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斌 雷興川/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農業農村局 610500
陳渝/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石板灘街道 610512
村級動物防疫員是動物疫病防控、養殖投入品監管、養殖污染巡查的前沿陣地的哨兵,能及時發現 “敵情”吹響“警哨”;是動物防疫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防疫知識切實落地的宣傳員,能喊響規范養殖的口號;是實行動物養殖免疫、畜禽飼養統計、養殖技術推廣的主力軍,能牢牢把握村級養殖的發展方向。村級防疫隊伍的建設管理,事關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做好這項工作既關系到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農民增收,又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石板灘街道辦意識到村級防疫隊伍在畜禽養殖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街道辦創新防疫隊伍管理、服務模式,助力畜禽養殖的健康綠色發展。
石板灘街道地處成都市東北隅、新都區東南部,是新都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四區交界”的發展洼地。2019 年12 月,石板灘街道由原石板灘鎮、木蘭鎮撤并設立,下轄村(社區)24 個,幅員面積78.2km2。戶籍人口10.01 萬人,常住人口12.16 萬人,客家人約占95%。全街道生豬規模養殖戶148 戶,年出欄生豬12000 余頭,牛養殖戶13 戶存欄232 頭、羊養殖戶33 戶存欄415 頭、犬3422 只、禽21.28萬余只。有全市日屠宰量最大的屠宰企業1 個。養殖業占農業產值的20%。
村級動物防疫員承擔禽流感、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等重大疫病的免疫注射、耳標佩帶、免疫卡發放、免疫檔案填寫、疫情調查報告、養殖數據統計等大量基礎性工作。從2016 年開始石板灘街辦村級防疫員隊伍就出現了人員流失,造成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措施落實難,埋下疫病發生的隱患,對公共衛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脅。
2.1 隊伍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程度低原有的26 名村級防疫員大多數都是上世紀60,70 年代的老獸醫,平均年齡達到55.3 歲,其中50 歲以上的就占70%,而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學歷的僅占18%,大多數村級防疫員是“半路出家”的學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技術的能力差。
2.2 村防疫員工作強度大,收入低近幾年村防員要完成禽流感、口蹄疫免疫、豬瘟、藍耳病種等多項強制免疫工作,特別是近年來犬只數量的急劇增加,更加大了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工作量。每年畜禽養殖數據統計、疫情排查、月月補針以及周巡查等工作付出的人力和時間逐年遞增。但防疫人員的收入每月不足1500 元。與此同時,地方勞動力價格也逐年上漲,較低的補貼造成隊伍的不穩定,人才難保留。
2.3 村級動物防疫工作陷入“后繼乏人”的現實困境石板灘街道辦處于現代軌道交通產業園區,村民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趨于城市化。村級動物防疫隊伍由于工資待遇偏低、工作任務重、工作環境差、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等原因,對年輕同志的吸引力不足,很多有知識、懂技術的年輕人不愿從事這份工作,造成防疫隊伍 “后繼乏人”。
2.4 工作風險大村級動物防疫員是直接接觸動物的群體,他們的生命健康直接受到各種動物傳染病特別是人畜共患病的威脅;畜禽在免疫時總會掙脫、逃避,易致村防員被動物咬傷、踩傷;村防員的工作出行方式幾乎都為摩托車,稍有不慎就會發生交通意外事故;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責任風險較大,如果責任區發生動物疫情,村級動物防疫員難辭其咎。
2.5 業務技能水平不高大部分村級防疫人員都是“半路出家”、自學成才或子承父業,對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不高,缺乏系統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手段,憑經驗辦事。由于村級動物防疫員文化水平有限,對養殖檔案填寫理解不透,甚至個別連文字書寫有些困難,因此在指導養殖場戶建立養殖檔案普遍存在填寫不規范現象。
3.1 建立村級動物防疫員選用制度根據本地區畜禽飼養量、養殖方式、地理環境、交通狀況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綜合測算,以確保禽流感、豬藍耳病等重大疫病防控措施在基層能夠得到有效落實為基礎,科學合理配置12 個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崗位,制定村級動物防疫員的選用條件及選用程序。
3.2 實行街道辦統一聘用制度村級動物防疫員由村(社區)推薦,農業服務中心初審,經培訓合格、街道辦同意后采取勞務派遣的方式,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村級動物防疫員簽訂勞動合同,石板灘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和街道動物衛生監督分所負責日常管理和使用,與村級動物防疫員簽訂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責任書,明確其權利義務。
3.3 保障村級防疫隊伍福利待遇整合區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專項資金和街道自籌資金。制定勞務補助標準,并逐步建立參照平均工資水平和按工作年限正常增長的機制,使防疫員的勞務補助能夠與工作量相匹配。同時為村級動物防疫員交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提高了履職積極性。
3.4 建立定期培訓、考核機制街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重點培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將培訓考核結果納入年終考核,逐步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業務能力。
街道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納入村委目標考核內容。加強了村(社區)對動物防疫工作落實,同時也便于村級動物防疫員開展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工作。定期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村級動物防疫的工作開展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報酬補貼掛鉤,對防疫密度和抗體檢測不達標的不予兌現績效補助,對工作表現突出,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村級動物防疫員給予表彰、獎勵,切實發揮村級動物防疫員的作用確保防疫工作質量。
3.5 統籌安排、創新養殖業全鏈條管理模式石板灘街道結合轄區內工作實際,在原村防員工作職責(耳標佩帶、免疫卡發放、指導免疫檔案填寫、疫情巡查、養殖數據統計、無害化處理)外,增加養殖環境消毒、養殖投入品巡查、養殖污染治理巡查、養殖安全巡查等工作。所有村級防疫員劃定監管網格,定人員、定區域、定職責、定獎懲,建立健全基層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養殖污染治理網格化監管體系,實現“一套人馬”對養殖業全鏈條的管理。
4.1 整合后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情況打造了一支專業防疫隊伍,隊伍結構明顯優化。2020 年石板灘街辦重新組建動物防疫員隊伍后,防疫隊伍從原來的26 人精簡到12 人,隊伍平均年齡歲下降30%,其中年齡50 周歲以上占42%,下降38%,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占到91%,增加73%,人均月薪達3000 余元,增加近一倍。重新調整后,防疫隊伍年齡結構更加優化,文化水平、專業素質顯著提高。
4.2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顯著近兩年石板灘街道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接種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羊小反芻獸疫免疫率達到100%,牲畜耳標佩戴率均達到98%以上,免疫率和牲畜耳標佩戴率比以往同期高出5%~10%。多次代表新都接受省、市領導的檢查,防疫工作都獲得了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