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飛/福建省南安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站 362300
光照是動物生長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是動物視覺系統和晝夜節律的生物鐘,其直接或間接著影響著肉雞生長發育、繁殖性能、代謝能力及免疫功能等多方面。肉雞屬于光敏感動物,其視網膜和松果體上存在著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兩種視覺光感細胞,其光譜感應范圍相比較人類更廣,在380~760nm之間,且能分辨出不同的光照強度。一般認為,肉雞視網膜上的光受體在接受到光信號后,傳遞給視覺中樞,并刺激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并通過垂體-性腺軸釋放激素來調節機體的各項代謝活動。在傳統的肉雞飼養生產過程中往往是采用開放性自然光照飼養,但隨著肉雞養殖規模的擴大發展,自然光照難以滿足生產需求,因而人工光照逐漸取代了自然光照。但是,在肉雞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應根據雞機體生長發育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光照強度來提高肉雞的生產性能,促進飼養效益的提高。
1.1 促進生長發育在高強光的環境下,肉雞的活動量較大,容易使肉雞煩躁不安,產生脫肛、爭搶食物、啄癖行為和神經質現象,這大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而在暗光環境下,雞只很少站立和行走,雞只除了采食和飲水外,大多時間處于充分的休息狀況,活動量幾乎見到最低,這樣能夠大大減少對飼料營養的消耗;同時,也促使攝入機體的能量和蛋白質很好地用于生長和發育,有利于體重增加和飼料的消化吸收,進而提高飼料轉化率和養殖效益。
1.2 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外源性的褪黑激素也可以提高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光照強度對肉雞免疫功能的影響就是通過刺激褪黑激素分泌量發揮作用。暗光強度可以促進肉雞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可以刺激淋巴細胞因子形成淋巴細胞而發揮免疫功能。在網床飼養肉雞大量的試驗均表明,光照強度越大,感染腺肌胃炎等疾病的概率就越高。這就是因為在強烈光照的刺激下,肉雞腦垂體分泌激素增加,不僅引起雞只活躍和興奮度增加,而且還會引起消化紊亂和肌胃腺胃增加胃酸的分泌量,對肌胃內的雞內金造成腐蝕作用,進而增加肉雞感染腺肌胃炎的風險。此外,在應激反映下,肉雞機體會生成大量的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破壞細胞成分使免疫系統受損。
所以建議將肉雞的光照強度降低下來,用遮陽網將窗戶進行遮擋,在不影響雞舍通風量的前提下,還可以進一步降低舍內光照強度。采取暗光飼養后的肉雞群,雞群活動量減少,喜歡在采食后安靜地休息,加快生長速度和體重增加,充分挖掘肉雞的生產潛力,最重要的是還可以減少肌胃和腺胃分泌胃酸的數量,降低肉雞感染腺肌胃炎的幾率,同時暗光管理還能夠在實際生產中能夠輔助治療肌胃炎和腺胃炎。
1.3 降低攻擊性在肉雞生長過程中,如果光照強度過強,雞群容易處于興奮狀態,發生爭搶飼料、飲水,發生打斗和啄癖現象,不僅明顯降低肉雞生長速度和整齊度,而且還造成較高的致殘率,嚴重影響肉質品質,進而降低養殖效益。這也是實際生產中經常發生的問題之一,往往都是光照過強引起的。尤其的開放式雞舍,飼養體型較小的雞群時,更加容易出現因光照強度過強而發生的啄癖現象。
所以需要根據雞舍類型合理進行遮光設計,適當降低雞舍內的光照強度,促使肉雞處于安靜狀態和減少啄癖發生大有益處。使用密閉式雞舍飼養時,雖然總計光照強度較弱,但是單個燈泡超過60 瓦的情況下,也容易引起雞群發生啄癖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在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過程中安裝一個較大度數的燈泡來增加雞舍光照強度,便于免疫接種的操作,但是在接種結束后應將燈泡更換成低度數的燈泡,維持雞群生活在暗光環境中,避免雞群發生啄癖。
1.4 滿足動物福利根據雞的生活習性,雞只都喜歡在陰暗的環境下棲息,并且在雞只睡覺期間也只會淺度睡眠,不會進入深度睡眠中,一旦遇到天敵入侵會立即警覺起來,躲避天敵的傷害而保護自己。這也經過長期自然選擇而產生的一種抵御天敵的能力。所以在暗光條件下飼養,更加能夠滿足雞只天性和動物福利,促使雞群更加充分地得到休息,不僅有利于增加雞只體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為提高雞群成活率和整齊度創造良好條件。
雖然在暗光條件下飼養雞群有很多好處,但是肯定還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劣勢。通常對于育成后期的雞群,在強光刺激下機體下丘腦才能分泌更多的性激素,促使機體性器官更好地生長發育,幫助雞群適時開產和進入產蛋高峰。而在暗光情況下,不會對機體產生光照刺激作用,雞只的性器官發育緩慢,第二性征的雞冠和肉髯發育變慢。另外,持續長時間的、較低的光照強度,會導致眼睛形態學的結構發生變化,引發視網膜病變、眼球內陷、近視、青光眼和失明等問題,從而影響肉雞的生產效益。
同時在育雛前3d,雛雞各種組織器官發育不完善,需要幫助雛雞盡快尋找到飼料和飲水,需要在強光照射下,才能滿足雛雞對光照的需要,如果光照較暗,雛雞更加難以尋找到飼料和飲水,進而影響雛雞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所以雞群在育雛早期、育成后期和產蛋期一般不建議進行暗光養殖。
暗光養殖既有利端也有弊端,在飼養過程中需結合肉雞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光照強度的調節,并充分深度掌握肉雞暗光飼養的具體操作要點。首先,在雛雞入舍后前3d,需要較強的光照,建議安裝60 瓦燈泡,每平米保持30~60lux 的光照強度,有利于幫助雛雞盡快尋找到飼料和飲水。此時雛雞的模仿能力很強,一旦看到有的雞只喝水或采食,也會很快地進行采食和飲水。如果使用暗光養殖,就會影響雞雛的采食飲水和健康狀況。隨后,肉雞生長到4d 后,基本上全部雞只都學會采食和飲水力,這時可以將光照強度降下來,雞舍內光照強度維持在10 lux 即可,進行暗光養殖,一直到肉雞出欄前才停止暗光飼養。在肉雞出欄前1 周,需要將光照強度升高到30 lux,有利于刺激雞群增加食欲和采食量,進而提高肉雞增重和育肥效果。
綜上所述,暗光養殖對肉雞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和生活習性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但也存在的弊端,養殖人員在飼養過程中應遵循肉雞的生長規律,制定科學的光照制度,合理利用光照強度以提高肉雞的飼料轉化率、脂肪沉積率及免疫能力,避免雞群發生疾病,從而使得肉雞養殖效益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