
新課改推行后,“以人為本”和“生本教育”等教育理念的提出顯示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講,學生聽”的教育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課堂上需要教師拋磚引玉,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多媒體技術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打破了傳統教育中嚴肅的課堂氣氛,各種生動有趣的視頻動畫、簡單夸張的化學反應漫畫,給原本枯燥緊張的課堂帶來了歡樂。化學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并選取一些現代社會的時尚元素來制作,這樣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樣的多媒體課件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中。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會有一些危險系數較高、實驗時間較長或者操作過程比較復雜的實驗進行模擬教學。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如果班集體進行現場操作復雜的實驗,操作一遍是不能完全使所有學生掌握的,需要教師重復實驗進行教學,而且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步驟是不能間斷的,即使這樣仍可能有一部分學生無法完全掌握,這樣既耗費很多課堂時間又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有一些化學實驗所用的材料或者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化學反應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脅。教師可以合理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有效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學濃硫酸知識的時候,需要通過一些實驗讓學生從視覺體驗上感受并加深印象。但是濃硫酸屬于一種腐蝕性非常高的物質,學生自己操作就十分危險,這時候化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模擬實驗展示,讓學生通過視頻觀察來學習濃硫酸的強氧化性、脫水性、吸水性等性質,以及濃硫酸和稀硫酸有哪些不同,濃硫酸與蔗糖或者銅在一起會有什么化學反應等。多媒體是工具,它具有可控性,在實驗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上可以暫停,也可以重復觀看,這樣就給學生學習化學實驗提供了便捷,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和理解化學實驗時更輕松,更安全。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還是比較繁雜的,各種元素、各種實驗,還有各種化學反應,都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并記憶。這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項重大的記憶工程。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在每節課都會利用黑板書寫很多公式或者知識點,學生雖然做筆記了,但是并不系統,筆記內容也是顛三倒四,雜亂無章。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頭緒,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效果[2]。多媒體就可以幫助廣大高中生解決這一問題。比如,教師通過多媒體將化學教材中的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等等知識點進行梳理,然后按照不同類型系統地整理歸納,再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這樣在學生學習和復習的時候就可以清晰準確地掌握知識點,將繁冗復雜的知識有效的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腦海中就會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學習效率。
化學知識應用在生活的很多地方,也應用于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其對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大部分的高中化學教材都沒有對其所涉及的實驗內容及流程進行詳細的講解,而傳統的應試教育又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都限制在了有限的教材知識范圍內,讓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不能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導致學生不能把學習到的知識和實驗更好地應用到日常生活實踐中。而有多媒體對教師輔助教學,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更多的東西,比如教材中一語帶過的化學實驗內容(實驗內容上文已經詳細敘述),或者教材中的應用舉例等。化學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中,如:衣物洗滌、饅頭發酵、去除水垢等;化學在交通領域的運用,如:提煉乙醇汽油、交警檢測酒駕所使用的酒精測試儀等。還有農民伯伯種地用的化肥農藥、建筑或加工用的金屬合金,醫學用藥等,化學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這些應用很多都在教材上都是一語帶過的,多媒體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讓學生對這些進行深入和系統的了解,從而讓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更有興趣,更愿意去探索化學世界。
教師要明確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用來輔助教學的,不可以對多媒體過分依賴。首先,板書雖然有其弊端,但是也有其可取的地方。多媒體課件不能完全代替板書教學,多媒體課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書寫板書的負擔,加快了教學進度,但是教師要知道“欲速則不達”,基于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過快的教學速度也容易導致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跟不上進度而掉隊,或者在課后忽略遺忘一些知識點,所以教師要將板書和多媒體課件結合使用,才能實現高中化學課程的高效教學[3]。其次,化學實驗注重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只有切身實踐體會了,才能熟練地掌握實驗的操作流程順序和實驗的目的,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對物資條件、時間條件、安全條件允許的實驗還是要在課堂或者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多媒體是為了彌補實驗教學上的不足,并不是完全取代自身實踐的化學實驗教學。總之,高中化學教師要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合理使用,不可以圖省事對多媒體過于依賴,這樣就會降低化學課堂的互動率,阻礙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反而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師只要能夠在多媒體的使用上趨利避害,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系統性、趣味性和靈活性,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打破了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實踐和空間來展示自己,創建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還可以有效地彌補化學實驗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可以通過大屏幕更系統的進行學習,也能更多地了解化學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更積極地帶著求知的欲望去探索神秘的化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