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谷陽鎮畜牧獸醫站 212143
羊巴氏桿菌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羊細菌性傳染病,由于該病在養殖中較為常見,且常與其他呼吸道病原混合感染造成羊更嚴重癥狀甚至死亡,嚴重制約羊養殖業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
巴氏桿菌是一種在自然環境中和羊呼吸道廣泛存在的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可在羊免疫力低下時在羊體內迅速增殖感染羊發病。多殺性巴氏桿菌是羊巴氏桿菌病的病原,該菌可感染各日齡和各品種的羊發病,但低日齡的羊發病率和病死率更高,綿羊比山羊對巴氏桿菌更敏感。羊巴氏桿菌病在國內呈散發趨勢,一年四季可發,但在多雨悶熱夏季以及溫度變化較大春冬季發病率較高。羊舍環境衛生水平低、飼料和飲水被污染、飼料營養不全面、動物和人員頻繁進出羊舍、羊患其他疾病等因素是羊巴氏桿菌病的誘因。此外,羊巴氏桿菌病在羊運輸應激或其他應激后經常出現,往往造成更為嚴重的癥狀。
根據患巴氏桿菌病的羊的臨床表現差異,常見該病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2.1 最急性型該類型常見于羊巴氏桿菌病流行初期,患病羊出現發熱、呼吸困難等,發病急且常在數小時內死亡。
2.2 急性型該類型是羊巴氏桿菌病最常見的類型,患病羊體溫升高(最高可達42℃),食欲減退甚至廢絕,呼吸困難,鼻孔有含血黏液,偶見病羊腹瀉,腹瀉嚴重的羊可因脫水死亡。
2.3 慢性型該類型常見于急性型羊巴氏桿菌病轉化或低致病性巴氏桿菌株感染引起的。患病羊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消瘦,眼部出現分泌物,眼角膜潮紅,反芻減少,消化不良,腹瀉。
若羊出現上述臨床癥狀,剖檢患病羊或病死羊出現敗血癥、肺炎等癥狀可初步懷疑為羊巴氏桿菌病,可采集患病羊的血液、腸道組織、肺臟等器官或鼻腔等分泌物進行實驗室檢測。實驗室常用的檢測方法有細菌的分離鑒定、組織涂片鏡檢、PCR 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等。
羊巴氏桿菌病在治療時可通過中藥或西藥針對致病病原進行治療,同時也要根據病羊的臨床表現進行對癥治療。
4.1 羊巴氏桿菌病的西醫治療方法頭孢噻呋鈉、青鏈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對羊巴氏桿菌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可根據病羊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治療。此外,近年的研究發現,羊巴氏桿菌的耐藥問題日益嚴重,給臨床治療造成了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治療效果,減少藥物成本,可在羊確診為巴氏桿菌病后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選擇對致病菌株具有較強抗菌效果的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治療時應根據病羊的臨床癥狀和藥敏試驗結果制定合理的抗生素用藥方案,根據治療效果適當調整藥物種類和用量,最好在專業獸醫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用藥。養殖戶在患病羊發病原因未確定的情況下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也不可大劑量和長期使用抗生素,這種抗生素藥物的措施使用方法可增加羊的養殖成本,造成羊體內菌群失調,延誤最佳治療時期,甚至導致患病羊病情惡化。
4.2 羊巴氏桿菌病的中醫治療方法市售的魚腥草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對羊巴氏桿菌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養殖戶也可在獸醫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用中藥組方進行治療。常用的組方有:甘草10g,金銀花、連翹、山豆根、桔梗、海金沙、麥冬各15g,水煎煮后晾涼灌服,每日1 次;黃蓮、黃琴、牛芬子、板藍根、青黛、連翹、豆根各10g,玄參、桔梗、陳皮、柴胡、甘草各8g,粉碎后用開水沖開晾涼后灌服,每日1 次。
4.3 羊巴氏桿菌病的中西藥結合治療方法臨床上,中西醫結合治療羊巴氏桿菌病的治療效果更佳,如頭孢噻呋+黃芪多糖+魚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酒石酸泰樂菌素+魚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時應注意藥物間的配伍禁忌,最好在專業獸醫的指導下進行用藥,確保藥物的治療效果。此外,中西藥結合治療羊巴氏桿菌病可減少抗生素藥物的用量,降低藥物殘留,治療的預后效果較好,因此建議養殖戶采用該方法治療。
4.4 羊巴氏桿菌病的對癥治療除上述針對巴氏桿菌的對因治療外,在羊治療過程中應根據病羊的臨床癥狀進行對癥治療,減緩臨床癥狀,降低疾病對羊產生的影響。羊發高熱可使安乃近、柴胡注射液等進行熱治療,羊腹瀉可用白頭翁散進行治療,羊氣喘咳嗽可用安鈉咖、氨茶堿進行治療。
4.5 羊巴氏桿菌病的預防性治療對于確診患有羊巴氏桿菌病的羊群可進行預防性治療,如將黃芪多糖、磺胺類藥物進行拌料或混入飲水中進行給藥,可有效的預防易感羊感染,同時應加強同群羊的飼養管理,若羊群發病率較高時可進行緊急疫苗接種。
羊巴氏桿菌病可通過一系列綜合性的防控措施進行預防,可有效防止該病的發生。
5.1 加強日常飼養工作應加強日常羊的飼養工作,提高羊的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采用營養全面的飼料飼喂羊,不使用發霉或劣質飼料。根據羊生長發育情況及時更換飼料,更換時應采取溫和漸進的方式,防止突然更換飼料引起羊的腸胃不適。飲水應選擇干凈無污染的水源,定期消毒水槽,冬季應避免給羊飲用溫度過低的水。可在飲水或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礦物質或黃芪多糖類增強免疫力的中藥,提高羊的抗病能力。
5.2 防止病原進入和傳播應加強羊場的病原管理水平,防止帶病羊進入羊群,減少其他人員進入羊舍,定期開展驅蟲滅鼠工作,防止病原從外部進入。每日觀察羊群情況,發現病羊及時隔離診治,防止病原在羊群傳播。
5.3 加強消毒清潔工作巴氏桿菌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較低,因此可通過清潔和消毒工作減少環境中巴氏桿菌和其他病原的含量。患巴氏桿菌病的羊的糞便、分泌物、尸體等需經消毒后進行無害化處理,病羊使用的羊舍和其他養殖器械需進行消毒處理。
5.4 進行疫苗接種工作現在市售有多種牛羊用巴氏桿菌疫苗,可根據臨床養殖場當地羊巴氏桿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進行選擇使用。對于羊巴氏桿菌病流行的地區每年至少接種兩次疫苗,母羊在配種前和產前也應接種疫苗避免羔羊發病。
羊巴氏桿菌病是在羊養殖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因此養殖工作人員應加強對該病的認知,完善相關的防控知識體系的學習。中西醫結合治療羊巴氏桿菌是一種高效、可行的方法,建議臨床中可以采用該方法。此外,應加強羊巴氏桿菌病的防控工作,防止病原傳播、動物發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