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斗虎屯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 252039
綿羊肺腺瘤病又稱綿羊肺瘤或驅趕病,是一種由肺腺瘤病毒感染而引發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感染羊表現肺腫瘤特征,多發于成年綿羊,養殖環境差和管理水平低的羊場容易發生,大多數病羊表現生產性能下降,最終衰竭而亡。為了能幫助大家更科學地認識該病,下面從以下幾點作一下介紹。
綿羊肺腺瘤病毒又稱驅趕病毒,主要寄生在感染羊體內,脫落機體后由于對環境不良因素抵抗力差,很容易死亡。該病毒不耐熱,56℃條件下不到半個小時即可失去毒力,氯仿、乙醚等對其敏感,不耐酸,pH=2 的環境中數分鐘內即可失去感染力。對低溫有一定抵抗力,-20℃環境下保存的病料在2 年后仍具有感染性。肺是病毒侵染的主要靶器官,病羊肺組織和氣管分泌物中都能很容易分離到病毒。大多數消毒劑都能將該病毒殺滅,如獸醫臨床常用的碘制劑、過氧乙酸、過硫酸氫鉀、漂白粉、火堿、84 消毒液等。
本病主要呈散發流行,病羊和感染潛伏期的羊是主要傳染源,除了綿羊外,部分山羊也能感染,但癥狀表現不如綿羊嚴重。各種品種、性別和日齡的綿羊都能感染,但品種不同時,對病毒的易感性也不同,目前報道的以美利奴綿羊易感性最強。另外,新疫區的綿羊感染后發病較快,傳播擴散也非常快,老疫區由于羊群普遍存在群體免疫作用,該病暴發的幾率較低。本病潛伏期非常長,雖然各種日齡的羊都能感染,但表現出癥狀時大多已經進入成年,3~5 歲羊是發病高峰期。呼吸道是病毒侵染的最主要途徑,病羊通過咳嗽、打噴嚏、喘氣等行為將病毒散播環境中,這些病毒以氣溶膠、粉塵粒子等為載體在空氣中流動或懸浮在空間環境中,健康羊吸入后便可感染。羊舍通風不良、飼養密度過大、營養不良、氣溫驟降等條件均可促進本病的傳播。
病羊從感染病毒開始,潛伏期大約在7~10 個月之間,故短時間出欄的育肥羊很少表現出本病。潛伏期過后,病羊開始出現呼吸道癥狀,呼吸加快,以淺而快的呼吸為主,劇烈運動或長途驅趕后,癥狀更加明顯,故得名驅趕病。機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有氧代謝就會受到影響,病羊為了增加吸氧量,頭部經常伸直,鼻孔擴張,用力呼吸。隨著疾病的發展,病羊開始出現咳嗽,頭部伸直下垂,鼻孔處不斷流出稀薄的分泌物。聽診和叩診時可發現有濕羅音,肺部有實變區出現。大多數羊發病期間采食和飲水減少,精神不振,生產性能下降,機體不斷衰竭,體重下降或增長緩慢,羊毛色澤灰暗無光澤,喜站立,有的還伴發貧血癥狀。
對病死羊進行剖檢,可見尸體消瘦,肌肉發白,色澤灰暗,肺有多處壞死區,肺泡中有由立方上皮細胞構成的小結節,質地非常堅實,這就是上皮細胞性腺瘤,肺的前部和腹側是病變最常見的部位。病灶不塌陷、呈灰色、質地致密,切開時切面有微小結節突出表面,直徑大概為2~4mm,密集的結節融合后可形成大的結節。細支氣管的淋巴結腫大,疾病后期肺切面有水腫液流出。
5.1 加強引種監管禁止從發生本病的國家或地區引入種羊,加強檢疫,引種前對所要引入的每一只羊采集組織或呼吸道分泌物進行PCR 檢測,結果為陽性者不予引種。運輸車輛提前徹底消毒,消毒劑以過氧乙酸、過硫酸氫鉀等為主,車托內部是羊群直接接觸的區域,必須重點消毒,車體外側和車輪也應按要求消毒,防止將病原帶入新場。羊群引入后先在隔離區飼養觀察,無異常表現,呼吸正常,肺部和氣管聽診無異常時再進入生產區。不同批次和品種的羊不能混合飼養,盡量分區隔離飼養,獸醫人員定期進行疾病監控。
5.2 做好消毒工作平時加強場內消毒,尤其是羊舍的消毒,羊舍由于空間有限,夜間羊群休息時或在飼喂時很容易出現扎堆現象,為病原的擴散提供機會。建議傍晚時分對羊舍噴霧一次0.1%的過硫酸氫鉀溶液,同時,對地面進行打掃,將羊糞、垃圾、塵土等清理出羊舍。戶外運動場由于空氣流動性好,且面積大,羊比較分散,一般不會出現疾病暴發,只需要每周在地面撒一次生石灰消毒即可。外來人員如需參觀、拜訪,盡量遠離生產區,實在需要進入羊舍的,必須更換消毒過的場內專用衣物,同時鞋底用碘伏噴灑,手部用酒精消毒,之后帶上口罩進入。接種疫苗時應注意針頭的消毒,最好做到一羊一個針頭。人流、物流、糞污流的走廊建議經常噴灑2%火堿溶液,以及時殺滅環境中的病原,防止擴散。
5.3 提升管理水平規模化羊場必須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且每名員工要嚴格執行。獸醫人員應加強對飼養員、清糞員等的疾病知識培訓,因飼養員、清糞員是平時接觸羊時間最多的工種,有利于第一時間發現病羊。已經確診的羊及時隔離,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實驗室采集的病料在檢測完畢后必須用稀碘溶液浸泡,病原被徹底殺滅后再丟棄,防止污染環境。應激對該病有促發作用,天氣突變前做到未雨綢繆,保持羊舍干燥和通風,藥浴時盡量選擇晴朗和無風的天氣,羊從藥浴池出后可通過人工驅趕的方式使體表快速干燥。接種疫苗時動作要輕柔,盡量一人綁定,一人免疫,防止羊出現抵抗行為而跑針。嚴控飼養密度,喂料時可采用多點投料的方法,使羊群分散開,休息區面積應足夠大,避免羊休息時擁擠。剔羊毛操作要熟練,做到快、平、穩。舍飼羊場除了生長期的生理需求調整飼料配方外,盡量不要頻繁變更飼料,包括配方、工藝、生產廠家等,實在需要變更時,整個變更期不低于5d,期間逐漸提升新料比例,降低老料比例。飼養員也盡量減少流動,因不同飼養員的飼喂習慣不同,很容易出現應激。平時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微生態制劑或電解多維,以起到抗應激作用。
我國養羊業發達,在疾病防控水平上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經驗,目前為止,肺腺瘤病并未出現過大面積流行,只是局部偶爾出現散發,這和我國牧區長期的疫病監測和科學防控是分不開的。2018 年的非洲豬瘟在我國的流行,導致大量豬死亡,豬肉消費市場的空白需要羊肉、牛肉、禽肉等來填補,間接促進了養羊業的發展,使得近兩年來養羊利潤非常客觀,很多資本也逐步進入養羊業,但規模化發展的同時管理水平及配套設施建設一定要跟得上,尤其是疫病防控務必以防為主,加強羊場的生物安全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